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梨园乱象(4)编评与包装

 戏迷知音 2022-03-18
导读:舞台上已经鲜见繁荣景象了,那些新编戏,创新剧目,让老观众不喜欢,新观众不爱看,却在专家吹捧下,粉丝欢呼下,再拿个奖完事。这些年根本就没有能流传下来的剧目,哪怕是一段喜闻乐见的唱段也没有。问题出在哪呢?

编剧庸俗化


一出好戏首先要有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可是现在是人才奇缺,很多演员似乎不会演戏了,更多是模仿秀,而编剧不会写戏了,导演不会导戏了,所以现在的很多新编戏,词写的不像话,导演的也很平淡,各种的千篇一律的抄袭,观众看着乏陈无味。

近年来,中国戏曲学院作为戏曲的最高学府,也开始注重培养编剧导演人才,开设了戏文班,究竟效果如何呢?

戏文班的胡叠教授写的这个《倾国》剧本是够传奇的。她让西施爱上了吴王。是不是女性开放了,就可以意淫夫差和勾践同时爱上西施?而西施为表示对夫差的爱而自焚铸剑,这脑洞大开的编剧,不能不让人佩服。一句“这四嘛”胡教授让夫差成了天津人。

教授都如此创新,她的学生更是很好地继承了,这出《武松之踵》,彻底颠覆了原著的人物,潘金莲爱慕武松这是原著中有所表现的,可是让潘金莲在灵堂上大秀香色挑逗武松,就很茫然了,武松又像个傻子般任其挑逗,武二郎的气魄呢?
反正编剧是这么编的,导演是这么导的,按照编剧的话说,这是加入了食色性的理念,戏不够色来凑,这又是谁之过呢?

还有被称为一代才女、“罗周现象”的主人公罗周,又是如何的编剧呢?咱可以随便择些剧本,也欣赏一下这位才女写的本子:

看来罗周很喜欢写绮丽的剧本,我不知道演员是否能看的懂,但领导们却吹的很高大上,是不是怕露怯呢?

梅葆玖故去后,梅兰芳及梅派艺术开始被折腾了,男旦折腾的更热闹,梅孟纠纷成了争相追逐的亮点,这次倒是换了个题材,这出《蓄须记》那么多日文,真不知道演员该怎么唱出来。

篇幅所限,只是随便选择了一些剧本截图,凤毛麟角而已,这样的编剧在当今还有不少。可以再看看各种反馈:
曾获得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及多个文化单项奖,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七步吟》,还是吕育忠编剧,杨小青、龙倩导演,结果也是让人们大失所望。

一戏之本的剧本先塌了,充斥着庸俗媚俗,奇葩的是还被排演出来,甚至还被拿奖,观众不买账,领导却推崇,又是研讨会,又是推广的,这其中的奥秘,恐怕只有彻查才能理清吧,如此的现状还能景气起来吗?


现在的小剧场是一种新尝试,但是良莠不齐,庸俗低俗和抄袭之风盛行,所以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难道都不会独立创作了吗?

我认为小剧场就是一个戏曲小品的新形势,有发展空间,但是要看怎么去发展,现在的小剧场,稀奇古怪的有之,裸露透更是司空见惯,以什么素颜版,容装版,全男班等等屡见不鲜,甚至是唱男旦和捧唱男旦的人,不惜搬出梅兰芳来说事。

梅兰芳那代人,什么时候称过乾旦?梅兰芳始终唱的是旦角艺术,跟这些唱男旦艺术的是一回事吗?在男旦发展史中 ,乾旦艺术是活跃于相公堂子的一种艺术,怎么时代进步了,艺术又轮回到以低俗噱头取悦观众,梅兰芳几代人辛苦创业,将男性旦角演员的不光彩历史洗去,而这些人又要重新拾起来,这又是问题出在哪呢?

各种包装

时代进步了,表演者的技艺却退步了,于是用各种包装,各种夸大其词的宣传来掩盖技艺的不足。适当的包装利于推广,可是现在的各种宣传太超标,各种的招数层出不穷,吹的过了,捧的假了,加了色了,让人烦了。


南方周末这篇《老生王珮瑜:我还有更多“名利”要追逐》文章中提到,很多女孩子手举字牌,情绪激动,爆出一阵尖叫。或许这就是她所需要的效果吧,但这真跟京剧没多大关系了,只能说粉圈被她成功地引进了。
对于演员来说,戏迷群应该是不分性别的,而一个以中性打扮的女演员,频频出入综艺场合,各种夸大其词的公众号宣传,吸引来的这些“18-45岁的女性观众”,对推广京剧到底多大作用呢?

王珮瑜是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己和京剧,不辞辛苦地奔波于跨界歌王、吐槽大会、奇葩大会等各类综艺节目,真是余叔岩都得自愧不如。

由清音会开始,王珮瑜就以搞吉他京剧、墨本丹青等所谓新奇创新去取悦市场,以至于在武汉遭遇尴尬。


而在傅瑾的口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吉他京剧究竟如何?为什么会遭到戏迷们的反感,她的传播效果如何?傅教授似乎都没有看到。

其实傅瑾先生在许多艺术评论中,也总是雷语不断。可能我们没有达到他的欣赏层次吧,所以他的很多话我们看不懂,也理解不了。比如对王珮瑜现在的艺术成就如何,作为戏曲方面的教授,不知道他是否清楚,孟小冬和王珮瑜到底有没有可比性呢?

傅先生在《今天的戏曲,需要张火丁也需要王珮瑜》一文中还提到:王珮瑜和张火丁,一南一北,一静一动,构成了当下戏曲界颇有意味的风景。

王珮瑜倒是够能折腾的,张火丁也并不安静。别看张火丁不动,这动起来比谁都动静大。

张火丁在2019年5月份的时候,把梅派经典的《霸王别姬》改成程派上演了。

这次演出很特殊的是,5月11日早上九点售票,从殷婵娟的微博了解到,5月9日早上10点左右就有人排队等着买票了。

在长安大戏院提前48小时,就有人陆续排队等候买票,不明白一向很守规矩的长安大戏院,怎会破例允许观众在大厅聚集留宿两夜。另外,在排队的人群中,我们看到了张火丁学生李林晓等人的身影

出票后长安300张票很快售罄,还有很多排队没买到票的,据说大麦网80张票瞬间抢空。但是没多久,网上就出现了高价票和代买票的信息,最高被卖到19000,而长安大戏院在临演出前还有溢价票出售。

或许是巧合,但这种类似的营销模式在张火丁之前的演出中也出现过,这次只是换个方式而已。这种看似很火的局面,让一些资深灯迷很伤心,悄然地离去了,而大部分被忽悠来的粉丝,只是盲目地追崇。


张火丁十年磨一剑的《霸王别姬》,公演后就遭到内外行的一片哗然,唯独傅瑾、白燕升、宋官林和巴图等人赞许不断,特别是傅瑾的一番吹捧,被肖月珠提出批评,作为一个教授,不能务实地去评论,实事求是的艺术评论就那么难吗?



这些年程派把梅派已唱经典的剧目改编已不是先例,在张火丁之前,就有李佩红改了《穆桂英挂帅》,改的并不成功,但专家却评价“创出与梅派《挂帅》堪称双璧的又一个《挂帅》”而在程派《霸王别姬》座谈会上,宋官林却说“《霸王别姬》也要刻下张火丁的名字”,似曾相识的评价,是不是可以说李佩红、张火丁都是能超越梅兰芳的人物?说这些话的时候,领导和专家们就不考虑脸红一下吗?
程派在糟改梅派经典的同时,梅派也没闲着,史依弘先是演了《锁麟囊》,而后又把四大名旦的四出折子戏演了一遍,显示了她的全能。
相比程派来说,史依弘尊重了原作,还是值得赞扬的。

一个演员能多方面发展是好事,但前题是尊重艺术,没有能力就不要去乱改,完整演好就是相当不错了。尽管史依弘对艺术负责,但各方面还是有不同看法的,我们找了一些当时媒体的报导和网络的声音,做个简单的汇总:

史依弘:我要唱《锁麟囊》

李世济:好戏大家唱,玩票过瘾也无妨。但要说可以不按师承流派来正式公演,我不赞赏。

史依弘:为能演好《锁麟囊》,投师李文敏学习一个月,并向张火丁取经。我绝不是玩票,我是对艺术负责。

王珮瑜:有的人一辈子只唱一次也是内行,有人唱一辈子也是票友。

程永江:你演《锁麟囊》,这举动让我赞赏。

李蔷华:中规中矩

蔡英莲:向你致敬,你带头冲破“藩篱”,我们就敢跟在后头。


史依弘是跨流派,而常秋月却是没跨流派,为纪念童芷苓演了一场《四郎探母》。童芷苓的代表做很多,纪念童芷苓最起码得来出《尤三姐》或《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吧,即使是来出《红娘》或《勘玉钏》也比《四郎探母》强吧。
不是说这个戏不好,童芷苓《四郎探母》还是梅派路子,只是细节处理上有她独到的见解。她的生活化表演,不是一时半时就能掌握好的,况这个戏中,铁镜公主的主要场次就是坐宫,半场盗令、加上交令和半场回令,也就半小时,拿老生为主的戏来纪念童芷苓合适吗?
或是迫于非议,常秋月临时找了童芷苓弟子李静,连说带学了六七天,李静虽有童芷苓说戏录音,也算是童芷苓弟子中继承较好的,但她的很多戏也只是力求像,童老师的灵活劲她还欠缺,何况这出她很少演的戏呢。单就《坐宫》一场来说,没有一两个月拿不下来吧,这几天究竟如何呢?
看过的朋友评价说:如果不是顶着童派的话,还算不错,打着童派旗号了,就哪也不是哪了,一会筱的东西,一会孙的东西,整个一个杂拌。
不是说演员跨行当,跨流派不好,而是你真有那能力把戏唱好吗?现在演员也挺不容易的,没有明师指点,不得其法,只能是靠周边的,新奇的噱头来忽悠观众,其实对观众来说,过程我们不关心,结果很重要。
我们现在没有批评的声音了,不管戏怎么样,演员表演怎么样,各种媒体,专家教授们,一致的好评如潮。即使是批判也是轻描淡写,营造了一片戏曲繁荣的盛世景象。

对于戏曲评论,我认为各自的观点不同,虽然欣赏层次不同,也应该是褒贬不一,有不同的声音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能做到这点现在都是很难的。


2014年北京戏曲评论学会成立后不久,就真心实意地跟戏迷干了一场,他们要掌握话语权,他们要压住不同的声音,要维护他们的利益,所以总会观察舆论导向,左右评论导向,他们把敢于批评者视为京剧流氓,可是这个评论学会又做的如何呢?

评论学会好一个有温度有感情,好一个口舌,除去追捧男旦,除去利益相关,恐怕就剩下口舌了。

评论学会最著名的是红票团,究竟红票团是怎么一个概念,似乎没有一个确切的回答。关于红票有两种解释,一是旧时戏剧或杂耍等演出者赠送给别人的免费入场券;还有一种解释是旧时戏剧演出以较高价格售出的票(多为硬性摊派)。

美其名曰红票,只是低于正常销售而已。有知情朋友透露,只有按三成票价给出才会被捧,转手按七成价卖给会员。不过是变相的有偿评论而已。所以很多不错演员的演出却很少见到这些人的身影。
有了有话语权的专家教授们的宣传,有了各种的媒体的一片和谐,在华丽的文字后面,是夸大其词不切实际的吹捧,似乎戏曲就这么振兴繁荣了。演员们听不得批判,整天在飘飘然中寻找着自我价值。

很幸运的是,在网络上尚能看到一些不同的声音,虽然会被一些不想听的人,或是不想听跟他们想法不一致的话,以及说伪真话的人斥之为“喷”,很多戏迷都是理智且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是很难得的,我们不能像《寻找李少春》团队那样,为了流量的各种“喷”希望这点点敢直言的星光能更好地延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