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的“不知恶死” VS 今日的“安宁疗护”

 白立平 2022-03-15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沂,其人不距。惕然而往,倘然而来而已矣”——庄子

古代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命,也不害怕死亡。出生了他不欣喜,死去他不拒绝。无拘无束地来,无拘无束地走而已。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于生死有着独到的见解,从不刻意追求生,也不刻意回避死。在他的眼中,生和死不过是生命形态的变化。既然人生自古谁无死,那么死亡还有什么可怕?还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庄子在《大宗师》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一个名叫子来的人,重病后说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天地造化,给予我生命形体,让我劳碌一生,在晚年可以安逸,最后用死亡给了我最大的休息,这就是我的一生。这四句话讲出了一个人生的历程。死亡在他的心中已经变成生的延续。

活在当下,向死而生,是古人的生存智慧。

在当代,我们很少有圣人的超脱。我等凡夫俗子,对死亡向来忌讳。社会发展让我们拥有了富足的生活,科技进步让我们的寿命远远超过古人。我们对生命的留恋,对欲望的牵袢,对富足生活的不舍,让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也远远地超乎从前。

在医学领域,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医生、患者及家属很难坦然直面死亡。尤其在医疗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迷信医学可以起死回生,无所不能。再加上根深蒂固的“好死不如赖活”的观念,即便机会渺茫,很多病人家属仍然希望再搏一搏。所以,在医院里,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因为患者病情变化死亡,医院也许会面临一场医闹;重症病房里,恶性肿瘤或危重症病人,全身插满管子,痛苦地度过余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正确面对人生最后的旅程,让每一位临终病人有尊严地走过,严峻地摆在了社会面前。在前不久,在医疗圈的官方媒体上,我发现了一个以往很少提及的词汇——“安宁疗护”。而且,在国家卫计委的网站上刊发了相关安宁疗护中心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人思想观念的升华。

何谓安宁疗护,即医护人员为疾病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为之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以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在以往我们称之为临终关怀、或舒缓医学。

安宁疗护,其重视生命,并认为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它可以提供痛苦及不适症状的解除,提供心理和灵性层面的照顾。既不加速死亡(安乐死),也不做无意义的抢救以延后死亡。

在我们国家,安宁疗护做得最好的是台湾。

1990年,台湾成立第一家安宁疗护病房。接收癌症末期、多器官衰竭的慢性病人。在病人接受一段时间的舒缓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我可以回家了吗?”医生说:“可以啊,回家后,约你的好朋友一起快乐地喝酒,过完这最后的美好时光。至于这最后的时间有多长,我也不知道。”

医生可以开诚布公,患者可以坦然面对,有时,这样的状态,病人甚至活得比预期的更久,更有品质。如今的台湾,住院安宁疗护已从病房走到居家、走到社区,散布到了各个角落。

提倡安宁疗护,不意味着放弃治疗,而是反对无效医疗或过度医疗。

好好地珍惜当下,关爱身体,努力工作,快乐生活。当生命走到尽头,微笑地说——我此生无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