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情世故学习笔记

 敏而好奇 2022-03-18

专注高效学习,深度思考,自我成长

写在前面

在过去的人生里,我一直是以一种异常简单朴素的道德观念在生活的。

我总觉得,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无往而不利,对于从小妈妈就教我的“但求无愧我心”、“身正不怕影子斜”这些,我深信不疑。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模式是很偷懒的。

我们当然可以活得简单,但我们不能不去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只有在充分了解世界与人性的复杂之后再去选择活得简单,那才叫活得简单;而不做任何了解和省察,只是一味地持续自己既往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那只能叫做偷懒,或者傲慢。

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INTP,我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我痴迷理论、逻辑推演,但对于揣摩人心人情世故这些实在是不擅长。

好在还有书籍。

在人情世故这个领域里,绕不开的就是刘墉的“诈”系列。本着输入-学习-输出的模型,这次我选择的样本是台湾作家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系列。

另外这本书里有一个关于为何要了解人性的很精妙的比喻,在此也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同时养了猫和鱼,猫吃了鱼,你除了责备猫,更应该责备自己。同样的道理,当你明知道人性有弱点,却不加防范,而吃亏的时候,除了怨那个人,也应该检讨自己。

每个人都是“人”,都有着人性的贪婪、自私与温情。

我们永远不能因为对方表现的善良,而忘记他也有人性的弱点。更不可由于他一时的卑劣,而否定他可爱的一面。

阅读感受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最大的感慨有三个:

1.善良和修养本身就是强有力的护城河。

对于很多事情我们虽然可以用“诈”来避免和化解,但如果我们本身就是善良和有修养的,问题根本不会出现。

比如说,作者叫我们在电话接通前或者没确认电话挂断前不要说对方坏话,但如果我们本就没有背后抱怨和说别人坏话的习惯,那么就不存在被对方发现的可能。

2.我们常常把善良和善解人意划等号,其实是不对的。在没了解人心的复杂之前,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善解人意其实只是我们的自我感动。

3.人性虽然复杂莫测,但也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

基于此,很多我们以为无解事情用积极主动竭力争取都是可以化解的。一言蔽之就是“事是死的人是活的”。

读书笔记

本文只记录我认可的、和之前没有想到或者没想清楚的一些情形,原书中有更多内容,欢迎去看。

OK我们开始正题。

1.关于秘密

不要听别人的秘密;不要告诉别人自己的秘密。

为什么不要听别人的秘密:

1)当别人把他的秘密告诉你的时候,只要他听到自己的秘密「疑似」传出,哪怕只是捕风捉影,也会认为是你透露了全部。

2)别人告诉你秘密也许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事后很可能会后悔,导致因此而跟你保持距离。

3)因此如果你真的听别人说了自己的秘密,就要真正做到"一字不说"。

同样上述角色转换,就是为什么不要告诉别人自己秘密的原因。

2.关于送礼

送礼的原则:生活上短缺的朋友,你最好送他有实值的礼物;生活优裕的人,你可以送个有情趣的东西。

送礼给前者,你的"姿态"要低,才不伤人;送礼给后者,你的"姿态"要平,才不显得谄媚。

例:一位富有的朋友,明明把自己的房子借给亲戚住,却十分客气地说:"谢谢你帮我照顾这房子。房子要是没人住,容易坏。"我也亲眼见到,一位邻居在换窗子的时候,把还能用的旧冷气机送给了工人,却一面帮工人抬上车,一面说:"谢谢你帮我把东西处理掉,否则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或许有人会说,这姿态未免太低。那么我也要告诉你:送礼,就是表示敬意、表示礼貌、表示尊重。

3.关于除去“眼中钉”

一个军队的统帅,可以派他最不满意的将领,去打一场九死一生的仗。打死了,正好除去眼中钉。打赢了,则是统帅用人成功。

一个公司的老板,可以派他的眼中钉,出去经营分公司,或连锁单位。表面看,那是升官,不去,就是不知好歹和抗命。去,则是远离权力中心和拼命,拼死拼活都是老板赢。

4.关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领导/下属双视角)

当共事的亲密朋友突然之间飞黄腾达,由于总听见别人的赞美,难免会洋洋自得。这时如果发现他不再是原来"察纳雅言"的老朋友,要不然早早拆伙、离开他,再不然就只能跟着众人拍马屁。

相反地,如果过速成功的是你,便应该时时检讨,自己是否犯了"自以为神"的毛病,因为这常是造成你"富不过三年"或"富不过三代"的原因。

5.关于“围师必阙”

围师必阙,语见《军争》篇,意即对撤退回国的敌军不要阻拦,对被包围的敌军留下逃走的缺口,对濒临绝境的敌军不要过分逼迫,而要网开一面。当敌人仓皇逃跑,此时再追击或撤退,均可以用更少的兵力获得更大的胜利。

历史围师必阙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比如成吉思汗就多次采用了“围师必阙”之计,经常将守城部队诱出城堡,消灭在广阔而便于机动的野外战场。

围师必阙的核心是要求人们处理事情时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话不要说得太满,事不要做得太绝,给对方或矛盾产生变化的空间和时间,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如同用兵,你只是留个缺口:你可以追杀他,使他全部落网;也可以放他走,让他感激你,成为未来的朋友。

避免正面的冲突,是处事的重要技巧。

同样,当被围的是我们的时候,如果突然发现对方网开一面,未必是真的放过了自己,也有可能是等你把弱点露得更大一点,好将你彻底摧毁。

6.关于戳穿

「每个“吹牛”都是一种谎言,每个魔术都是一种骗术;每个托词,都是一种谎话。」

很多谎言并没有恶意,而是为了表现自己,为了面子。此时不如静静听着不去戳穿。这也是一种温柔。

成长,使人能看透谎言,看穿骗局。成熟,使人能知道什么时候不戳穿谎言,什么时候不戳穿骗局。

7.关于调解

不做调解人,不找调解人。

尽量不做别人的调解人或者中间人。因为双方关系差的时候的表达并不是理智和真实的,每个人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去指责对方,这时候做调解人了解到的信息未必准确,可能并不能起到正面作用。

哪怕通过自己的调解双方和好了,对方可能会因为顾忌当时给出太多的私人信息而从此与自己保持距离。更有甚者,可能会双方一起归咎于调解人,从而淡化双方原本的矛盾、稳固双方的关系。

如果实在迫不得已当了调解人,尽量当中间人而不是调解人。不要给双方传话,而是尽量给双方建立可以对话的渠道,不要自己参与其中。

反之,当自己与别人发生了矛盾,也慎重去找调解人。

因为调解人如何传话和调解是不可控的,事情未必会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8.关于理直气和

当一个人不占理的时候,还文过饰非,等于表现固执、蛮横、是非不分、不负责任。

而更重要的是,当占理的时候,也要保持风度,而不要强力反击。

“理直气和”而非“理直气壮”。

9.关于轻易承诺

在确定能成事之前先做不必要的好处,是我们常犯的毛病。

很多时候事先承诺好处非但无益于事情的推动,还会造成更坏的影响。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承诺会使得对方处于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之中,但因为某些原因好处被收回,哪怕理由正当,对于对方还是会有一种“失去”的感觉,而人都是有损失厌恶心理的。此时难免会因此心里产生疙瘩。

结语

OK,以上就是诈系列里我印象比较深的几种情形啦。

作者是通过故事+解释的方式去诠释这些道理的,因此这本书非常易读,不需要任何阅读门槛,很适合放松的时候读。

希望你能有所收获: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