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王之乱》之五:贾皇后族灭杨骏

 老夏说书 2022-03-16

上集说到贾皇后操纵惠帝,发动政变。杨太后用帛写信,用箭射到宫外,信上说:“救太傅者有赏。”贾后乘机宣称:皇太后与杨骏同反。一会儿,司马繇(yao)帅殿中兵出宫,令士兵在高楼上向杨府射击。杨骏的兵都出不来。杨骏逃到马厩中,被杀死。孟观等抓捕了杨骏的弟弟杨珧(yao)、杨济及同党张邵、李斌、段广、刘豫、武茂等,都夷三族,杀了几千人。
杨珧临刑,告诉东安公司马繇说:“有表章在石函(石制匣子)中,可以问张华。”司马繇不听,而贾氏族党催促行刑。杨珧号叫不停,行刑的人用刀砍破了他的头。

当初,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扬州叛变时,吴国派文钦援助他,二人在守扬州的问题上发生争执,诸葛诞杀文钦。文钦子文鸯就降魏,导致扬州失守,诸葛诞被灭族。此时司马繇要为外祖父诸葛诞报仇,借机诬陷东夷校尉文鸯是楊骏党羽,也诛灭他三族。这一夜,诛赏都由司马繇说了算,威势振动内外。王戎对司马繇说:“大事以后,应当远离权势。”司马繇不听。
初九日,大赦天下,改年号元康。

贾后假称诏书,派后将军荀悝送太后到永宁宫居住,特别保全太后母亲高都君庞氏的性命,听任她和太后一起居住。不久又暗示公卿和有关部门上奏:“皇太后早就暗中恶毒谋划,企图危害社稷,用飞箭传书信,招募将士,帮助奸恶,自绝于天。宜废皇太后为峻阳庶人。”中书监张华提议说:“皇太后没有获罪于先帝,今私偏她的亲戚,没有作好圣世母亲的榜样,宜依汉朝废赵太后(赵飞燕)为了孝成后的旧例,贬皇太后的尊号,称武皇后,以保全从始至终的德惠。”左仆射荀恺与太子少师王晃等提议说:“皇太后图谋危害社稷,不能再配先帝,宜废了她,让她住到金墉城去。”于是有关部门奏请依从王晃等的意见,废太后为庶人。诏书批准。又奏:“杨骏叛乱,家属应当诛杀。诏书保全他的妻子庞氏的性命,是安慰太后的心。今太后已废为庶人,请将庞氏交付廷尉行刑。”诏不许。有关部门又坚持请求,惠帝就批准了。

庞氏临刑,太后抱着母亲号哭叫喊,割断头发,叩头流血,上表给贾后自称妾,请求保全母亲性命。贾后不理。陈留人董养游太学,登上殿堂叹息说:“朝廷建此堂,用来做什么呢!每阅览国家的赦书,谋反大逆的都可赦免,只有杀祖父母、父母的不可赦,因为是王法不能容忍的。为什么公卿处理议论,修饰礼仪制度,竟然如此呢!天道人事之法则既然灭绝,大乱将起了。”
有关部门逮捕了杨骏的下属官吏,要全部杀掉。侍中傅祗启奏说:“先前鲁芝任曹爽的司马,冲破关隘奔赴曹爽。曹爽被杀后,晋宣帝(司马懿)还用曹芝为青州刺史。杨骏的僚属,不能都加上罪名。”惠帝下昭赦免了他们。

十九日,征召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都录尚书事,辅政。以秦王司马柬为大将军,东平王司马懋为抚军大将军,楚王司马玮为卫将军、兼北军中候,下邳王司马晃为尚书令,东安公司马繇为尚书左仆射,进爵位为王。封太监董猛为武安侯,三个哥哥都为亭侯。

司马亮为取得众人的欢心,封一千零八十一名督将为侯。御史中丞傅咸写信给司马亮说:“今封赏的规模,震动天地,自古以来,从未有过。无功而受赏,则人们都希望国家有祸,就会使祸害沒完没了。这种做法,是从东安公开始的。人们说殿下既然来到,就应当纠正。众人愤怒的,在于不公平;而今更是加倍行赏,大家无不失望。”司马亮执政,独断专行,傅咸又谏说:“杨骏有振主之威,委任亲戚,所以天下人喧哗。今天殿下身处重位,应该纠正这种错误;沉着冷静,有大事就去处理;小事一概不管,交给有关部门。我每次路过尊府,见官吏的冠盖云集,堵塞道路。这种众人会聚,应该停息。又夏侯长容(即夏侯骏)无功,却暴升为少府,议论者都说他是殿下的姻亲,所以如此。这种传闻远播四方,并不是好事情。”司马亮都不听从。
贾后利用宗室的力量,消灭了杨骏的外戚势力。宗室势力控制朝政,与渴望权势的贾后产生了矛盾。请看下集《贾南风计除三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