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 宋画 | 重看宋画历史地位

 liujia1107 2022-03-15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为什么爱宋朝”音频课,我是朱青生。这一节我继续来讲上节中讲到的“这条线”。这条线其实并不只是属于中国艺术的线,它更是人类的一条生存之线。

文人画在宋朝的起源

宋画能够把人的精神都凝聚到人为的痕迹中去,能够把中国第一次艺术的自觉——王羲之创造的书法高峰,引入到日常创作中,并把它充分自觉地理解成是一种绘画方式、一种造型方式,到最后,甚至逐步引向了“用书法的方式来画画”,而不是“用画画的方式来画画”。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所谓的写意画。

这个写意,写的是什么意?如果写的是人的精神境界,写的是诗意,写的是文化和人类文明,这不就是“文人画”吗?所以,虽然文人画这个概念是后起的,但本质上,其实在宋朝就孕育和逐步形成了。

虽然赵孟頫是在元朝做的大官,但他的成长过程、受教育过程全在宋朝,他自己就是宋朝宗室的继承者。他把“书画同源”解释成,用书法的方式来“写画”,这就是文人画的方法。

我们如果把一种艺术方式,看成是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的合成,那么艺术观念就是用艺术来进行内在的人的精神和诗意的写作。如果把绘画看成这一点,这就是观念。至于方法,就是如何用书法的方式把绘画建造起来。所以,后来所说的文人画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其实在宋朝完成了孕育和形成的过程。

当然,真正文人画的形成,要到元朝的“元四家”。我们看赵孟頫的画,一大半还属于宋画样式,少部分是元代的开端,是在转折点上。如果这个问题追究下去,就会追究到另一个问题。刚才说,宋朝绘画是中国的传统,那中国的传统难道不是人类的传统?

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在中国文化中获得过辉煌展现和高度表达,那么这个表达和整体人类精神又有什么关系?如果说,中国文人画是因为把书法带进了绘画,用“写”来进行绘画。那么书法又是什么呢?

很多人说,书法就是拿毛笔写汉字。如果没有汉字,会有书法吗?大部分人认为,如果没有了汉字就没有了书法。书法这种艺术,就只有中国、东亚文化圈或者东北亚文化圈才会有。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发现,书法成了一个地方性文化,只在特殊历史时期、特殊文化范围之内才有。但其实恰恰不是这样。

我们要把这个问题继续往前推进。

艺术史的开始:旧石器晚期

这一推,就往前推了35000年。那个时候,人类还不分种族,出现了一支智人,叫克罗马农人。某种程度上,这种智人跟我们现在的人有某种相似性。今天新媒体新技术出现以后,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就说,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从智人到神人的时代”,智人正在终结。他说的智人就是指35000年前形成的那支人。他们最早发现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叫Cro-Magnon的村庄,翻译成“克罗马农”。克罗马农人的出现,终结了原来的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变成一种新人。

这些人有什么特点?就是会画画。他们留下的画,目前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一些山洞里发现。因为他们当年生活在山洞里,后来冰河时代结束之时,山洞都被封、都没有了,有些被淹到水底下。所以我们就有大洪水的一种传说,中国也有大禹治水的传说。

这让我们知道,在旧石器时代,有些人是生活在山洞里的。我们进了这些山洞,发现洞里面竟然有绘画,他们画了驯鹿,画了野牛,这种野牛叫Bison,现在已经绝迹了。这些东西画在墙壁上,就如同我们看宋画一样,它是写实的。他们画出了毛皮的质感、角和蹄部的透视感。这样一来,我们才知道,宋朝这种画画的方法由来久矣。

▲ 西班牙阿塔米拉洞穴壁画 Altamira Bison

我们不能说克罗马农人就是欧洲人的祖先。发现他们的遗迹是在西欧地区,有两个有名的洞穴,一个在西班牙叫阿塔米拉,另一个在法国叫做拉斯科,这些洞里都有这样的绘画。我们今天看到这样绘画感到很吃惊,惊讶于当时绘画达到的写实程度,甚至能在平面上画出透视感。


▲ 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


▲ 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


▲ 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

什么叫在平面上画出透视感?就像我们看崔白的《寒雀图》,他画的小麻雀有侧面的、正面的、背面的。背面的麻雀头在前,身体在后,怎么能把它画出来?崔白就把它画出来了。我们看到这样的画,就觉得在宋朝绘画里,写实能力是一个高峰,毫无疑义。然而,我们也看到,在旧石器时代的洞窟里,当时的人也能把这样一种透视感画出来。


▲ 崔白《寒雀图卷》绢本设色 纵25.5厘米 横101.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崔白《寒雀图》

▲ 崔白《寒雀图》

我刚才说,虽然(克罗马农人的遗迹)在西欧被发现,但他们并不(仅仅)是欧洲人的祖先,他们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祖先。但他们是否就是我们现在中国人的祖先呢?这一点,在体质人类学上存在一些疑问。也许他们跟我们不是一支,但是我们一定是堂兄弟和表兄弟,都是智人这个时代的人。也就是说,假设我们现在把当时的一个克罗马农人的基因进行克隆,让他复活了,以他现在的能力,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是有可能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就发现,他们是掌握了人类绘画能力的人。

那么他们还有其他能力吗? 我们发现有的。他们留下了一些骨头做的笛子和弓一样带弦的乐器。这不是打仗的弓。有一张画上面有一个人拿着弓是在弹,所以我们知道,他们可能有音乐。

他们还有什么东西?他们当时肯定会说话,因为把他们的大脑找出来以后,发现里面的沟回跟我们现在人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就把艺术史的起源,放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被忽视的点与线:对绘画与艺术的重新理解

如果到那个山洞里细细一看,就会发现在拉斯科洞窟里,有很多的线和点。这些线和点是符号,但又不是像交通标志一样,只是一个符号。在制作的过程中,笔里边、痕迹里包含了人的感觉和感情。这样看来,似乎在人类早期,人们就有用一条线来寄托人的感觉、表达人的意味的方法。这种方法,后来在中国的书法中,在宋朝的书法中,被用得如此纯熟和精微。但作为人类的普遍性原则和普遍性能力,却潜藏在人的本性中。

也就是说,人在早期旧石器时代,也有像书法一样,用线和点来表达自我感觉、寄托自我感情的可能性。当然,我们不能说它就是书法,但我们要说,书法的更高原则,就是用一根线表达存在的意义和人的价值。

如果这样来看的话,这一条线就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符号只是它承载的意义。怎么来制作这个符号,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作用。这个深刻的作用,正如同中国的书法,如同王羲之写《兰亭序》、苏轼写《黄州寒食诗帖》。他们写的这些内容,其实用文字来读都是可以读的,《兰亭序》不必王羲之写也是《兰亭序》,《寒食诗》不必苏轼来书写也是《寒食诗》。意义不变。


▲ 苏轼《黄州寒食帖》

变的是什么?变的全是在笔法中间。后来有了绘画以后,我们就称之为是在笔墨中间的意味和感觉。我们看旧石器时代拉斯科洞穴里的点和线,就是在一条线里边表达人的感觉和意味。这样一来,书法就不再是中国单独的地方性文化,而是人类贯穿万年的一种基本素质的体现,继承发扬和传承,而且直至永远的一种可能性。中国的文化就变成世界文化中必然的一部分。只是到了宋朝,人们才知道要把这块东西单独地提出来,不仅提出来,而且把它提到可以覆盖到绘画中去的那个方法,这就变成颠覆性的发展。

要说宋朝多重要,事情还不是这么简单。如此下去,我们就会发现,单独用线和点来表达感觉的这种做法,其实不止是在旧石器时代的洞窟里。在中国重庆奉节县,发现了一个剑齿象的门齿化石,上面就有这样的刻痕,而且有转折,两条线之间还有交织和微妙的退让关系。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如何用线来进行必要表达的一个典型例子,你知道它距今有多少年?有10万到13万年。


▲ 重庆奉节县的剑齿象门齿化石

▲ 重庆奉节县的剑齿象门齿化石说明

如果我们理解了宋朝,理解了赵孟頫,我们就要重新理解艺术是什么、绘画是什么、造型艺术是什么。如果我们的理解发生改变,那么艺术史必须重写,那么我们就不能把艺术史仅仅看成从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中的野牛和驯鹿开始,因为我们忽视了在它旁边用点和线进行的寄托和表达。

那么,我们就要一直把它通到用线和点就能表达的远处去、更远古的地方去,就可以至少往前推进10万年。这样我们艺术史就要重新书写,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就要重新来建造了。这样一来,宋朝绘画所提出的问题就变得有意义了。

现代艺术革命与贯穿至今的远古之线

我们不仅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顾,还有对问题的延伸。

1839年8月19日,法国把一种技术买回来,送给了全世界人民,这个技术就叫做摄影(Photography)。 摄影出现后,其实用绘画来对外界进行记录和再现的方法,就逐步地被新媒体、新方法、新技术替代了。这只是开始。大家想想看,今天我们使用手机,明天我们不知道在使用什么东西。


▲ 摄影史上第一张照片《勒古拉斯的窗外风景》

法国乔瑟夫·尼舍弗朗·尼埃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épce)摄

再回过头来看宋画。我们会想,现在使用的造型能力和记录技术将会非常地方便和容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变成一个记录者。我们中间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那么我们是什么?我们是一个自由的人,可以用图像来表达我们自己。

此后,在欧洲就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现代艺术革命。从塞尚开始,一直到毕加索、到康定斯基,他们做了一件什么事情?他们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绘画从再现和模仿造型中解脱出来,用一条线或是一个特别的造型,来寻找对人的价值的表达和对人的意义的承载。

▲ 毕加索 《阿维尼翁的小姐》(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 毕加索 《格尔尼卡》(Guernica) 1937

如果我们把这条线找出来,看成是连接远古的一条线,它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风格变化和艺术发展的事情,而是要把它看成人类的另外一种精神,从隐蔽走向全球的、重新展现的历史痕迹。如果穿过历史,这条痕迹可以从10万年前、13万年前一直穿到毕加索,再往后发展,人还可以通过痕迹,通过行为来表达和寄托自己。

如果把这条线梳理清楚的话,人类的艺术史正在源源不断地流淌。流淌中一个最重要的漩涡和峡谷,那不就是在我们刚刚讲到的宋朝吗?

结语

刚才这一节,我把宋朝出现的一次关于艺术的变化,延伸到作为人类的普遍价值,作为人类艺术的一条道路进行了一次梳理。上溯到10万、13万年前的远古先民的遗迹,下到现代艺术,通过毕加索抽象主义所发展出来的一个普遍的艺术道路。这样我们就把第一节所说的,赵孟頫关于用书法来做艺术的现象,进一步延伸到宋朝绘画中,苏轼和米芾所继承的王羲之发展出来的中国艺术的最高本质——书法,进而梳理出另外一条人类艺术发展的道路,也把宋朝在其中的位置做了一个基本归纳和估计。

好,各位听完了我的课以后可以思考这个问题:你是否可以通过画、通过抽象画、通过颜料、通过各种物质材料和动作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寄托自己的情感呢?

我是朱青生,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