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艰难曲折;道路,总是凹凸不平。 人生短短几十年,别和自己过不去。 与其被无情的岁月打倒,不如学会在复杂的世界里善待自己。 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人民日报总结了9个善待自己的好习惯,希望从此刻开始,大家不为难自己,不辜负岁月。 ![]() 坚持去学习 有句话说:
越热爱学习的人,越不容易被尘世纷繁所扰,越能收获内心的丰盈。 《我们仨》的作者杨绛先生,1997年,不幸遭遇女儿去世。 一年后,丈夫钱钟书也撒手人寰。 人生的无常,让她一度悲痛欲绝,直到她找到内心的寄托:读书学习。 往后的日子,她闭门谢客,常常一个人沉浸在书斋里,体味灵魂的诗意栖居。 渐渐地,她变得越来越平和,越来越通透。 世事纷繁,彩云易散。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学的每一行字,读的每一页书,都是对生命的滋养。 坚持下去,丰盈内心,你终能走过岁月,不畏风雨。 ![]() 整理好情绪 老话说得好:
坏情绪,是健康的天敌,是人生的毒药。 科学家赖利博士做过一组实验。 他分别在两组小鼠身上注射了一种能引起乳腺癌的致癌物质。 其中一组受到保护,情绪相对稳定,另外一组受到刺激,情绪比较波动。 结果显示,一段时间后,情绪稳定的小鼠致癌率是7%,而情绪不佳的小鼠致癌率竟高达60%。 于是赖利博士得出结论:情绪紧张容易引发癌症,甚至造成扩散。 生气,其实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想要让自己身心健康,就要学会放宽心,少生气。 别人的诋毁,不必理会;人生的琐事,无需动怒。 把心胸放宽,把荣辱看淡,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 ![]() 保持锻炼习惯 短视频《人生最后十年》,一度刷爆朋友圈。 视频中的两位老人,锻炼习惯不同,命运也截然不同。 一位老人清晨就早早从睡梦中醒来,穿上轻便的运动鞋,以晨跑开启一天。 随后,他骑上自行车,悠闲地去买菜。 空余时间,他还时不时出去旅行,甚至攀登了玛雅金字塔。 另一位老人,直到中午才从医院的病床上醒来。 他笨拙而又缓慢地穿上拖鞋,来到轮椅上,由护士推着去做系列检查。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锻炼和不锻炼,过的是两种人生。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一项长达15年、涉及8万人的研究早就发现: 普通人通过锻炼身体,可降低至少28%的死亡风险。 管住嘴,迈开腿,一天两天也许看不出明显变化。 五年十年后,跑过的路,流过的汗,终将让你实现蜕变。 ![]() 学会断舍离 唐代柳宗元的《蝜蝂传》里,写过这样一种小虫“蝜蝂”。 它在爬行时,无论遇到什么东西,都会抓过来背上。 一开始,蝜蝂没觉得有什么困难。 日复一日,它们身上背的东西越来越多,前进之路也越来越困难。 直到累死,蝜蝂也不肯把背上的东西卸下一些。 人活一辈子,千万别像蝜蝂一样,被过高的物欲压的喘不过气。 古语有言:
终日汲汲于功名利禄,便会犹如牛马,失去了自由的可贵。 良田纵有千亩,也不过一日三餐;广厦纵有万间,也无非卧榻三尺。 人生需要断舍离,得不到就放手,够不着就放弃。 删繁就简,清空负累,你才能轻松上阵,洞见幸福。 ![]() ![]() 敢于拒绝别人 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说《人间失格》里,有这样一位男主人公叶藏。 在家里,他即便心中苦闷,也要强装开心,不愿透露心绪。 在学校,他时常为了融入集体,努力做出各种搞笑的表演。 时刻压抑自己、不懂拒绝别人,最终让他苦不堪言地写道:
每个人所理解的世界都不尽相同,没必要让所有人满意。 如果一件事一开始就让你不舒服,那么越早拒绝越好。 英国作家露西·凯拉韦告诫我们,只应对三类事情说“是”: 必须做的、想做的和应当做的。 除此之外,都要懂得勇敢说“不”。 生命来来回回,学会拒绝,才能少点委屈;懂得说“不”,才是善待自己。 让自己舒服,才不枉在人间走一遭。 ![]() 尝试新鲜事物 有人问:“为什么活到什么年纪,都要保持好奇?” 有个答案备受好评:
时刻保持好奇心,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跃迁。 方汉奇先生是中国新闻史学界的泰斗。 他退休后,看到别人都在电脑前游刃有余,就在70岁的年纪大胆鼓起勇气,学习五笔打字。 84岁那年,微博兴起,好奇的他又尝试开起个人微博,并拥有了175万粉丝。 到了快90岁的年纪,他又转战微信,玩得不亦乐乎…… 他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 年龄和能力,从来不是不敢尝试的借口。 要让自己不被瞬息万变的时代所抛弃,就该勇敢去尝试,去折腾。 试一试,你才知道自己有多少潜能、多少机遇。 ![]() ![]() 认真的生活 王尔德说: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待生活,生活也如何对待你。 一代大家汪曾祺先生的一生,可谓“颠沛流离,苦难重重”。 早在高中时,他恰逢战乱,三餐不保;毕业后,他又辗转各地,倍受苦楚。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被打倒,而是努力生活。 每天晨起,他会给自己泡上一杯清茶,看着碧绿的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浮动,时不时冒出氤氲的水汽。 然后,他会安安静静坐在沙发上,开始看书创作。 到了饭点,他最是讲究。 “两面焦黄,径可一尺”的鸡蛋饼、“鸡片腰片鱼片肉片都极嫩”的米线、“酥烂而形不碎”的东坡肉,都是他的心头好。 人生难免苦楚,但可以自己加点糖。 早睡早起,对着朝阳说一声“你好”;三餐规律,让美食来治愈自己。 认真生活的人,才值得岁月温柔以待。 ![]() 定期奖励自己 有人说:
奖励自己,是内心愉悦的来源,也是强化习惯养成的捷径。 《掌控习惯》一书里提到,人们行为改变的核心有4步,即:提示、渴求、反应、奖励。 比如,当对工作感到压力时,这是一种提示。 此时你会情不自禁想要改变现状,实现人生的逆袭,这是渴求。 随后你会通过阅读、锻炼等方式,来规避焦虑,做出改变,这就是反应。 而整个环节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奖励。 每当完成一项小目标,不妨定期给自己一点应得的奖励,不断正向激励。 也许是一个心仪许久的包包,也许是吃一顿豪华大餐,也许是约上三五好友,痛快玩上几天…… 在及时回馈中,你才能更有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 ![]() 懂得自我欣赏 作家三毛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克里斯因为一次失败的投资,花光了所有积蓄,妻子也失望地离开。 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他每天提着几台“又贵又没用”的扫描仪四处推销,却惨遭各种冷眼。 尽管别人看低他,但克里斯却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相信自己能行。 他对自己说:“别人看起来都过得很幸福,为何我不能享受幸福呢?” 就这样,他最终从20位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没有人天生完美,没有人不会遭受质疑。 别畏惧他人的眼光,别吝啬对自己的赞美。 当一个人懂得欣赏自己,世间美好就会与之相遇。 ▽ 《浮生六记》里说:
岁月蹉跎,半生已过;善待自己,悦纳自己。 别蹉跎岁月,别辜负生命。 余生很贵,养成这9个好习惯,坚持下去,你终能心向阳开,所向披靡。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