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想要推荐给所有女性的小说

 敏而好奇 2022-03-18

专注高效学习,深度思考,自我成长

最近《我的天才女友》第三季又在热播了,分享一下之前在阅读这部电视剧的原著那不勒斯四部曲小说的时候的随手记录。

如果只能推荐一部给女性的小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一部。

这个系列是指自2011年至2014年,埃莱娜·费兰特以每年一本的频率出版的《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这四部情节相关的小说。它们以史诗般的体例,描述了两个在那不勒斯穷困社区出生的女孩持续半个世纪的友谊。


这部小说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每个读这本小说的女生,都会从书中两个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和身边朋友的影子。

我也不例外,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些很隐秘的回忆和心情被挖掘出来,也有很多东西慢慢变得清晰和坚定。直到现在想起还感觉有什么东西丰沛地充盈在胸臆。

以下为当时写的零碎的笔记。我们直接开始。



1.那不勒斯系列里有一个语言的隐喻。那不勒斯方言代表粗鲁、不堪和落后,意大利语代表知识、教养和思考,比如平时用那不勒斯方言的主人公在阐述她对别人的美好猜测时就自然而然用了意大利语。

2.费兰特写那不勒斯四部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把女生们的幻想撕碎,把残酷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霸道总裁是黑道出身的恶人,守护骑士是机关算尽的商人,白马王子是自私无情的浪子。然而这一切交代下来并不刻意,自然一如水到渠成。因为现实生活往往也是如出一辙的残酷。命运的筹码从不缺位。

3.那不勒斯第三部最残忍的地方就在于你看着她们(尤其是莉拉)不再青春年少,但生活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有更多的苦难来临。我一度认定作者设计莉拉这个角色设计的初衷就是,她要写一个天生具有智慧、野性、直觉以及美貌的完美的女性,然后折断她的翅膀,封锁她的世界,把这个过程赤裸裸展示出来给你看。

4.第三部的莱农延续了第二部的敏锐洞察,并在自省方面更加犀利和不留情面。她对自己的剖白是毫无欺瞒近乎残忍的。这点绝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普通人哪怕会自省,也会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粉饰。但她丝毫没有,甚至过于苛责。当然,这一点也是我眼中整个系列作品最独特最迷人的所在。

5.那不勒斯3,在生育完的那几年巨大的压力下,埃莱娜失去了她惯有的敏锐的洞察,她意识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的诉求,更多地选择了动物求生式的本能。

6.埃莱娜是那种特别容易被高自尊的人吸引的人,因为她的自尊水平极低。与她极低的自尊相对应的是她在快速学习和处理人际关系上超出常人的天赋。这种天赋掩盖了她低自尊的内核,让她难以发现问题所在,更遑论解决问题了。

7.莉拉与莱农,是灯塔与船的关系。灯塔只能驻留原地,船却可以航行远方。但船没有了灯塔的指引,就会迷失方向,最终还是会奔赴灯塔的指引而行。

8.“第三部的莱农自从结婚后就严重降智,可以说是又蠢又作又婊,阅读过程中从中间至结尾都被一股无名的愤怒和无力感充斥,几乎就要读不下去。”还没看到莱农出轨尼诺,我就已经给出了我最尖锐的批评┓( ´∀` )┏第三部女主的言行真的没法洗,或者说作者想塑造的莱农本就不是什么好人。

9.前几天看完了那不勒斯3《离开的,留下的》,隐约觉察到了费兰特的“险恶用心”,怀着又警惕又释然的心情继续撸4《失踪的孩子》。

10.费兰特写那不勒斯四部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把女生们的幻想撕碎,把残酷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给天赋满点的莉拉套上环境的桎梏,反而给笨拙迟钝的埃莱娜留了一线生机,一线拼尽老师、父母和莉拉所有人的善良和力量换来的生机。

11.越读到最后就越发认定,莉拉有一种想要通过莱农实现她的梦想的想法,即让莱农活出她没有机会活的上学-写作-从事文学的人生。我认为莉拉始终对文字难以割舍:从小妇人到蓝色仙女,到跟尼诺在海边时谈论文学,再到她对彼得罗的欣赏,再到想把自己孩子培养成彼得罗那样的人,无一不昭示着这一点。

但莱农毕竟是个独立于她之外的个体,当她表现得太好,莉拉会因为过这样理想人生的人不是自己而感到嫉妒痛苦,于是做出疏远甚至伤害莱农的事;但当放任莱农自己成长,看到莱农受挫或者走弯路,莉拉又会重新想起想要让莱农过自己想过的人生的初衷,于是再次出手加以相助。整个系列二人的关系就在莉拉这两种想法的此消彼长中不断波动。


可以说莱农这个“天才女友”的存在,既是莉拉幸福的源泉,又是她痛苦的根本。

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最后莉拉想要利用莱农文字的影响力毁灭索拉拉这件事情的失败,对莉拉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原来自己一直推崇的文字,所能迸发出的力量也不过如此。而紧接着寄托着能活出一个比自己“强得多”的人生的希望——蒂娜的失踪,将信仰本就摇摇欲坠的莉拉彻底打垮。这两者加起来,将莉拉心中的希望之火彻底熄灭,只剩下深不见底的绝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