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回响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2-03-18


01 教学生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   王克梅

在第六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名师讲堂研讨会上,韩艳红老师的《故事接龙》课,证明了她培养学生“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的实践和研究,令人耳目一新,让我们有幸聆听,受益匪浅。

一、敢讲——初生牛犊不怕虎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韩老师的课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妙口生花,学生们充满激情地说出接龙课堂的口号:  我敢想,我敢说,我的课堂听我的。

一个激励人心的口号,一下子就让课堂鲜活起来,学生们的眼里充满了渴望,充满了期待,充满了智慧。从开始的“看图想象说句子”,到“读词语,发挥想象编故事”,再到“故事接龙”,无不体现着学生们敢讲的勇气,那一句句不假思索的句子“连绵起伏的群山拔地而起”“一只蚯蚓在松软的土里钻来钻去”“一条清澈的小溪在河床里弯弯曲曲地流淌”……妙语连珠的故事:“超人勇斗黄鼠狼”“智救小猪 ”“三只小猪奇遇记”……都证明了学生们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让我们感受到故事接龙的魅力。

二、愿讲——百花齐放春满园

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语文课堂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韩老师的课堂就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打开学生们想象的大门,开启了他们思维的智慧,使他们愿意讲,乐意讲,让我们感受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你听,仅仅一个半圆和一条线的图片,学生们脱口而出的智慧与灵性的文字——

“黎明,人们看到海上太阳跳出了地平线。”

“夕阳西下,太阳像一位慈父一样散发出他在这一天中最后的光芒。”

“猎人戴上草帽去打猎。”

……

一双双踊跃的小手,一句句妙语如珠的话语,一个个曲折回环的故事,博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做到了这样的“解放”,给学生们一个舞台,他们一定会还你一份精彩。

三、会讲——柳暗花明又一村

语文课程要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在学生接龙讲《博士救小羊》的故事中,学生讲到:“'哦,不,哦,不。’羊们尖叫着,但是狼们还是扑了过来。一只一只地将它们全部吃掉了。”似乎到这里故事就结束了,但是韩老师说:“那怎么办呀,我们的故事的主角都没了?”学生立刻就接着讲:“就在这时,从别处又跑来一只羊。看到这情景,说:'天哪,这么多只狼,我要赶快去别处报信了。’”于是“博士”出现了,救出了羊。

韩老师的适时点拨,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会讲,并能一波三折,让我们听课的老师感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四、妙讲——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韩老师的故事接龙课堂里,处处显示着学生合作的精神,大家思维碰撞出美丽的火花,讲故事的同时也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你听——

“一个人即使很弱小,也可以去帮助别人。所以,每个人都要心存善念。”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好人永远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他幸运。”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

是的,生活中处处有故事,同学们也都是爱讲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在讲故事的同时,能把育人渗透进去,真是“润物细无声”。韩老师的故事接龙课堂,让我们感受到“教无定法,学无止境”,真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培养学生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让学生敢讲,愿讲,会讲,更能讲出一个个精妙的故事,相信有故事相伴的童年,一定是精彩的,多样的,美好的,幸福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堂故事接龙课,是我真切地感受到激励了学生的想象,唤醒了学生的心灵,鼓舞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为学生的写作开创了一个多彩的课堂、精彩的课堂、灵性的

02 为孩子插上自由想象的翅膀

山东省嘉祥县卧龙山街道中心小学  董彦丽

2014年5月,我带着几多期盼,几多憧憬,来到泉城济南,走进了“全国第六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即名师课堂研讨会”的会场。

每一堂课都是那么厚重,每一场报告都是那么独特而有深度,每位名家都拥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最使我眼前一亮的是韩艳红老师的《故事接龙》,带给了我更多的思考。原来语文课也可以这样上!学生只用脑子和嘴来配合完成这节课,真正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和自由表达的课堂!

一、由浅入深渐入佳境

上课伊始,韩老师激情导入,让学生谈谈怎样上这节课,引导学生一起说出接龙课堂的口号“我敢想,我敢说,我的课堂听我的!”这样就点燃了学生想象与思维的激情。然后让学生热热身:看到简单的线条,你想象到了什么?这样看似简单的看图想象、说句子,却把学生思维的大门渐渐地打开了。接着,老师用大屏幕出示了“晚霞、可怜、饭馆、丹顶鹤”四个词,给学生30秒的思考时间,要求他们用上这四个词语创作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几个词语毫无关联,学生竟能编出较为有趣的故事来。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语言也特别生动。随后,韩老师让听课的老师们随口说了几个词“会场、思维、矿泉水、争先恐后”,孩子们也流利地用上这几个词,自己创作了情节合理的故事,学生的思维已达到空前的活跃与自由。故事接龙开始了,用声音做龙头,每个人接续的时候还要考虑后面的故事发展,这也增加了难度,孩子们的展示完全是即兴的。孩子们接下没有预知,没有彩排,有的是平时扎实的功底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灵动,自信与精彩,而这恰恰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二、给学生自由的想象空间

小学阶段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一个极佳阶段,因为学生的大脑思维、心理情感正在萌动中,为训练提供了生理和心理的基础。启迪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创造力绝非一日之功,韩老师给了学生最自由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怎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呢?韩老师做到了,在课堂中创设了轻松愉快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在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畅所欲言,使孩子们情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去开启智慧的闸门,竞展创新思维的成果,这样的课堂比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给了学生更自由的想象空间,这样学生才能有惊喜带给我们。

想象是人心灵的翅膀,没有翅膀的心灵无疑是不完整的心灵。为了让学生的心灵腾飞起来,为了使学生的心灵从小得到美的陶冶,我们也在向韩老师那样长期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学会想象,善于想象,激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

韩老师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学生能在短暂的思考后,创作一个个流畅而富有情节与内涵的故事,这都是长期给学生以自由表达机会的结果。而至今仍有老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学生却恹恹欲睡。但韩老师的课堂中学生能积极的思考表达,不仅要倾听,也要想象表达,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学生的表达与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听课后,我一直畅游在自由想象的语文里无法自拔,学生有了这样的可以讲故事的课堂,也就具备了写的信心和能力,再动笔写文章还有什么困难呢?我们也要带领孩子们继续讲故事!为孩子们插上自由想象的翅膀!


本文收入《智慧 教法 感悟——小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2)》,陶继新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