文/刘飞龙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不经过不知难。 读书是一件终身大事,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方式,也是修身养性的必然途径,更是中华复兴的重大责任。 读一本好书,犹如一股清泉滋润饥渴的大地,又如一杯清茶,沁人心脾,悠然自得,心旷神怡。 曾师推荐,人生必读三本书:《易经》、《论语》、《道德经》。 这三本书汇集了古人做人做事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及处世的人生智慧,可谓人间之宝。 人之所以为人,首先要明白做人至理,至少不能数典忘祖,遗恨下一代。不论你学识高低,从事什么,都应该好好读一读《易经》。 1、为什么要读《易经》 ![]() 在众多人的影响中,《易经》只是一部占卜之书,是用来预测人生之吉凶祸福的。 其实,这只是《易经》之小用,只是它微不足道的一个推理罢了,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只要你明白了六十四卦之演变之理,即可顺经推演,结果显而易见。 可见,《易经》的奥秘并非被人所洞察,只是略知一二,仅为皮毛。 不然伏羲当年一画开天就不会那么神奇,因为《易经》是一切学问的根源,是揭开宇宙人生真相的钥匙,是导正人类未来的指南针。 《易经》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目的,是求得心安理得,生死就是个过程,不论你在这个工程中经历了什么,最终死得其时,死得其所,你的一生才有价值和意义。 《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用。 读《易》容易,因为大道至简,重要的是我们在生活的实践中时刻以自身的持正、向善之心去体验《易》理,才能读出君子之责,才能感化小人之弊。 人不可能违反自然规律而生存和发展,科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违背了自然的运行规律,诸多人类无法解决的自然灾害,环境破坏,气候异常,瘟疫流行等都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因此,我们非读《易经》不可,只有《易经》才能救人类。 在当今商品经济异常发达的今天,人们早已经忘记或忽略了仁义道德,人和人之间失去了最起码的尊重和信任。 再不读《易经》,我们将失去最基本的人伦道德,人和动物将没有什么区别。将会辱没“人为万物之灵”的圣言和中华民族之魂,那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允许的。 2、《易经》就在我们身边 ![]() 阳春三月,百花待放。我们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的四季轮回,一切都在自然而然的变化当中。 《易》有泰卦,三阴在上,三阳在下,阴气向下,阳气向上,阴阳对流,生生不息,谓之三阳开泰。 天地相交,万物生长。上行下效,政通人和,君子当道,小人道消。 君子善尽责任,小人有感而化,更多的人才能共享和平,和谐的清平世界。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著名学府清华园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来源于《易经》之乾坤两卦,寓意人才必须应尽的责任和修养品德。 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轮回,云行雨施。人人自当以君子之风自勉,自强不息,各尽所能。 人都生活在希望中,在天道轮回中,持正守贞,乐善好施,才能飞龙在天。 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道柔顺,万物资生。人人自当以君子之德自律,厚德载物,忠贞不二。人都生活在目标中,在地道柔刚中,坚守初心,信守原则,才能黄裳元吉。 乾坤配,人间和,龙马精神,中华之魂。 我们都生活在《易经》的系统中,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凡事都有正反两个反面的不同效应。 我们都生活在《易经》的思维中,一元复始,三阳开泰,谦受益,满招损,贞下起元,人间大同。 水火不容,水火相济,富而有礼,孝行天下。 3、我与《易经》 ![]() 我与《易经》之缘得益于曾仕强教授,他老人家如今回归大道,唯一能够缅怀曾师的只有身体力行,践行《易》道,一心向善,从我做起。希望能够通过此文影响和激励更多的人,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一起为中华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易经》告诉我,人生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修行,就是阶段性的选择和调整,做人的原则不可变,但做事的方式方法可以变,错不可以,但对,真的没有用。 我们不可以,也不可能去改变任何一个人,但可以以自己的品德修养影响人,感化人。 人生的终极目标不是成就一番事业,也不是当官和发财,而是通过做事来好好做人,通过做人好好完成自己的责任,通过责任好好安心更多的人,不求圆满,只求无愧于心。 人的身体是卑贱的,受点磨练,才会健康。 人的灵魂是高尚的,时刻修养,才会圣洁。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具备先天的智慧,要在后天的读书中,把智慧化作对人生有意义的知识和作为,要读书,自然就要首选《易经》,活到老,读到老。 十年来,我读《易经》一遍又一遍,一遍胜似一遍,每一次都会有更深的感触和理解,相信再次重读《易经》,必将能够仗剑闯江湖,天下风云动,中华复兴梦,飞龙在天时。 END 作者简介: 刘飞龙,甘肃靖远人,曾仕强公众号写作团成员。出生农家,曾经年少轻狂,看不惯权贵,几经磨难,终得良师,唯潜心苦读圣贤之书,明做人至理,行善心之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