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浪漫主义风格建筑——原意国领事馆(省‘市’保档案/天津篇)

 无愧我心 2022-03-16

意浪漫主义风格建筑——原意国领事馆(省'市’保档案/天津篇)

在天津市河北区南部,有一条东南起于三经路,西北达海河东路,长约一公里的建国道。旧时这里是一条位于盐坨边缘无名的土路,上世纪初,这条土路一带从东到西分别被俄、意、奥辟为租界,并分段修成大道,俄段名彼得格勒路,又名一纬路;意段名伊曼纽尔三世路,又名大马路;奥段名大马路。1914年,意大利首任驻天津领事到任后,率先利用海河清淤的废土垫平沼泽和洼地,随后对意租界进行了勘测和规划,并与纽约美孚公司合作,将意租界内的大马路修建成天津第一条柏油马路。抗战胜利后,租界收回,将原意租界、俄租界两段路合并取建设国家之意改称为建国道。解放后又将原奥租界路段并入,统一命名为建国道。

建国道东端与海河东路相接、与三经路相汇的北侧,有一座意大利浪漫主义风格的近代建筑,它就是原意大利领事馆。该建筑位于现在建国道的52号,东近天津火车站,西眺金汤桥,北靠铁路,南望海河广场。当时既是意国驻天津的领事馆,也是意大利在天津租界的最高权力机关。

原意国领事馆始建于1909年,到1916年建成,整整耗时七年,右说是从清末建起到民国才建成。据说是用庚子赔款建造的,也就是说是用中国人的钱建成供意大利人恣乐的地方。该建筑占地约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只有两千平方米左右。现在看起来或许觉得整个建筑并没有好大,但在百多年前的这一带堪称是庞然大物。

该建筑独门独院,看上去像一座花园别墅,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小洋楼。主楼为瓦屋面二层带半地下室,坡顶上筑有一个不蛮大的长方形塔楼,屋檐出挑较低大。一、二层楼房宽敞明快,楼梯间利用塔楼采光,休息平台上有高大的玻璃窗。地下室用作储存室。主入口处的门、窗套等部位,均装饰有带花草图案的精美瓷砖。其他立面装饰简洁,墙面有凹凸变化。整个建筑看上去高端大气,处处体现着意大利浪漫主义风格。

二战结束,作为战败国的意大利,将意租界交回中国政府,领事馆撤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度为天津市河北区委、河北区政府办公用房,如今为天津市河北区政协办公楼。原意国领事馆旧址作为天津历史风貌建筑,1997年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