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臭皮匠与诸葛亮的关系

 青岛田骏 2022-03-17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错在哪?

这里的“臭皮匠”与“诸葛亮”不是说制作的职业和出谋划策的“高参”,而是像数学“X与“Y”的异质性符号。企图以3个“臭皮匠”的量与“诸葛亮”的质直接“通約”,这是不可能的。什么是“质的规定性”?就是因各自的价值和功能不同,而作出的不能直接“打交道”的区分。类似的还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熟读”与“会吟”也不存在必然联系。

这种把可以量化的与不可量化的弄在一起进行合并、类比、运算是”非同类项合并”,或者构造一个”等式”,肯定是荒唐的。读唐诗再多,未必就会做;学校的升学率再高,未必一是十全十美的学校;10万个臭皮匠组成的组成的”议事会”,肯定比不上由几个人组成的”國家高级智囊团”。

进一步,按照勒庞的”乌合之众”理论,”乌合”数量越多,就越是愚笨,无数”乌合”相加,愚笨的程度就越高。而不是一个顶三个,三个顶九个。一万个小炉匠与一个造原子弹的也不能比对。

罗素的”反悖论”理论认为:

可量化的与不可量化的不是同类项,不能直接通約运算;

讨论不但要在同类项之间进行,并且还要在可量化的事情之间进行;

不可量化的事物,即使是同类项的,也不可强行量化、合并或运算。

这些都是中学数学知识原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