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末明初江南士子移民实边静乐以及军户军屯之探究(中)

 广东五华上华馆 2022-03-16

李冯尹常四大姓移民静乐

文章图片1

明自洪武开国到永乐年间的五十七年之间,曾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次移民活动;大规模的移民是明初统治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初移民总的原则是“令狭乡之民迁于宽乡”。我国明朝以前实行府兵制,朱元璋起兵时他依赖的都是元朝末期苏皖之地有实力的府兵家族像李文忠、李善长、冯胜、尹兴、常遇春......兵源是以凤阳为中心,辐射苏皖北部各县的家乡子弟。而府兵家族大都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田产殷实,财富可观,人口众多且拥有大量家丁、家奴、佃户、乐户、匠户等的富豪之族,他们家族之间彼此联姻、荣辱共存。他们还拥有充足的武器、粮草装备。而来静乐的李、冯、尹、常等立卫屯田的军士与眷属有一部分就是他们家族的人丁及其“家乡子弟”。据《岑城李氏族谱》对洪武始迁祖李茂钦是这样介绍的:“李茂钦,字敬一,吴王李恪30世孙,祖父季盘生子七:万一至万七。万一之子李善长与明太祖自幼相居凤阳府(定远),茂钦乃万七公之子。明朝洪武年以从征有功之军士调任山西静乐周边宁化一带镇守边关,后于洪武末年奉旨立卫屯田转籍为民,携眷卜居静乐县城北山坡下(今寺坡下)定居。客籍安徽省凤阳县土地塔村,至今六百余年传后世”。显然与明初大移民的原则有本质的区别。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李、冯、尹、常等家族首先是与朱元璋是同乡,是为建立朱明王朝跟随大将徐达北征,从军有功的曾经驻守金陵(今南京)的军士,被奉旨调往山西西北镇守静乐周边宁化的军士,他们初来山西时一定比明初大移民要早。他们来了以后其身份决不是“军户”,(因明朝规定“军户”及后人不可参加科举考试),而家谱中明代像李、冯、尹等家族不乏进士、举人、贡生、生员等等。家谱上写的是从军有功的“军士”。可见“军士”与“军户”是有区别的,“军士”是在卫所管理“军户”屯田的官员。他们家谱上说来静乐三世始定居城邑,可见其家眷族人大规模来静乐是在洪武末年或永乐年间。《洪武实录·卷八十四》记载:“(洪武)六年八月,大将军徐达之师至朔州,徙其边民入居内陆。”1994年3月14日《山西农民报》第四版登载的“南有洪洞大槐树,北有马邑圪针沟”就是对这一时期山西移民点形象的概括。洪武、永乐两朝大规模外迁边塞居民,马邑及周边地区既是迁出的重点区域,又是戍边置屯垦荒的重要迁入地。据《马邑——明朝著名的移民分遣站》一文记载,朔州马邑县烟墩村圪针沟曾是移民分遣处之一。也是洪武初年戍边家属的迁入地和洪武末年戍边置屯家属的分遣处。

军户移民静乐的几点分析

文章图片6

他们来静乐依时间顺序不外乎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是从朔州马邑县烟墩村圪针沟“分遣”来静乐的。朔州马邑是李、冯、尹、常等军士的随军家属当初来静乐时的遣散地,由此来静乐的时间大约在洪武二十一年以后。

第二种是在朱元璋杀功臣的时候逃亡来的部分眷属、家丁、仆人等,而且人口数量一定很多,时间大约在洪武二十三年以后。

第三种是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攻打南京时,兵败后逃离南京的守将后裔、亲邻眷属等(封建时代一朝天子一朝臣,前朝的功臣往往有一些是后朝的罪臣。因罪潜逃,跟踪家族亲邻而来也很有可能)。这跟流传至今的传说和家谱记载极为吻合。

从《静游冯氏族谱》记载其始迁祖冯良臣是进士、冯良辅是贡生、冯良弼是增生可见他们以这样的身份来静乐可推断他们原来在江南原籍(安徽凤阳)时就是富豪大户人家。又据《静游冯氏族谱》记载从洪武始迁高祖冯良臣到四代祖嘉靖年间的冯汉之间就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显然这中间辈分不止四辈,最起码也应该在八九辈以上才与实际相符(缺失的辈分是有意为之或是另有原因?)据史书记载:“冯胜(?-1395),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弟,安徽定远人,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命冯胜在太原、平阳招民为兵,立卫屯田”(当时静乐属太原管辖)。可见李善长与冯胜祖籍均为“安徽定远”李氏始迁祖茂钦公与李善长是族兄弟,而冯氏始迁祖良臣是不是也与冯胜是同族?冯家始迁祖先居偏远的泉庄后又迁居岑城与李家为邻也定有原因?

李冯尹常为静乐带来江南文化

文章图片7

李、冯、尹、常等来静乐后“落地生根、安土重建”,在汾河沿岸土地肥沃的汾河谷地迅速发展壮大。这一方面与江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另一方面与当时就因其特殊身份而拥有了大量土地有关系,有大量田地加上先进的农耕技术、江南人的勤劳耕读仕途理念等才是家族振兴的根本。另据清初李暲写的《五家庄风土记》中:“三四月播稻、黍、菽、粟,季秋刈获登场。”可见移民到汾河畔的李氏族人经过三百多年后依然保留江南的“水稻种植”习俗(这也是静乐水稻种植的最早记载)。江南皖苏之地从古(秦汉到宋元时期)就是中华文化经济繁荣发达之地,而来自皖苏之地的李、冯、尹、常等家族经过明朝二百多年开荒拓源,辛勤耕耘,逐渐由“躬耕立业”转向“耕读为业”,到明末清朝、民国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我县丁盛族繁、文明富庶、文风鼎盛之族。他们的到来对我们静乐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进步起到引领作用是不争的事实。

文章图片8

由于静乐汾源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北方胡人入主中原的必经之地,历史上这里的汉族人曾经有过差点被灭亡的事件。最严重的就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胡人建立的后赵,在后赵皇帝石虎统治的15年时间里面,包括汉人在内各族人民惨遭屠杀和折磨。后来有一个叫冉闵的汉人(石虎的养孙)奋起抵抗,才使汉人免遭灭顶之灾。到了北宋末期,静乐汾源之地先是宋金对峙的前沿阵地,进而逐渐成为大金国的统治区域。1232年,元蒙忽必烈灭掉大金国后,为了消灭南宋,蒙古铁骑横扫大半个中国,屠城灭户、生灵涂炭。

文章图片9

历史记载元蒙和南宋打了40多年仗,而且蒙古人还干了一件至今让陕西北部、晋西北一带的人都无颜面对事情:就是为了防止汉人反抗(我们这里至今仍流传:七月十五送'面人人’,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每五家派驻一个蒙古兵,负责看管这五家,把做饭用的菜刀,锅铲,以及农具等凡是带有铁的物件都集中起来由这个蒙古兵看管,那家要做饭用菜刀,先要申请,用完还要交回去,而且蒙古人还要这五家的孩子喊他“鞑鞑(达达)”或“鞑子”,后来就演变成“大大”和“大”,其实直到现在,陕北、晋西北像河曲、神池、五寨、保德、偏关、岢岚、宁武、静乐等地农村还有小孩喊自己父亲或叔叔为“大大(达达)”或是“大大大”“二大大”、“三大大”的,还有是有的地名叫“达达店”之类的名字,这里面隐含的是一个无法启齿的屈辱史。元朝末年战乱频仍。静乐、岢岚芦牙山一带除去当兵的,因为留在这里要打仗,再加上明初因剿灭“四大王”而实行的“空边”政策,这就造成“虽有幸存者百不一二”的局面。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静乐境内的家谱,很少有追溯到明朝以前的土著居民的主要原因。

文章图片10

李、冯、尹、常等家族来自我国南方经济、文化都十分繁荣的安徽、江苏一带。他们来了静乐以后,把我国江南先进的农耕技术、优秀的传统文化、家族伦理道德、语言民俗、宗教信仰、建筑风格等都带到我们静乐县。甚至有人考证《静乐道情》也是由安徽的戏曲小调(说唱道情)演化而来,进而辐射、同化到静乐以外的神池、右玉等地,可见江南文化对静乐文化的影响之深远。最近详细阅读了李世泽先生关于《西游记与静乐》的文章里谈到《西游记》里的语言文字里有许多我们静乐的方言,我想安徽淮安府的吴承恩撰写《西游记》时定然也容纳了许多安徽的方言了。而像李、冯、尹等家族(军士、军户的眷属等)大量迁移到我们静乐后经过六百多年的融合,用安徽方言同化了一部分本地语言也是很有可能的。

(杨秀川 王彦峰)

未完待续 请看下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