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黄河决口多达上千次,最大的是哪六大改道变迁?

 史家之韵 2022-03-1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上古时代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在黄河附近的肥沃土壤进行耕种,获得较多的农产品,是黄河流域成为古代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黄河流域包括三大平原,即上游自宁夏青铜峡至内蒙古托克托之间的河套平原;中游自山陕的龙门至潼关的汾渭平原;下游自河南孟津以下至入海的华北平原。

由于黄河上、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河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泥沙,而且自潼关至郑州河床坡度下降达800米,又有汾河、洛河、渭河等诸水的相汇,再加上集中在夏秋季节的降雨,这就形成了黄河下游易决易淤的特点。

黄河上游的宁夏青铜峡水库

尽管历史上黄河的上、中游也曾发生过改道,但范围不大,据统计历史上黄河决口多达1500多次,绝大多数都是集中在黄河下游。

黄河自孟津向东南经武陟、荥阳进入华北大平原后,由于地势变缓,黄河在这里便开始时而东南流,时而东北流,长期的南北摆动,任意行走,犹如一把折扇,扇骨多至数十根。这样就造成了历史上的华北平原布满了黄河的足迹。

那么,具体黄河在历史上有过几次大的变迁呢?清代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1633-1714年)在康熙时著有《禹贡锥指》一书,把历史上多达上千次的大小改道归纳为五大迁徙,后来再加上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遂有六大迁徙之说。

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中叶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汉书·沟洫志》记载:“定王五年河徙”。黄河自今河南浚县、滑县、濮阳一带,再经过清丰、内黄、南乐进入河北入卫河,北经沧州、静海、天津入海。

这条河道稳定了将近500年,直至西汉文帝后决口。到西汉末达到不可收拾地地步,灾情极为严重,后来终于在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在魏郡(今河北磁县南)决口,主流东决,在今山东境内入海,而分流则慢溢在今山东西部、河南一带,前后经过七十余年的漫流期,直至东汉初才结束了这种局面。

黄河第二次大改道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由著名的水利工程师王景和王吴主持,他们对始建国三年河决加以疏导,疏通后的河道就是在北魏《水经注》、唐《元和县志》、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的河水。这次改道后黄河稳定长达700余年,直到唐中叶才又决口。

黄河第三次大改道是在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宋初的七十余年中,黄河多次大决,但屡决屡塞,总能堵住,直到庆历八年,黄河在商胡埽(今濮阳东北)大决口,黄河自濮阳经山东北部入今卫河由天津入海,历史上通称商胡决河为北流。

此后,嘉祐五年(1060年),黄河又在大名东决出一股,东北循马颊河入海,自此黄河有东北二流。以后的六十年里,宋金对持,中原战乱不定,黄河流域局势混乱,加上人为破坏,灾情更加严重。

黄河第四次改道是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决口,由阳武经延津、封丘入山东至寿张入梁山伯,然后分为二支,北支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南支由南清河(泗水)取道淮河入海。

宁夏沙坡头下的黄河

第五次改道在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明初,黄河经常是几条同时并存,弘治七年,浙江左布政使刘大夏塞黄陵冈筑太行堤,沿黄河北岸筑内外两道护堤。外堤自胙城经滑县、长垣、东明、澶州、曹县、虞城,全长360里。内堤自于家店经铜瓦厢东抵小宋集,全长160里。在大小二堤的作用下,迫使黄河正流,夺汴入淮,遂以淮河承受全部黄河之水,北流断绝。

黄河第六次改道在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初分为几条,漫流二十年后形成今天的黄河。

最后还必须提到的是在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当时正值抗战,国民政府为了阻延日军的进攻,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致使河南、安徽、江苏的二万九千平方公里的流域遭灾,受害人数达六百多万,其中有32万多人被淹死,造成黄河史上最严重的人为惨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