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剪纸杂谈——024扫天祈晴的女人们

 超爱剪纸 2022-03-17

春天来了,各种花都开了,本来计划周末到公园里赏赏花看看景,无奈这两天又下起雨,气温一下降了十几度,已经不适合户外活动了。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动画片《一休》,里面的那个晴天娃娃。

一到下雨天,孩子们最着急了,因为不能出去玩,家长们为了哄孩子高兴,就做了这个样式的娃娃,悬在房檐下或者树上,来祈祷晴天。这个玩偶在古代日本和中国的农村很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说到这个晴天娃娃,在中国民间,也有相同作用的东西,咱们既然是说剪纸,那肯定是剪纸了。它有很多的名字,扫晴娘,扫天媳妇,扫天婆婆,棒槌女等等,还有不分性别的簸箕娃娃。

扫天媳妇(灵宝)

扫天婆婆(甘肃)

每当连绵的雨天,妇女们便会剪一个扫天媳妇或者扫天婆婆,或贴或挂,放在室外,以祈祷晴天。当然还有“咒语”,“扫天媳妇站磨顶,手拿笤帚扫乌云,满天乌云全不见,雨过天晴太阳红。”笤帚能扫灰尘,还能扫天?

更有奇怪的,除了扫天扫乌云之外,棒槌也能止雨。

棒槌娃娃(甘肃)

棒槌女

这个剪纸大概是来源于某些地区的风俗,当久雨不止的时候,人们便在院子当中,或者磨盘眼里竖一个棒槌,上面放一个酒杯,以祈求雨止放晴。也有“咒语”曰:棒槌棒,把儿朝上,天阴下雨能阻挡。“

农民种地,大都希望风调雨顺,久旱了不行,一直下雨也不可以,而且在北方农村,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好,住的是土坯房或者瓦房,雨下得时间长了,房屋肯定漏雨渗水,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人们更希望天晴。不知道南方会不会有扫天媳妇?

阻挡雨水的工具除了扫帚和棒槌,还有簸箕,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真是不得了。

簸箕娃娃(陕西)

簸箕我倒是见过,簸起来生风,大概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吧,人们剪一个小人手上粘个簸箕,手拿着念动“咒语”,“大头娃,簸簸箕,快把乌云簸过去。”是剪纸小人的功能,还是咒语的功能,谁也无法考证,这种扫天祈晴的习俗,以前在广大的农村还很普及,特别是在西北和北方地区。

因为从小家住平房,没有受过连阴雨的危害,也不曾见过这样的小人,我想,如果它们真的能够起作用,那么就不会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了吧?

不过,大家发现没有,用来祈晴的剪纸,除了作者是女人外,画面中具备这种能力的也往往是女人(棒槌女、扫天媳妇、扫天婆),虽然也有少数的娃娃,但是娃娃是小孩不用区分性别。

这个问题,我突然想起了多年前,曾听过徐文兵老师讲解的黄帝内经,里面有提到一个问题,巫术,在远古的时候,掌握巫术的都是女人,女人通神,母系氏族要早于父系。当时还讲解了一幅图。

伏羲女娲图(来源网络)

女娲手里拿的是规,伏羲手里拿的是矩,规是画圆观察星象的,矩是丈量土地的,也暗合了所谓的天圆地方理论。大家想想有多神奇,在广大的农村,妇女们有的甚至不识字,怎么会知道这些典故呢,而且古书中说,“黄帝治天下,女娲积灰以止淫水(此处是霪雨不止,雨下太多的意思)。”扫天媳妇可能是上古传说中的女娲啊。女人来祈求雨止天晴,看来还是有历史依据的。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远,传承的是古老的民族文化啊。

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今天的所有剪纸图案,均翻拍于《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抓髻娃娃》靳之林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