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打造知识体系(5)知识体系是一个怎样的系统?

 新用户49272060 2022-03-15

本篇也是,艰深而复杂的系统科学(2)

来自公众号《江湖百晓生的思过崖》

拆解复杂的知识,记录独特的思考。

1 步骤型知识的重要性

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陆续在思考如何打造知识体系。也借助了一些野路子的书籍,建立了对知识的认识。

我在反思程序性知识的时候,认识到了,要关注程序性,步骤性的知识(HOW)。

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

在《我们如何思维》中说到,思考的几个步骤,

现象、困惑,问题、联想、推理、答案。

详细的,

我打算出门的时候,

  1. 我们观察到现象。(天空有乌云)
  2. 我们感到困惑(产生消除困惑的欲望)。(下雨我不带伞就被淋雨,淋雨会感冒。带伞麻烦。)
  3. 我们提出问题。(会不会下雨?)
  4. 联想(1 乌云=下雨的概率多大,2 如何判断今天是否下雨?)
  5. 推理(1 最近一直出太阳,今天下雨可能性低 2 拿出手机直接查天气预报,未来2小时有小雨转中雨)
  6. 答案与验证(带伞!从楼上往下看,好多行人都带伞了,空中好像开始飘起一丁点雨丝了)。

回归到学习知识的本质,是获取他人的经验,经验是记录过去以应对未来,从而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也就是说,学习知识的目的是用,学以致用。

想把知识用出去,需要的是大量程序性的知识,也就是HOW。

如何阅读?明确目的、挑书、阅读、记忆、理解、应用。

如何软件开发?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代码开发,测试、上线和文档。

几乎所有事情,都需要安排先后顺序,可以被包括步骤性的知识。

学以致用的侧重点:把握步骤型知识。

那么步骤性的知识与我们的知识体系是什么关系呢?后面看到系统工程有了新的想法。


2 从知识体系到知识系统

但是体系这个词,并不大科学,很难把握。后面我专门回到“系统科学”的怀抱。

打算借助系统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知识系统”。

汪应洛老师说,系统有很多类型。这里启发了我。

我之前一直没有区分知识和思维这2个概念。

思维是实体系统。我将“思维”当做是人的思维活动。

“根据认识论,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人脑对感性认识材料加工的过程”。(逻辑学教程P11)

概念是一种知识,知识是大脑走向现实世界后的一种思维形式。

想象一下,如果大脑里面有个红绿灯,控制着我们的行动,

一个灯具有2种表现形式,

红灯停,绿灯走。

如果有无数个红绿灯(二进制),我们就可以把整个世界编码。

思维就是具体的红绿灯实体。

知识就是抽象地走和停的概念。

继续回到系统工程(P7)

系统分成实体系统(思维)与概念系统(知识)。

自然系统(思维)和人造系统(知识)。

知识系统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知识体系,有抽象符号组成。

思维系统是存在于大脑中的、大脑活动的系统,由生物部件组成。

如此,我们就把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通过概念系统和实体系统关联到一起了。

文章图片1

3 认识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

知识系统

在这里的理解就像是一个数据库。

行为:就该某个具体的知识领域给出现实世界的事物做该领域的投影。用以描述和推演事物。

功能:存储和提取网络上的节点内容。(如果说知识系统是一个静态的知识网络,思维导图。)

要素:知识。知识的最小单元就是一条特定形式的信息。

这种特定的形式的信息的构成是陈述句、判断。

比如,A是好人。描述A的性质。

比如,A和B是朋友,描述A和B的关系。

结构:知识之间的关系。当做是一个网络,可以得出很多关系。

例如,是否直接关联?具有相同的主体,

例如上面的2个知识都跟A有关系。

环境:思维系统

输入

存储的输入是知识。(A和B是朋友,描述A和B的关系)

提取的输入是知识的线索(A和B的关系是什么?)。

输出:输出的是知识。(答案:朋友)

思维系统

在这里的理解就像是一个需要调用数据库解决问题的程序。

功能:确定问题,解决问题

要素:基本动作。查询动作、存储动作。

环境:大脑之外是感官系统,感官系统之外是现实世界。

输入:某个感官收到的信息,比如阅读的符号,温度,气味

输出:对收到信息的处理结果,比如望梅止渴,题目的答案

这篇也可以看做是系统工程P12的课后作业。

文章图片2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