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口诀(心即理篇) 阅读摘录笔记 ★ NO.119 NO.119 ![]() 第三章 心即理 29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徐爱录》 (理在我们心中,不在心外的事物上,天下没有心外的理,也没有心外的事。) 30 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外无学。 ——《紫阳书院集序》 (世间事是人靠心做出来的,人不动心去做事,就不可能有事,所以,心外无事。) 31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钱德洪录》 (我们只有用心和它建立起联系(看它),感应它(从眼入心),赋予它价值(鲜艳),它才算作一物。所以说,心外无物。) 32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传习录·徐爱录》 (物就是事,抬木头这件事,身、心、意、知,一个都不能缺少。) 33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传习录·陆澄录》 王阳明认为,物就是事情的意思,孝顺父母就是一物,是一件事。孝顺父母这件事情的发生就是在于我们用了心。 34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传习录·薛侃录》 (头脑思考出来的是术,心感知出来的则是道。) 35 理虽万殊而皆具于吾心,心固一也,吾唯求诸吾心而已。 ——《约斋说(甲戌)》 (天下有各种各样的理,我们不必刻意去学。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些理,只要你内心光明,遇事就会自然发散出来。) 36 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故便有许多病痛。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功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黄以方录》 (你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的心。心即理,就是要心理合一。) 37 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 ——《传习录·徐爱录》 (“既然所有的理都在我们心中,那就不必被他人所谓的理牵着鼻子走。坚信权威当然好,但不如自己体悟到的学问。我们在拥有了知识和思想后,会在读别人知识和思想的时候有所犹疑。) 38 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传习录·徐爱录》 (人心只是一颗心,真诚用此心去待人接物,就是道心;虚伪地去待人接物,就是人心。人心可转化成道心,道心也会滑落为人心。没有灰色地带,要么是人心,要么是道心。一念为善就是圣人,一念为恶就是恶人。) 39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传习录·陆澄录》 (人心的本体是良知,失去良知的人,心就不是心了,发出去的理自然也不是理,而是邪理。) 40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传习录·陆澄录》 (鬼在你心里,只有心中先有了鬼,然后才会开始怕鬼。) 41 吾心有不尽焉,是谓自欺其心,心尽而后,吾之心始自以为快也。唯夫求以自快吾心,故凡富贵贫贱、忧戚患难之来,莫非吾所以致知求快之地。 ——《题梦槎奇游诗卷》 (不能尽自己的心,是自己欺骗自己的内心,只有尽了自己的心意后,内心才会感觉到由衷的快乐。) 42 自圣人以至于愚人,自一人一心,以达于四海之远,自千古之前以至于万代之后,无有不同。 ——《书朱守乾卷(乙酉)》 (你认为的善,圣人也认为是善;你认为的恶,圣人也认为是恶。人皆可为圣贤,关键在于为善去恶。) 43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中秋》 (每个人的心不同,看到的月亮也不同,这就是心即理。) 44 人之恶行,虽有大小,皆由胜心出,胜心一坚,则不复有改过徙义之功矣。 ——《语录·四条》 (人的恶行,虽然有大恶和小恶之分,但归根结底,产生恶行的心理始于好胜心。人一好胜,就想快速超越别人,不肯做好眼前事,想走捷径,但世界上根本没有捷径,可他非要走,那他就会走邪路。) 45 心,在物为理,有此心即有此理,无此心即无此理。 ——《传习录拾遗》 (虽然理在我们心中,但如果我们不将其呈现到物上,那等于没有。比如我们都有孝顺父母的理,可如果不把孝顺呈现到孝顺父母这件事上,那这个理就等于不存在。) 46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与杨仕德薛尚谦(丁丑)》 (“山中贼”是我们所面对的外物,“心中贼”则是我们心中的很多缺陷。其实破心中贼并不难,只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做符合天理的事就可以了。) 47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传习录·薛侃录》 (事物没有善恶,你要养花,草就是恶,你要种草坪,花又成了恶。花和草本身哪里有善恶?事物的一切善恶,都是我们的心赋予的。) |
|
来自: gymrlwu78v8b0h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