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8两阳合明:阳明何谓?两阳合明也。渐盛渐明,阳气敛阖与观卦(䷓)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岐伯刚讲过气有多少,异用也”,黄帝就又发新问。

先附录原文如下:

帝曰:阳明何谓也?

  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岐伯前面各处围绕“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而展开的三阴三阳六气盛衰乃至辨证施治,都是按照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的。但阳明和厥阴二气是传统的易经或阴阳学说所没有的,是以黄帝既问阳明何谓又问厥阴何谓,以凸显其特殊性。

一、帝曰:阳明何谓也?

按照一般情况,气之多少以“太少”为言,太者为多,少者为少,是以有太阳和少阳,但现岐伯却又在太、少之间另加了一个“阳明”,黄帝疑惑不解,是以发问:为什么太阳和少阳之间会有一个阳明呢?毕竟,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当黄帝问“六位之气,盈虚何如”时,岐伯的回答是“太少异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另外,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岐伯论五运三气之纪之时讲的是平气、太过之气、不及之气,为什么太阳、少阳之间不以“平阳”为言,而以“阳明”为言呢?再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岐伯论“五音建运”之时也只是言之以“太少相生”,中为宫商角徵羽本位之音,也没有说过阳宫、阳商、阳角等类似的话。

综合上述,黄帝是想知道,太阳和少阳之间,多出来的“阳明”是怎么回事,况且伏羲八卦中也没有“阳明”之说。

二、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岐伯简而答之,“两阳合明”谓之阳明。岐伯言简意赅,黄帝默而会之。但却给我们的理解带来巨大困难,历代注解之言辞亦不一,有以经脉言之者,有以阳气盛极言之者,有以三阳顺序言之者,难以抉择。为慎重起见,我们将展开讨论一下“阳明”在《黄帝内经》里有关各篇章中的含义。

1. 阳明与《灵枢·阴阳系日月》

王冰注曰:“《灵枢·系日月论》: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已者三月,主右足之阳明。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也。”王冰之注属于以经解经,言之有据。

张志聪与王冰之注一样,亦因《阴阳系日月》为据,但又附加注解曰:“夫阳明主阳盛之气,故多气而多血。”

张介宾在引用上比王冰和张志聪都要全面,除了两足三阳之脉外,张氏还另外引用了《阴阳系日月》中两手三阳之脉原文“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并注之曰:“两阳合明,阳之盛也。”

我们循着三位医学大家的指引,附《灵枢·阴阳系日月》两阳合于前/两火并合故为阳明表如下: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腰以上为阳,腰以下为阴;手为阳,足为阴。天有十干,手有十指,以应十日;地有十二支,月有十二月,足以应之十二经脉。

此处强调的日地关系与人体四肢经脉之间的因应关系。

足有三阳脉,足分左右,寅月正月生阳,是以寅月至末月,此六月人气在两足六阳脉;足有三阴脉,足分左右,申七月生阴,是以申月至丑月,此六月人气在两足六阴脉。如下表所示:

从岐伯后文“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来看,“幽”表阴、表寒、表水,表暗,“明”表阳、表暑、表火、表明。

《灵枢·阴阳系日月》中岐伯所言“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两句里的“合”字当为空间性的并合呈现问题,属于五运六气之“阳明”概念在十二经脉运用中的望文生义式诠释,也就是说,两阳合明之“合”被引申为太阳、少阳二者“并合”之义,而对两阳合明”本身在六气系统中的本义却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

2. 阳明与《素问·六微旨大论》

上篇推文中我们已经根据黄帝和岐伯之间的有关问答制作了“天道六六之节阴阳之气盛衰图”,再次附录原文和图示如下: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古人站北面南,圭表侧影,移光定位,最先确立了二十四节气(每月两气,第一气为节气,第二气为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十五日)中日影最长的“冬至”中气。

最早隐曲表达此观点的是《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夸父逐日”神话故事,其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夸父生居大荒“北”经,北为阴,后土之孙,后土即厚土,厚土亦为阴。夸父追日影之景,即是移光定位,圭表测影。《山海经·海外北经》依然把“夸父追日”故事放在海外之“北经”,其中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生于大荒之北,与日逐走,渴死于海外之北,皆寓意着夸父乃至其家族在厘定一岁之中日影至长冬至之日这个问题上的的巨大天文学贡献。《山海经》特别是“大荒北经”记载了两个不能同时成立的夸父之死,夸父既然追日道渴而死,又怎么会可能被应龙再次杀死呢?其实,夸父被应龙所杀,这也是一个隐喻。应龙为黄帝之臣,应龙助黄帝战蚩尤故事同样记载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其中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蚩尤为伏羲氏族后继之首领,蚩尤族奉行十月历亦即伏羲历,应龙助黄帝既杀蚩尤又杀夸父,则夸父氏族应与蚩尤氏族一样奉行伏羲历。由于中国古代氏族首领掌握天文历法乃是其成为氏族首领的必要条件之一,黄帝自然也不例外,《黄帝内经》中黄帝孜孜不倦地向岐伯、鬼臾区等人寻求五运六气知识即是例证之一。故而黄帝之功臣应龙杀蚩尤、夸父应是黄帝历代替伏羲历之隐喻式表达。而且,应龙杀夸父之后,“乃去南方处之”,乃是另外一个重大天文学隐喻,那就是,应龙要在夸父圭表测影厘定日北至之冬至日日影最长之日的基础上,继续厘定日南至之夏至日的日影最短之日。

故而,在伏羲历视域下的夸父家族厘定完日北至之冬至日(日影最长)之后,黄帝历视域下的应龙家族又接着厘定了日影最短的日南之夏至日(日影最短)。

以上为“夸父追日”故事背后的隐喻解读或文本诠释,是否得当,尚未得方家指正。

冬至、夏至方位对冲,冬至为北、为水、为阴,夏至为南、为火、为阳。冬至日一阳将生未生、阴气最重,是以为“太阴”之地,太阴者,阴盛之极也;夏至日一阴将生未生、阳气最重,是以为“太阳”之天,太阳者,阳盛至极也。

冬至日影最长、阴气最重,夏至日日影最短、阳气最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开篇即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岐伯亦讲:“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阳为天地之大道,天地为万物化育之上下,阴阳亦为凡血气之属雌雄男女之象谓,阳左升阴右降,有形水火为无形阴阳之征兆,万物负阴而抱阳方始能生(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强调水、火,此当为后天八卦定位之法。

太阳太阴以定天地之位,离火在天,坎水在地。阴阳上下定位,左右升降路通。古人圭表侧影,移光定位,又确立了日影长短居中的春分和秋分中气。“分”为日影长短居中而分之义,又暗合昼夜长短等分之义。

一个太阳回归年之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中气确定之后,古人对一岁之春、夏、秋、冬之四季方才有真正明确而清晰的量化性认知。

伏羲历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二分叠加法,黄帝历是太极生两仪、两仪开阖枢的三分旋运法,开、阖、枢表示阴阳运动的三种动态,三生万物,三种动态各自又分阴阳,是以有三阴三阳之六气。开阖枢化为三阴三阳,我们等会在谈到《素问·阴阳离合论》时再讲,暂时还是先回到《素问·六微旨大论》图示上来。

在“天道六六之节阴阳之气盛衰图”中,太阴为一岁之中阴气最盛之时,按照阴阳互根,阳极则生阴,阴极则生阳的阴阳生成论逻辑,太阴阴盛至极则一阳生,一阳亦即少阳,故而“太阴之右,少阳治之”。以“右”称之,是因为,左右为阴阳之道路,站北面南,从阴阳循环的角度讲,冬至日既然是至阴之始点,则阳气自左往右升之,是以“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之治”。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岐伯讲:“春气始于左,秋气始于右,冬气始于后,夏气始于前,此四时正化之常。”《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作者讲:“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附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图如下:

春为少阳夏为太阳还好理解,而秋为太阴冬为少阴则有点不符常理了,而且也不符合“七上为九,八下为六”之数。这是《黄帝内经》中特有的阴阳开阖枢旋运之法。我们现在讲的是“阳明”问题,可以暂时不用纠结太阴、少阴在秋、冬之季的阴阳定位问题。但这个图也提示出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阳明和厥阴二气是溢出于四季四气之中的,这就更加说明了阳明和厥阴二气的特殊性。

少阳为春,太阳为夏;阴为幽,阳为明,“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有气而无形,水火虽无定形但却有质,故水火可作阴阳二气之类比性征兆。水为阴兆,火为阳兆。火性离明,少阳为明之微,太阳为明之甚。一阳初生,三阳开泰,中间应该有个渐进性量变动态过程,这个过程用阳气之多少来表示即是“二阳”,用明之程度来表示即是“阳明”。二阳之阳明作为一阳之少阳向三阳之太阳的过渡性阶段,处于微明和甚明之间,是阳气渐盛之明,故简称“阳明”,此时间动态性阳气渐盛之明当为“阳明”之本义。至于《灵枢·阴阳系日月》中岐伯所言“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此阳明当为引申义,是六气中的阳明在十二经脉之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应用,已沦为引申之第二义。

三、“阳明”:渐盛渐明

“阳明”之本义为“阳气渐盛之明”。火为阳气之征兆,《素问·五常政大论》岐伯讲,火之平气为升明,火之不及为伏明,火之太过为赫曦,此皆是讲火以“明”为德。以火喻阳,则少阳为火之初升之明,阳明为火之渐盛之明,太阳为火之炽热之明。两阳合明之“合”,不可被理解为空间性的并合之意,而应当被理解为时间性的承前启后连合之义,阳明自身作为渐盛之明,其前承而连合少阳初升之微明,其后启而连合太阳炽热之甚明,过渡性乃是其根本性特征。

岐伯在《灵枢·阴阳系日月》中所言“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乃是阳明之本义在十二经脉上的具体应用,实为引申义,故不足以作为我们这里解读的《至真要大论》中的“两阳合明”之文献依据。是以王冰之注不足取,但亦有参考启发意义。

张介宾、张志聪在像王冰一样引用《灵枢·阴阳系日月》的同时,又分别注以:“两阳合明,阳之盛也。”“夫阳明主阳盛之气,故多气而多血。”看似符合“阳气渐盛之明”之阳明本义。实则不然,他们所谓的“阳盛”实则为“阳甚至极”的意思,倘若二阳阳明已是阳盛至极,则三阳之阳甚又当如何解释?故解“阳明”为“阳盛”之注不足取,例如张介宾在注《至真要大论》下文中“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岐伯之语时说:“幽明者,阴阳盛极之象也。故阴阳系日月篇……”不但解“阳明”为“阳盛之极”,而且又解“厥阴”为“阴盛之极”,简直令人瞠目结舌。不幸的是,这种解释还流传甚广,张介宾是明代人,清代乾隆年间人黄元御在《素问悬解·至真要大论八十》中依然如此解读:“阳胜于阳明,故曰两阳合明(手足阳明)……阳盛而暑,是天地之明。”王玉川先生1993年出版的《运气探秘》也是这样讲的,他注解说:“手经在上,故以十天干相配。甲位于东,像阳气之初升,故属少阳;乙位于东南,像阳气已盛,故属太阳;病丁位于南,像阳气之极盛,'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

倒是清代康熙年间的高士宗看出了问题之端倪所在,遂不从其师张志聪之注,亦不引《灵枢·阴阳系日月》之文,而是直接注“两阳合明”为:“有少阳之阳,有太阳之阳,两阳相合而明,则中有阳明也。”但以“中”解“合”亦有空间性并合义之嫌疑,其时间性过渡性连合之义并不彰显。

四、阳明与观卦:两阳并合即阳气“敛阖” 

三阳之中,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阳明为阖,阖为敛收阳气于内之意,这也是为什么五运六气中阳明配金的原因,《素问·五常政大论》岐伯讲:“金曰从革……从革之纪,是为折收。”阳明敛收,金性折收,取类比象,故阳明德配五运之金;阳气敛于内则阴气散于外,阳入阴出,气候燥凉,故阳明德配六气之燥。阳明配燥金,故有“阳明燥金”之合称。

问题是,二阳为什么叫做“阳明”呢?从六气六步主时角度看,主气五之气为阳明燥金所主司,二十四节气之中时当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之间,秋风劲切,湿气已收,清气大行,太虚寥廓,五运回薄,金之平气 ,名曰审平,《素问·五常政大论》岐伯讲:“审平之纪……五化宣明。其气洁……其候清切,其令燥。”明、洁、清等字用来表示说明,一岁之中惟金秋之际天空大气最为清澈透亮、最为广明洁清、视距最为辽阔高远。

至盛太阳三阳之气自夏至一阴生之后,历经小暑和处暑之间三伏天期间的阴阳交战,至七月否卦(䷋)之后,阴气最终持衡阳气。至八月之时,阳气终于开始安定伏藏,至阳三阳衰减为二阳,恰如八月观卦(䷓)之上唯有两阳爻所示,此时五化宣明,清风劲切,大气洁净、清爽光明,最宜于观,风行地上故名之以观,观卦之《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大气洁清广明则利于眼观,眼观则心明,此皆赖三阳之气伏其一阳于地,唯剩二阳之气并合而广明于天宇大气,故谓“二阳合明”。

《素问·至真要大论》黄帝问于岐伯:“阳明何谓也?”岐伯答之以:“两阳合明也。”为什么“两阳合明”谓之“阳明”?就是因为太阳三阳之气伏其一气藏于地下,还剩二气并合于观卦(䷓)之上。阳主明,阴主幽,两阳并合依然为明,两阳加一阴之☲(离卦)依然为明。故两阳合明谓之阳明,其符号为二阳并合之⚌。

当然,三阳并合更是为明,只不过称其为“太阳”而已,以明其为阳之甚;一阳独立无并合,依然为明,仅仅因为阳主明,只不过称其为“少阳”已,以明其为阳之微。

另外,《灵枢·阴阳系日月》中岐伯讲足之经脉时提到“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讲手之经脉时又提到“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附图如下:

其实,岐伯关于手、足经脉之阳明的解释,实际上不过是刚才上述太阳三阳之气伏藏其一阳于地下,并呈现为观卦(䷓)之上两阳并合谓之阳明的引申应用、取类比象而已。故不能以《灵枢·阴阳系日月》中的手足经脉阳明去解读《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六气之阳明,否则就会犯倒果为因之错误。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两阳合明”谓之阳明(⚌),是指的“两阳爻上下并合”于观卦(䷓)之上两爻之义,此当是阳明之本义。而《灵枢·阴阳系日月》中“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是指的左右足少阳胆经和左右足太阳膀胱经并合于中之义,侧重的是足少阳和足太阳“左右并合”之义;而“此两火并合”,故曰阳明,则是指的在十干化五运中,左右手大肠阳明经属火,左手阳明大肠经属丙火,右手阳明大肠经属丁火,丙丁之火左右并合且无隔绝之义,火性明,故曰此两火并合故曰阳明。《灵枢·阴阳系日月》中的左右足少阳太阳经脉左右并合谓之阳明、左右手大肠经丙火丁火左右并合谓之阳明之两义,皆是《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两阳爻上下并合谓之阳明”之本义的引申义。

“明”之两阳合明关涉于阳降阴升,于十二消息卦中关联于观卦(䷓)。

“厥阴”之两阴交尽又关涉于什么呢?明日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