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喉炎,救治关键一个字:快!

 医生妈妈欧茜 2022-03-17

我在急诊儿科时接诊过类似的病例,深知这样的悲剧原本可以避免。急性喉炎本身并不是严重疾病,治疗也有成熟方案,关键是在急性症状恶化时要快速救治,和时间抢生命,不能犹豫不能拖延。

考虑到可能还有许多家长对这个疾病知之甚少,甚至误以为只是普通的“咽喉炎”,今天有必要和大家详细说一说这个疾病。


儿童急性喉炎

为何“温和又凶险”

儿童急性喉炎并不是大多数人想象中简单的“咽喉炎”,严格来说应该叫“喉气管炎”(包括喉-气管-支气管炎,英文统称 CROUP),其炎症可波及至更深处的喉部和气管。倘若是成人,通常只是觉得喉咙嘶哑,但儿童(尤其6个月-3岁)不同,他们的喉管本就狭窄,一旦肿胀呼吸会加倍困难。

左边小圈内表示正常宽度的气道

右边小圈内是气道肿胀后变狭窄的气道

儿童急性喉炎是一种“温和而凶险”的疾病。

说它“温和”,是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主要由病毒(如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经门诊处理后,在家护理几天可以自愈。

临床上,大多数患儿只是轻症,有发热、咳嗽,轻微的喉咙发痒和声音嘶哑等症状,通常门诊开药就能处理好。

说它“凶险”,是因为它存在急转直下引发窒息的风险。急性喉炎的病情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发生恶化,出现喘鸣、三凹征等提示吸气困难的症状。严重时可能缺氧、突发呼吸衰竭,从发作到窒息死亡可能只需几分钟。

儿童急性喉炎的发病结果难以预料,大多数孩子感染了只是轻症,而有的孩子却可能进展为重症、或之后反复发作。

很多家长第一次带孩子就医时往往只是轻症,医生会进行常规的给药(口服地塞米松)。由于药物起效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初诊后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状态,如果孩子出现了烦躁、呼吸困难、吸气时有杂音等提示病情加重的症状,需立即回医院复诊,向医护人员陈述病情(尤其是呼吸方面的问题)。

家长该怎么办?

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及早发现孩子是急性喉炎呢?什么时候需要担心?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儿童急性喉炎的几个典型症状:

1、犬吠样咳嗽

由于喉头水肿,患儿吸气困难,咳嗽时发出的声音有别于一般的咳嗽,称为”犬吠样咳嗽“。虽然取这个名字,但比起小狗的“汪、汪”声,这种咳嗽声可能更接近于海豹的叫声。家长听到这种咳嗽声,要第一时间联想到喉炎。

👇犬吠样咳嗽👇

2、声音嘶哑

许多急性喉炎患儿都会出现声音嘶哑的情况,家长要关注孩子声音的变化。

当然,有一些情况如喉咙有异物、大声哭闹等也会引起声音嘶哑,家长也不用一听到孩子声音嘶哑就怀疑急性喉炎,重点是观察孩子整体的状态。

3、喘鸣、吸气型三凹征

随着气道梗阻进展,孩子安静呼吸时可能会伴随杂音,即“喘鸣”。喉梗阻越严重,进气量越少,喘鸣的响度可能更低。

👇喘鸣👇

同时,患儿吸气时可能伴有锁骨、胸骨、肋间内陷(即“吸气型三凹征”)的情况,凹陷程度随梗阻增加和进气量减少而减轻。

到这一步时,孩子的情况往往已经很不乐观,随时可能发生呼吸衰竭。

三凹征患儿表现

关于急性喉炎的病情发展程度,国内通常以喉梗阻的分度为标准。1度喉梗阻通常表示病情较轻,而2度及以上喉梗阻则可能提示更严重的情况。

对于病情较轻的孩子,医生一般会给予口服地塞米松。情况严重一些的孩子,则通常会要加上雾化肾上腺素,情危重时,多次给药、吸氧、上监护这些医疗措施可能都是必要的,相应指征出现了就应该果断处置,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能用流程来搪塞拖延。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做的有以下几点:

1、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

如果孩子病情较轻,服药后可回家护理,但要密切关注孩子24小时内的变化,如出现烦躁、呼吸困难、喘鸣、三凹征等提示2度以上喉梗阻的症状,要立即复诊;如果孩子病情更严重一些,医生给药之后最好再原地留观几小时,确认症状改善后无复发或加重再离开,48小时内密切观察。

2、配合医生的治疗。

虽然很少,但现实中确实有一部分家长看到孩子要吸氧、上监护会担心“过度医疗”或害怕承担高额医疗费,而临场拒绝治疗或转投他院。我本人非常不建议这样做,危重患儿经不起中途折腾,延误治疗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至于有的家长担心的孩子这么小能不能拍片、抽血的问题,其实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而定:在孩子程度较轻、病情清晰的常规情况下,拍片和查血则一般是不必要的。而危重情况下,可能会需要抽血化验;复发作、治疗未达预期、病程不典型的时候,可能也需要拍片来观察评估孩子的具体情况。

3、尽可能地安抚孩子

大声哭闹可能会加重孩子的喉梗阻,在留观期间,我们可以通过拥抱、小声聊天等方式,来尽可能缓解孩子的情绪。

医生妈妈写在最后

简单来说,急性喉炎有其危险性,不容轻视,但也不用过于焦虑。

临床上因为急性喉炎死亡的患儿是非常少的,大多数时候只要及时就医孩子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事后医生大多也会叮嘱注意观察是否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