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禅心 三月三,按照我们小溪镇的风俗是要去踏青,赏桃花的。我身在他乡,亦不免这家乡的风俗。昨日我去了此地有名的江口桃花山。感慨这儿既无青林口的豆腐,也无青莲的桃花仙子,但那呼朋引伴之乐趣,户户飞花之美景,可慰旅途的车马劳顿、种种烦忧,亦解思乡之苦。兴致来时,也高呼:青年,就应该这个样子,离开家乡,去他乡奋斗、游历,增广见识,与有缘的人交游。 离开家乡,呵,却又思念家乡。家乡,多么宁馨和淳朴的地方。 ![]() 我喜欢在三月末的时候去山野看桃花,这个时候基本上都是落花了。不是来葬花,亦不是来采撷。只想在清明雨后,看凋零了一地的桃花。它是多么幸福,达到生命的极致,死在最美的年华。回头望半山下烟雨朦朦中的小镇,我常常心生愉悦,便索性卷起裤腿,拉着路旁的灌木丛和杂草沿着来时的山路一路滑下去,回到长满翠竹的村子里。 天气晴朗的时候,我常常牵着家里的老牛去附近的小河边或者坡上吃草。绕过村东头第一家青瓦房,穿过一片绿韵悠悠的竹林,便是村子里最具生活气息和原始味道的地方。这小坡的地理位置极好,可以目及高天广宇,可以看到对面远处近处高低起伏的丘陵。丘陵没个定形,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农人是智慧的,稍微平坦的地方都被他们种上了菜花。常常可见松树随意立在坡头,坡下小水沟里养着肥肥的大鸭子。还有几只无所事事的灰麻的村狗在石子与泥土相混合的土路上津津有味的对吠。 风儿飘飘,这是真正宁静的乡村;云儿迢迢,它有自由祥和的天宇。它生生不息的小溪两岸,是我最愿流浪的土地。几声鸡鸣、犬吠,不仅扰不乱我童年的憩园,反为它增添了几分生气。顺着下坡的土路向下走两百来米,便是被山溪一箭横穿的青松林。一场清明雨水冲洗过的青松林,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精神。清风徐徐地推送着松叶,一片片小松叶拉着树妈妈的手荡在秋千上轻轻摇摆,浓郁的的松香味便随之弥漫开来。我穿着小裙子穿梭在林子里,觉得分外清新凉爽。 ![]() 早春的小溪镇,群芳荟萃。山边上粉红色的野杜鹃美丽而纯粹,却娇羞无比,仅向我绽露淡淡的笑靥。松树下的蒲公英、铃铛子也尽显各种美姿妍态。阳光穿透松林洒下鱼鳞似的光斑,映照在小溪的大石头上,我故意用脚踩住它,不让它出现,没想到它又投照在我的脚背上。这时候常常有缓缓飞旋的松叶子被风吹落到水中一路的叮咚顺流而下。哥哥吹响早上在竹林里削的小笛子,发出清远悠长的乐声,也缠缠绕绕的随着松叶子顺流而下。我不知道它会亲吻哪朵岸芷汀兰,问候哪茬老树根,缠绵哪座村庄,是不是也要流到我求学的地方,慰我寂寥。 这家乡的风景哟,游子在梦中忘归。 图片|何多苓《杂花写生》 编辑|小殊 |
|
来自: xni39o7x8pg1d6 > 《荷叶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