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天资拙,唯有恒破之

 月黑之风高夜 2022-03-16

       他是清朝末年洋务派的重要成员,因为他对清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杰出贡献,他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三大重臣并列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此外,他严格约束自己,著有名作《曾国藩家书》。

       在“立德立功立言”的评价体系中,有人把儒学创始人孔子称为“大成至圣先师”,把曾国藩崇拜的“心学”大师王阳明称为“绝顶”之人,把曾国藩称为半个“圣人”。

▲左宗棠
第三讲

       曾国藩说“天资拙,唯有恒破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恒心才能补拙。凡做一件事,必须全副精神,专注于这件事,不能虎头蛇尾,不要见异思迁。

       曾国藩是善于坚持的人,从道光十九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了30多年,直至写到他去世的前一日,他写日记的目的是反思自己。

       在他看来,人性的弱点深植于本性之中,在完美过程中会经历无数的失败,挫折和倒退,所以要坚持不放弃,给自己取名叫“涤生”。所谓,就是净过去不好的东西,生就是重新获得新生。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决绝心态,昭示他告别过去,追求崭新境界的决心,意欲用超人的努力来解决雄心与头脑的差距。

       李鸿章曾说,曾国藩的定理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认准的事就会坚持到底,不放松。曾国藩的坚持,也反映在军事战略上。

       与同是文人带兵的王阳明出神入化的兵法相比。,曾国藩打仗可谓是非常呆板,就一招结硬寨,打呆仗,吃遍天下。结硬寨,就是保证先不输再求赢。打呆仗就是胜利,不是强攻出来的,而是等胜利果实熟透了自己掉下来。就是说,部队每次攻城前都要在营地周围挖深沟,筑起高高的城墙。一方面保护士兵,另一方面困住敌军。

       曾国落把一支好好的军队直接给变成了农民工建筑队,他的军队做别的未必行,但挖沟绝对是number one。

       曾国藩这招啊,无论是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都知道,但都束手无策。尤其是安庆之战,更是军事天才陈玉成了噩梦,无论采取何种办法,都湘军一点儿办法都没有,让自己身败名裂。

       安庆是重要的军事要地,他围着城墙考察一圈儿之后,依旧采用挖沟筑墙的计策,以逸待劳,逐步瓦解敌军的战斗力。太平军不愿坐以待毙,派出多路部队来解围,都被曾国藩个个击破。太平军又出奇招,转头攻打武汉,意欲围魏救赵。曾国藩的各路将领就不淡定了,纷纷请示出兵就武汉。

       曾国藩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他全局观的战略眼光。坚守安庆不放松,排除一切干扰,一面围紧安情,一面偷偷地挖地道。就在进攻的关键时刻,皇帝下旨要他立刻回京,面对压力,他对皇帝找借口拖延,继续围紧安庆。坚守一年多后,曾国藩打赢了安庆这场硬仗,在后来的南京战役中,也以此法彻底铲除了太平天国。

       曾国藩自创的结硬寨,打呆仗的兵法,常被左宗棠讥笑为每苦钝滞意思是说曾国藩迟钝和不灵活,明明有战机,他不抓,就在那儿挖沟筑墙。

       曾国藩的方法看似笨拙,实则智慧,他能在利害交织中看到本质,把握长远与眼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