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花鸟画简史

 公司总裁 2022-03-16

图片

我们今天所说的“花鸟画”,专指以动物和植物为题材,用中国画材料去表现的一门绘画。

“花鸟”这个概念到了唐代才正式出现。而在魏晋时代,人们习惯以“狗马”来称呼那些描述花草树木和各种动物的作品。到了隋唐时代 ,“花鸟”仅指花和鸟,而野兽和牛马被划分成了“畜兽”和“鞍马”两类,有别于花鸟。在北宋时代,花鸟画又添加了新的内容,鱼类和果蔬。因此,中国人对于花鸟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元代更是将画马从花鸟画中单独分离出来。明代是文人画最为兴盛的时期,梅、兰、竹、菊成为文人身份的象征,长盛不衰。清代的《芥子园画谱》中,将花与鸟分开。被描绘的花,又被分为木本花卉和草本花卉,而梅、兰、竹、菊,被单独归为一类。画鸟属于“翎毛”一科。画谱中还多了草虫和鱼虾。虎、豹、熊等仍在兽类。

图片


图片


其实,自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开辟天地的过程中,从早期质朴的凿刻岩画开始了艺术的历程。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用毛笔在陶器上的原始绘画。

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万年前,岩画已经产生。其中可以见到动物、鸟禽的图像。在内蒙古阴山岩画中大角鹿的形像很常见。

图片

内蒙古阿拉善曼德拉山岩画

图片

曼德拉山岩画中大角鹿的形象

图片

上古时代的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植物与动物生命茂盛的景象。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有大量的彩陶花纹成为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原始艺术。

图片

仰韶文化之庙底沟文化彩陶罐

图片

仰韶文化之庙底沟文化彩陶罐




图片

仰韶文化之庙底沟文化 

单鋬彩陶壶

三件彩陶上的花纹,高度洗练,既表明制作者取自于自然界的花卉写真,又去繁就简,留下了一束花从发育(种子)到开花直至结出果实的经过高度概括的过程。

我们中国人自古称为“华夏民族”,有其深刻寓意。华,在仰韶文化中即指“花”。华夏,就是开满鲜花之地。华,还常指“精华”,华夏文明的精华。在《书·舜典》记:“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孔传:“华,谓文德。言其光文重合于尧,俱圣明。” 华,就是文德,即礼乐教化。

图片

最早鸟的图像
与人类最早的巫术活动密切相关

图片

西汉 玉鸟

图片

商晚期玉鹰

图片

商晚期 龙形觥

图片

商晚期 鸮卣

,就是猫头鹰

图片

西周 晋侯鸟尊

这件出土于山西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中的晋侯鸟尊。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其制作的年代应为西周中期偏早 ,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被誉为“镇馆之宝”。

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这只凤鸟头微昂,高冠直立,羽翼丰满,两翼上卷。作为背部器盖捉手的小鸟钮,仰望着大鸟,这是历年三千年的景仰。

另一巧思在大凤鸟的尾巴处。这里设计成大象向内卷起的鼻子,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整个构思奇特生动,表达了我们的祖先对于天空的向往。

图片

隋唐时期

图片

周昉《簪花仕女图》

图片

《簪花仕女图》扇子上的花

图片

《簪花仕女图》局部

韩滉(723-787)出生在长安城,名门显赫。他的父亲韩休曾担任朝中宰相。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因父亲的原因直接成了政府的公务员,从主簿做起。他勤勤恳恳,等待着一步一步地升迁。可是,到了755年,23岁的韩滉与大唐一起遭遇了“安史之乱”的劫难。这一场席卷整个唐王朝的叛乱导致原有的盛世不在。

大乱之后,韩滉初心不改,依然忠于职守,步步高升。在唐德宗贞元初年,官至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为宰相,他最终也做到了父亲的职位。

图片

我们无法想象,身居如此高位的一位大官,居然还有工夫画画,而且还画得那么出色。

画史中记载,韩滉自幼聪明,对于文学艺术非常喜爱。这些爱好一直伴随他步入公务员的队伍。在公务之余,他仍然有空就写写画画。但是,他认为书画只是个人遣兴之事,属于自娱自乐的事情,除了家里人,他极少给别人看自己的创作。韩滉知道,尽管是业余从事画画,也必须找到优秀的画家和经典作品,作为学习对象,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致于走入歧途。他选定的老师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陆探微。这位画家与顾恺之齐名,也擅画人物。然而,他的人物线条又与顾恺之不同,劲健锐利,被称为“秀骨清像”。通过观看他的作品,韩滉在人物上首先有了长进。

作为一位从基层干起的官员,韩滉接触到大量的农民,走访了不同的地域,他尤其关注农村的风俗景物,牛、羊、驴等动物,惟妙惟肖。他只有一件作品,《五牛图》得以传世。元代大画家赵孟頫夸赞“神气磊落,希世名笔”。

图片

乾隆皇帝题引首“兴讬春犁”

韩滉《五牛图》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中五头牛,从右至左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

图片

一牛荆棘蹭痒

图片

一牛翘首前仰

图片

一牛面对观众

图片

一牛回首舐舌

图片

一牛眼含愤懑

画中每头牛都可独立成章。韩滉通过对它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的描绘,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和忧郁的。

韩滉采用粗壮有力的线条,表现出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这些线条的每一根又构成了局部的块面,构造出整个牛的体积。在审美趣味上追求的是厚重与生拙。

图片

一牛络首四牛闲,

弘景高情想象间。

舐齕钜惟夸曲肖,

要因问喘识民艰。

乾隆癸酉御题

乾隆皇帝十分喜爱这件作品,专门在正中题写的一首诗,在夸赞韩滉画艺高超的同时,提醒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民间的疾苦。

图片

五代时期

图片

五代十国后期版图

中国花鸟画真正崛起为单独一个门类是在五代时期。因地域环境、个人生活追求的不同,使得绘画风格上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以宫廷花鸟画为主的“黄家富贵”和接近自然环境的“徐熙野逸”。

图片

黄筌《写生珍禽图》

黄筌(约903-965年)是四川成都人。作为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他师从刁光胤和滕昌祐。他所画的禽鸟造型准确,骨肉兼备,赋色浓丽,勾勒精细。存世主要作品《写生珍禽图》,描绘了麻雀、鸠、龟、蚱蜢、蝉等二十多种鸟兽、昆虫,状态各异,可见其写生功力之深。

图片

徐熙《雪竹图》

图片

《雪竹图》局部

徐熙是南唐杰出的画家,金陵(今南京)人。他出身江南名族。南唐被北宋灭亡,他不久也病故了。存世主要作品《雪竹图》,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图中景象呈现出江南一场大雪后的枯木竹石。石后三竿粗竹挺拔苍劲,弯曲和折断的竹竿,细嫩丛杂的小竹穿插其间。徐熙采用烘染及晕擦等方法,刻画了严寒中自然中的勃勃生机。

图片

两宋时代

图片

赵昌《写生蛱蝶图》

北宋初年的画家赵昌,初师滕昌祐,后来发展出自身画风,没骨花鸟自成一派。代表作《写生蛱蝶图》,形象准确自然,风格清秀,设色淡雅,描写了秋天野外风物自然生长的状况。野菊、霜叶、荆棘和偃伏的芦苇等布置得错落有致。

图片

崔白(1004-1008)活跃于北宋神宗前后,安徽凤阳人。崔白发挥写生的精神,探索花木鸟兽的生意。

图片

崔白《双喜图》

图片


《双喜图》绘秋风呼啸的旷野,枯枝残叶,一片萧瑟,两只山鹊处于画上方。其中一只扑展着翅膀,大声鸣叫。另一只攀在树枝上,目光朝向。


图片


左下角残枝败草中,一只褐色的兔子不安地回头张望。


图片


宋徽宗的花鸟世界

图片

赵佶(1082-1135)

赵佶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于花鸟画尤为关注。《宣和画谱》记录了他收藏的花鸟画二千七百八十六件,占全部藏品的百分之四十四。可见其偏爱之深。赵佶艺术的独创性和对后代的影响力,也主要体现在他的花鸟画中。


图片

赵佶《瑞鹤图》

《瑞鹤图》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上空有仙鹤盘旋。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互相呼应。画面仅见宫门脊梁部分,突出群鹤翔集,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气氛。

图片

赵佶《柳鸦芦雁图》卷

这件作品分为两段。前段画一株柳树和数只白头鸦,柳树枝干用粗笔浓墨作短条皴写,下笔浑厚朴拙。柳条直线下垂,流利畅达,运笔圆润富有弹性,墨色前后层次分明。

图片

图片

南宋

南宋画家林椿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淳熙年间他曾任画院待诏。他的绘画师法赵昌,工画花鸟、草虫、果品,设色轻淡,笔法精工,设色妍美,善于体现自然的形态,所绘小品为多,当时赞为'极写生之妙,莺飞欲起,宛然欲活'。

图片

林椿《果熟来禽图》

图片

林椿《枇杷山鸟图

李嵩(1166-1243)也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曾为木工,后成为画院画家李从训的养子。擅长人物、道释,尤精于界画,在宋光宗、宁宗、理宗时期任画院待诏。

图片

李嵩《花篮图》

《花篮图》是李嵩所作两幅绢本设色花鸟画。他用细腻的敷彩手法,忠实地将花的娇艳、叶的正背,以及藤篮记录下来,类似于摄影中的特写。

图片

李嵩《花篮图》局部

图片

李迪《鸡雏待伺图》册页 绢本设色

图片

《鸡雏待伺图》局部

图片

元代

钱选(1239-1299)

宋末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頫等合称为'吴兴八俊'。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霅川翁,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南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工诗,善书画。

图片

钱选《八花图》卷

图片

《八花图》卷之水仙

图片

钱选《八花图卷》后有赵孟頫的题跋

赵孟頫(1254 -1322 )

图片

赵孟頫像

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一派子孙。


赵孟頫,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 )、鸥波,中年曾署孟俯。他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人 。赵孟頫在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担任过政府的官员。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在绘画上,赵孟頫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图片

赵孟頫《二羊图》

图片

图片

明代

图片

边景昭 《竹鹤图轴》

图片

明 朱瞻基 《莲浦松荫卷》 

图片

《莲浦松荫卷》局部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1435年),号长春真人 ,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任十年,年号'宣德'。朱瞻基兴趣广泛,喜爱艺术,擅长丹青。

图片

沈周(1427-1509)

明代杰出画家。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性情敦厚、博学多才,长于文学,亦工诗画,善画山水、花卉、鸟兽、虫鱼,皆极神妙。常草草点缀,即得意趣。亦常题诗词于画上,当时人称他为'二绝先生'。

其画初师元代黄公望、吴镇,而后自成一家笔法。亦工墨笔花鸟,和他的学生文征明并称为'吴派'两大家。又与文征明、唐寅、仇英称'明四家'。他每画一画,落笔点苔,绝不苟且。他能从多方面摹习古人,又加自己的创造,更参以二米的笔趣,善用粗笔,圆润挺劲,厚重凝炼。出入于宋元名家,创作态度极为慎重。

图片

沈周杂画册页之一

图片

沈周杂画册页之二

图片

沈周杂画册页之三

图片

沈周杂画册页之四

图片

徐渭(1521-1593)

生活在明代中期的徐渭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等。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鸟画,兼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限,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其写意画,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

图片

徐渭《墨葡萄图》

徐渭的代表《墨葡萄图》是一幅纸本水墨画,可以说是画家的自我艺术写照。徐渭用笔迅疾,点染之间,笔墨酣畅,物象在似与不似之间。该画风格疏放,不法形似,正是画家作画时将情感泻于笔锋的结果。

图片

《墨葡萄图》局部

图片

图片

徐渭《十二墨花诗画图卷》  

纸本水墨 32.8×544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图片

陈洪绶(1599-1652)

明末清初的书画家陈洪绶是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人。

他字章侯,幼名莲子,号老莲,晚号老迟、悔迟。他一生漂泊四方,擅长人物、花鸟及山水。所画人物衣纹线条细劲清圆,描绘精细,形象夸张,略有怪异之色。花鸟画设色清丽,富有装饰趣味。陈洪绶开创的夸张变形人物画的先河,在色彩上追求一种古雅之感;在构图上,陈洪绶打破了传统的构图方法,让他的画不流于俗,作品颇具现代性。

图片

《花鸟册页》之一

图片

《花鸟册页》之二

图片

《花鸟册页》之三

图片

《花鸟册页》之四

图片

《花鸟册页》之五

图片

《花鸟册页》之六

图片

《花鸟册页》之七

图片

图片

清代

八大山人1626年—约1705年)
名朱耷,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江西南昌人。

图片

 八大山人 1694年 《瓶菊图》

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他身为王孙,19岁时面对国破家亡的局面,逃遁到深山之中。他起初从事书画之事,纯为自贵族的消遣,没想到成了流亡之时的唯一心理解脱。

图片

他的花鸟画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八大山人的书法学自晚明的书法大家董其昌,并结合北宋黄庭坚的独特结体。他作画用墨极少,构图极为简练。

图片

八大山人《荷花小鸟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选择与世隔绝,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用他自己的话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

图片


恽寿平(1633-1690)

恽寿平,名格,字惟大,后改字寿平,以字行。南田是他的号。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他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

图片

恽寿平早年向伯父恽向学画山水,取向“元四家”。中年以后转为以画花卉禽虫为主。他从明代沈周、孙隆等人的作品中吸取创作经验,再参考画史文献资料,创造“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恽南田的花鸟画法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为主,讲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与清初“四王”及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

图片

意大利人郎世宁

(1688年—1766年)

他作为天主教耶稣会修士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来到中国传教后不久,因擅长西洋绘画而被招入皇家画院,担任宫廷画师直至去世。一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并参加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郎世宁擅长绘骏马、人物肖像、花卉走兽,风格上强调将西方绘画手法与传统中国笔墨相融合,受到皇帝的喜爱,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清代宫廷绘画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趣味。

图片

郎世宁花鸟册页之一

图片

郎世宁花鸟册页之二

图片

郎世宁花鸟册页之三

图片

任伯年1840—1896

晚清时期最为出色的画家之一,浙江萧山(今属杭州萧山区)。其父为民间画师,从小随他走街串巷买画为生,后从任熊、任薰学画。三十岁后,到上海卖画为生。

任伯年擅长人物、花鸟画,是晚清“海上画派”的领袖。任伯年造型准确,所绘花鸟富于巧趣和创意,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这种画法,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对近、现代画坛产生了很大影响。

图片

《花卉果蔬册页》之一

图片

《花卉果蔬册页》之二

图片

《花卉果蔬册页》之三

图片

《花卉果蔬册页》之四

图片

《花卉果蔬册页》之五

图片

任伯年在造型与色彩两方面表现出杰出的才能,渗透着陈老莲的风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艺术发之于情。情,得之于人在生活与自然中的感悟。

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状况和中国人的情感世界,是中国花鸟画从诞生到兴盛的创作灵感来源。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花鸟画开始独立的时期。人们对自然的理解,既包含宇宙的规律,又融合了人的精神感知与诉求。

从隋唐到两宋600多年间,是花鸟画自从属地位跃升到主体地位的漫长发展过程。以工笔形态为主导的唐代宫廷花鸟画完全成熟,产生了一大批卓越的花鸟画家。但是,唐代是人物画的黄金时代,花鸟画相对弱势,花鸟草虫鱼虾并没有成为一件作品中的主角。到了五代及两宋,宫廷画院花鸟画呈现出历史的高峰状态。西蜀的黄筌,南唐的徐熙,各自形成了“富贵”与“野逸”两大花鸟画发展的体系。

元代是水墨花鸟画兴盛的时代。元代以前的两宋水墨花鸟画已隐现在文人情志的表达之中。到了元代,由于江南文人的仕途被政府堵塞,精神世界受到挤压,书画成为了唯一自主的排解渠道,花鸟画的水墨探索伴随着山水画而不断演进。

明代重建了以汉族皇权为主体的统一国家,一时文人士大夫有一种获得了极大文化表达自由的感受。然而,随着明太祖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政策与举措,到了明代中期,文人画的恣意时代才真正来临,花鸟画成为表达个人情感与审美趣味的最佳载体之一。

清代花鸟画呈现出与明代花鸟画相近的特点,即写意。清代的花鸟画家越来越擅长用“水”,同时结合上了“色”,清初的恽南田和晚清的任伯年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两位。另外,清代宫廷吸收了西方油画中的表现方法,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花鸟画新形态,是前所未有的艺术史现象。

一部花鸟画史,集中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与自然寻求共融与互通。这种“大小相成,终始相生”,是中国追求“天下太平”的生动体现。

图片

以上内空,仅选取了中国古代花鸟画史中部分经典画家及他们的代表作,远非花鸟画史上的全部。因篇幅有限,仍有众多精彩作品未例举出来,请读者谅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