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五运六气:六己之年司天方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3-17

一、白术厚朴汤
凡遇六己年,卑监之纪,岁土不及,风气盛行,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酸,善怒。为金所复,则反胸胁暴痛,下引小腹,善太息,气客于脾,食少失味。

治脾虚风冷所伤,心腹胀满疼痛,四肢筋骨重弱,肌肉动酸,善怒,霍乱吐泻;或胸胁暴痛,下引小腹,善太息,食少失味。

白术厚朴汤:

白术 厚朴(姜炒) 半夏(汤洗) 桂心 藿香 青皮(各三两) 干姜(炮) 甘草(炙,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之。

六己年,岁土不及,木胜金复,气客于脾。

岁土不及,本脏患病多有留满否塞等证。若所不胜的风木之气相乘(木克土)则人多患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风胜燥化伤津而筋骨失养,故筋骨摇动)、肌肉瞤酸(肌肉跳动痛)、善怒、病寒中等证。岁土不足,木来乘而制之(木克土),但土之子金又可乘木之虚而复之(如在长夏,土气不及,则木气来乘,但到秋季金气当令时,则金又来克木),故有胸胁暴痛而下引少腹、善太息(呼气多吸气少而长出气)、食少失味等证。

陈氏用白术厚朴汤:脾虚用白术、炙甘草、大枣甘温补之,风冷用桂、姜去之,藿香、半夏除湿醒脾,厚朴、青皮宽腹利气。

白术厚朴汤治六己年土运不及脾虚为风冷所伤之证。方中用苦甘温的白术健脾燥湿、辛温的半夏以燥胜湿、辛微温的藿香以化湿浊、辛苦温的厚朴行气、辛苦温的青皮疏肝破气以消胀满,用辛甘温的桂心温通阳气以散寒温,用甘温的炙甘草、苦温的炮姜以温中散寒,合而为温中行气、健脾燥湿之剂。从本方药物性味的配伍上看,也符合《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的治则。

清代缪问解释白术厚朴汤:“岁土不及,寒水无畏,风乃大行。民病飧泄、霍乱等证,皆土虚所见端。但土虚则木必乘之,是补太阴必兼泻厥阴也。夫脾为阴土,所恶者湿,所畏者肝,其取资则本于胃。古人治脾必及胃者,恐胃气不得下降,则脾气不得上升,胃不能游溢精气,脾即无所取资。故君以白术,甘苦入脾。燥湿即佐以厚朴,苦温平胃理气,是补脏通腑之法也。肝为将军之官,乘土不足而凌犯中州,是意泄之。桂心辛甘,泄肝之气;青皮苦酸,泄肝之血。辛酸相合,足以化肝。复以甘草缓肝之急,兼制过泄之品,毋令过侵脏气。再合藿香之辛芬,横入脾络;炮姜之苦辛,上行脾经;半夏之辛润,下宣脾气。其种种顾虑,总不外乎奠安中土使脾气固密,自不畏乎风气之流行矣。金气来复,又得厚朴、半夏,泻肺气之有余,不用苦寒戕土,即《内经》以平为期,不可太过之义也。是方不用姜、枣,以脾之气分受邪,无借大枣入营之品,且畏姜之峻补肝阳。锦心妙谛,岂语言所能推赞哉。”

按:六壬年(中医五运六气:六壬之年司天方)有木胜脾病金复之患,六己年也有木胜脾病金复之忧,都是脾胃受邪,故用药有白术、厚朴、青皮、干姜、半夏、炙甘草之同。但有六壬木运太过、六己士运不及之分,故有苓术汤用白茯苓草果、白术厚朴汤用藿香桂心之别。

二、理中汤(丸)

(所列主方是用治于主证、多证,而辅方则是辅助主方以治兼证、少数之证。)

主方名称:理中汤(丸)

药物组成:党参(甘温)、白术(苦甘温)、干姜(大辛大热)、炙甘草(甘温)

辅方名称:真武汤;逍遥散

药物组成:生姜(辛微温)、白芍(苦酸微寒)、茯苓(甘淡平)、白术(苦甘温)、附片(大辛大热);柴胡(苦平)、白芍(苦酸微寒)、当归(甘辛苦温)、茯苓(甘淡平),白术(苦甘温)、炙甘草(甘温)、薄荷(辛凉)、煨姜(苦温)

(1)理中汤(丸)方出于《伤寒论》,原方主治霍乱寒多不用水者,有温中补虚、止呕止利之功。今借用本方可治疗因土运不及,风木来乘,寒水侮之,而发为寒中、飧泄、霍乱、腹痛等中焦虚寒之证。其药物的用量和煎服法为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服后倾刻,喝稀粥,以助药力,仿《内经》谓:“浆粥人胃,泻乃止”之法。

土运不及之病证除用以上理中汤(丸)主治外,还可用真武汤和逍遥散作为辅方来治疗。

(2)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原主治阳虚水泛的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等。这里我们借用该方治岁土不及,寒水之气损伤阳气,致筋肉失去阳气之煦养而出现筋肉瞤?之证。方中各药味之性味配伍,符合《素问.藏气法时论》中的“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治则。方中各药的用量,可取生姜9克、茯苓9克、白术6克、附片3克、白芍9克,水煎二次,兑匀后分两次饭前服。

(3)逍遥散方,出于《和剂局方》,原方主治肝郁胁痛、头痛目眩、食少等证,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功。今用本方来治疗土运不及肝气横道的善怒、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食少失味等肝郁脾急之证。该方药物性味的配伍法则也符合《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的治则。方中药味之用量为柴胡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白术6克、伏苓12克、炙甘草6克、煨姜和薄荷少许,水煎服。

附参考书目:[1]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2]权依经.《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3]田合禄.周晋香等.《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大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