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租界里三建筑

 三自之我 2022-05-19 发布于天津

奥租界里三建筑

章用秀

  奥租界的行政管理机构为工部局,下设警务处、工程处、捐务处,还设一个卫生巡捕长,管理整个区域内的卫生事宜。奥租界的行政大权掌握在警务处下,巡捕长为奥国人,副巡捕长则由中国人担任,巡捕七八十人,均雇用中国人充任。

  租界划定后,奥国人先后建起了领事馆、俱乐部等设施。领事馆、俱乐部等带有明显的欧洲建筑特征,唯独工部局,却是一座佛教寺院,人称“大佛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大佛寺是津门一座古刹,坐落在当年奥租界粮店后街南头,始建年代不详,但从其建筑规模及该地区兴衰历史推断,它至少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里虽是中国的古庙,却在划为奥租界后被当作奥国工部局。

  据老人讲,大佛寺雄浑壮观,山门上刻有“大佛寺”三个大字。大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后殿五间,梁楹节棁,金碧耀眼,供大佛一尊,为高达六米的木雕站佛,这便是这座庙宇起名“大佛寺”的由来。该寺有僧十余人,方丈法名仁源,俗姓胤。大佛寺处于人烟稠密之区,施主多,香火盛,为津门名寺之一。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奥军强占了大佛寺后,摧毁了大佛,奥军的司令部便设在这里。司令官名叫申大雷,他统率的虽然只有海军陆战队32名水兵,却成为这一地区的统治者。1902年大佛寺一带被划为奥租界,大寺又被改作工部局,众僧被遣散,方丈仁源被赶到跨院居住。

  奥租界正式收回后,在大佛寺原址建起了“大佛寺小学”,1928年改称市立第二十六小学,天津解放后又改为河北区第二中心小学。现大佛寺已不复存在。既然大佛寺已经没了,奥国工部局自然也就无处寻觅了。然而,那奥国领事馆和奥国俱乐部却完好地保留下来。

  奥国领事馆位于今建国道125号和海河东路33号,建于1902年,是当时奥租界最高权力机关。为两栋德奥式两层楼房,砖木结构,水泥罩面断块墙身,鱼鳞片小方瓦顶,造型别致,外廊式格局,前有院落,后有月台,环境优美。全院占地7.1亩,房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1923年4月,奥国驻华领事包尔代表奥国政府将奥国驻津领事馆房地产全部卖给“天津县纪锦斋”,当时的卖价是白银43079两。纪锦斋买后,在院内靠金汤大马路(建国道)处增建了门面二层砖灰楼房36间,靠小马路(大昌兴胡同)扩建二层楼仓库两间,平房19间出租。1945年1月,纪锦斋后代以“锦润堂”名义又将上述房产全部卖给永义公司。靠沿河马路院墙又开了一扇门,并在院内砌一道东西方向墙,从此成为两个小院,供华安街伪区公所使用,建国道院供工商户等租用。

  在海河开发改造中,奥国领事馆得到修复。其中一栋楼(面对海河)在1976年震损,拆除重建四层办公楼,已失去原貌。由市民居住的一栋外廓式两层楼房(面对建国道),虽墙面、瓦顶已改变,但基本完好,修复后,现已成为天津一景。

  奥国俱乐部在今建国道偏北处,建于1902年。此建筑为砖木结构,四层,为外廓式建筑,顶部有大屋檐阁楼。窗为正方形,大门正面有两个铁护栏围成的阳台,楼顶错落,底层卧于地下,如地下室一般。整栋建筑雄伟规整,保存较好。此楼当时专供奥国领事馆人员休闲娱乐。后改为大北饭店,梅兰芳等京剧名家来津时曾在此居住。这栋富有特色的建筑目前已得以复修,供人观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