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妇科学》、《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用养血之法,治疗女子阴痛的故事。 有人可能会问了,文老师,你是不是没啥好说的了?怎么说起这个病啊? 我跟你讲,你这是不知道而已。临床,确实有这么一部分女子,每次月经之后都阴中剧痛。这个滋味,人家不会轻易说。说了,你也体会不到。 文老师的妇科,学得一般般,多是一知半解。但是我通过阅读和学习,对此病多少有一点了解。 我现学现卖,把知道的东西讲给你。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30岁,医案记载姓刘。 初诊的时间,是1988年4月3日。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每次月经完了以后,都会阴中剧痛。 疼痛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浑身冒冷汗,而且不敢坐着。 此外,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经期特别喜欢摄入冷饮。 这个事儿,转眼之间,也是有了好几年了。患者一忍再忍,无法可忍,于是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舌淡,苔薄白,面色苍白,面容痛苦。就诊当时,由于疼痛,她也不敢坐着。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当归、白芍、香附各15克,川芎、良姜各10克,熟地20克,艾叶7.5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以后,立刻感觉到疼痛减轻。接着,效不更方,继续投用3剂,阴中疼痛的感受完全消失。 医家嘱咐,下次再来月经,千万不要吃冷饮。 就这样,患者如法保养。随访一年,病情未曾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它最初刊载于1990年的《吉林中医药》上。 其实,生活中,和医案中患者类似的女性,不少。 月经完了以后,不知道为啥,就是疼。多方治疗,效果始终不好。 在这里,我想提示你,从中医的角度看,考虑一个血虚失养的问题。 为什么?女子月事,本来就是失血的过程啊。如果一个女子,素来血虚,那么在月经之后,就更容易呈现严重的血虚状态。 血,主濡之。血虚失养,我们就会出现局部疼痛。更要命的是,医案里这个患者,经期嗜好冷饮(这个考虑和血虚生热有关系),这就加剧了阴部的疼痛。因为冷饮属寒邪,寒邪主凝滞,主痛啊。 所以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养血,散寒,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我们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当归、白芍、香附各15克,川芎、良姜各10克,熟地20克,艾叶7.5克。 这里头,显然是四物汤的加减。其中,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属于四物汤,能够养血活血,很好地解决患者血虚的问题。艾叶和良姜,用于散寒止痛。香附,可以理气止痛。这就是用药的基本思路。 等患者体内的血,充足了。寒邪,被温散开了,她的毛病也就随之化解了。这既是用四物汤,治疗阴中痛的案例。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文老师,妇科的很多问题,还得多考虑各种感染和炎症吧?类似这种血虚致病的,是不是少见? 我觉得,别管多见少见,它都体现了中医在治疗妇科病的时候,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这就是,我们把视角扩大到患者的整体,从调和阴阳气血的角度出发,找到问题的症结。这是西医所不具备的。 生活中,有类似困扰的读者朋友,我劝你能尽可能地看看中医。医案中四物汤加减治疗此病,算是经验之一,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文老师写在这里,只能说提供一个思路。具体的情况,我们还需认真辨别和讨论。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 |
|
来自: 新用户29497861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