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人说姓:萧姓来源

 山人书屋522 2022-03-17

太行山人

一、姓书记载:

《姓氏寻源》说:《左传》成王分伯秦以段民六族,一日萧氏。《世本》萧,子姓。《潜夫论》云:萧氏,殷旧姓。《风俗通》云:宋乐叔以讨南官万立御说之功,受封子萧,列附庸之国。汉相国萧何即其后。《广韵》云:出兰陵、广陵二望,本自宋之支子食采于萧,后因为氏。汉侍中萧彪始居兰陵,彪玄孙望之居杜陵,望之孙绍复还兰胶,绍十一代孙整始过江为广陵人。澍按:萧,国名,《左传》文十四年,宋高哀为萧封人。注:萧,宋附庸国。又按:栢翳之后,孟亏作土于萧,是为萧孟亏。《荒史》史籒姓萧,骊山人,为宣王柱下史,号史籒,能大篆。《左传》萧同叔子,惠公之妾,项公之母,《史记》作萧桐。可见萧姓非乐叔一系也。其地在徐州沛县。又按:辽有萧翰,本无姓,以慕萧何,因为氏。薛居正《五代史》契丹本无姓氏,翰将有节度之命,乃以萧为姓。

《万姓总谱》说:据《左传》记载说,商朝的六贵族之一便姓萧。《姓谱》说:(纣王庶兄、宋国始祖)微子(启)的支系孙子乐叔,因讨伐南百万的功劳,被封于萧邑,因以地名为姓。《千家姓》说:古代家族在兰陵郡。

《姓氏考略》说:殷民六族,一为萧氏,见《左传》。《风俗通》宋乐叔以讨南宫万立御说之功受封于萧,列附庸之国。汉相国萧何即其后。望出兰陵、广陵。又伯翳之后孟亏作士于萧。是为萧孟亏。

《古今姓氏辨证》说:出自子姓,商王帝乙庶子微子啟,周封為宋公,弟仲衍。八世孫戴公,生子衎,字樂父。裔孫大心平南宫長萬有功,封於蕭,以為附庸,今徐州蕭縣是也,子孫因以為氏。契丹蕭氏:晉開運末,耶律徳光北歸,以蕭翰為宣武節度留守東京。翰,契丹呼為國舅。及將授節鉞,李崧為製姓名曰“蕭翰”自是始姓蕭,而蕭氏女世為契丹后云。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说:宋微子之后,支孙封于萧,萧叔大心子孙有功,因邑命氏焉。代居丰沛,至不疑为楚春申君容,见《元和姓纂》。宋乐叔以讨南宫万立御说之功,受封于萧,列附庸之国,汉相同萧何即其后,见《风俗通》。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后为宋所并。微子之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中国姓氏大全》说:《百家姓》收,分布很广。俗写作“肖”。汉代有萧何,南朝有梁武帝萧衍,唐代有萧颖士,清代有萧朝贵。来源:⑴春秋时宋国乐叔大心有功,封于萧(在今安徽萧县西北),成为宋的附属之国,子孙以国为氏,西汉相国萧何即为其后;⑵古代赢姓各族首领柏翳之后孟亏作士于萧,即萧孟亏。

二、山人说姓:肖,萧的俗写。

1、成王分伯秦以段民六族,一日萧氏。

2、宋乐叔以讨南官万立御说之功,受封子萧,列附庸之国,因以国名为姓。

3、古代赢姓首领伯翳之后孟亏作士于萧,是为萧孟亏。

4、《左传》萧同叔子,惠公之妾,项公之母,《史记》作萧桐,可见萧姓非乐叔一系也。其地在徐州沛县。

5、辽有萧翰,本无姓,以慕萧何,因为氏。薛居正《五代史》契丹本无姓氏,翰将有节度之命,乃以萧为姓。又,晉開運末,耶律徳光北歸,以蕭翰為宣武節度留守東京。翰,契丹呼為國舅。及將授節鉞,李崧為製姓名曰“蕭翰”自是始姓蕭,而蕭氏女世為契丹后云。

三、萧姓郡望:《千家姓》说:古代家族在兰陵郡。《广韵》云:出兰陵、广陵二望。

                                                                                           2014年8月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