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看《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面对批判性思维是需要对一个观点发出很多提问的,这不禁让我产生退却的感觉。在刚开始看这门课的时候,还在想15讲的内容会不会少了点,现在发现这15讲真难,只看了3讲就感觉有些找不着北了。现在看到第5讲,发觉自己都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做,于是想要通过写出来,重新整理一下这几讲的内容,让自己能够有具体的行动步骤。 第1讲:你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这一讲提出了思考自由度的概念,提到我们的思考自由度不是无边无际的,而是受到我们知识面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局限。知识面可以通过多获取信息来解决,思维方式可以使用批判性思维来练习。 第2讲:批判性思维在批判什么,这一讲提出批判性思维批判的是思考过程,以及批判性思维的适用场景,适用于有论证过程的观点。对于那些个人感觉、个人猜想、不带判断的表达都是不能使用批判性思维的。这也就是说进行批判性思维,第一步是判断是否应该使用批判性思维。 第3讲:你有没有走题,这一讲提出一个完整思考=论题+论证+结论。关于论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讨论某个事实、一类是讨论某种价值主张。那么这第二步也就出来了就是判断论题是在讨论事实还是价值主张。第三步是有没有正面回答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论题和结论是否是对应的。就比如我问你什么时候去吃饭,你回答很快就去。这就是没有正面回答问题,正面回答问题应该怎么说呢?你应该回答,我手中的事还需要大概10分钟做完,做完这件事就去吃饭。 第4讲:你有没有偷换结论,这一讲解释了什么叫偷换结论,就是用一个相关性很强的结论来替换正面回答问题的结论。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妻子说自己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又做家务又管娃,来表明丈夫付出的不够。但是妻子列出再多的付出,也只能说明自己付出的多,并不能证明丈夫就付出的少,也可能丈夫在其他的维度也付出了很多,只不过双方不在一个维度上。这个例子妻子用丈夫付出的少这个结论替换了自己付出的多这个结论。 第5讲:你的论证严密吗,这一讲主要说的是论证的过程要问的三个问题分别是:1.前提是什么吗?2.前提成立吗?3.这个推理有效吗? 在写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自己懵圈的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每一讲对我来说信息量太大。需要问的问题太多没有及时整理总结。即使自己对于每一讲的主要内容写了出来还是有很多内容没有细节写出来。还是对批判性思维的步骤还是没有整理清楚。 总结一下,关于《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前5讲的内容总结一下步骤:1.判断当前场景是否适用批判性思维;2.如果适用,判断讨论的是事实还是价值主张;3.找到论题和结论看论题和结论是否一一对应。4.判断论证过程是否严密(子问题:a.前提是什么;b.前提是否成立;c.推理是否有效?)。这是目前对批判性思维的步骤的总结,目前感觉步骤2有些怪异,为什么做这件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