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汉盛唐大明均有宦官乱政的现象,为何弱宋反而没有呢?

 史家之韵 2022-03-18

在我国的历史上,强大的汉朝、盛世的唐朝,包括后来的大明王朝,虽然都是很强盛的王朝,但是,他们的中后期都存在着严重的宦官乱政现象。

比如唐王朝后期,在唐宪宗之后的近一百年时间里,竟然出现了宦官能左右皇帝的废立,甚至生杀,这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在我们的印象中,宋朝是一个比较弱的王朝,因为他们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虎视眈眈的侵扰,并且,两宋最终都亡于北方的少数游牧民族,这就让我们感觉两宋是很弱的。

但是,宋朝对宦官势力的遏制却远比汉、唐、明三朝严格而有效,两宋始终没有出现宦官乱政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宋朝之所以没有出现宦官乱政的现象,在《宋史·宦者传序》里说的很清楚,很简单的两条:“祖宗之法严,宰相之权重。”

“祖宗之法严”,说的就是宋朝皇室对宦官的抑制态度,由于唐末出现的宦官乱政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所以,赵匡胤在建立大宋王朝后,就对内廷的宦官充满了警惕。

宋朝对宦官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限制宦官的数量,那位篡唐的朱温在唐末曾经一次性的就杀掉了唐宫内的宦官800多人,可想而知唐朝的宦官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团体。

因此,宋太祖赵匡胤定下规矩,强调宦官“自有定员”,不得超过50人。即使到了后来的宋哲宗时,宦官的数量稍微有增加,也只限额在100人。

宋朝虽然也有宦官参与政务的,包括率军作战,但那都是临时性的差遣,并不能长期掌握兵权(童贯是唯一的例外)。

“宰相之权重”,指的就是以宋朝宰相为首的文官对宦官的管理。宋朝采用的是一种“以外统内”的治理框架,外廷宰相领导的文官集团有权过问内廷事务,包括参议宦官的任用、升迁;而内廷却不准干预外廷国政。

宋朝人自认为本朝“宦官供扫洒而已”,这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宋朝的宦官确实没有什么左右朝政的现象。

依靠着赵匡胤定下的“重文轻武”,使得宋朝的士大夫们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自觉和抱负,因而形成了宋朝独有的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共识与格局。

再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宋朝为何没有宦官乱政的现象,而那些外廷的士大夫们又有多牛:

宋仁宗时,有一个叫杨怀敏的宦官因有过失,而被罢免了“入内副都知”的职务,可能宋仁宗还是比较宠信他吧,又准备下旨让杨怀敏官复原职。

但是,一言九鼎的皇帝说出的话,却被宰相机构——政事堂的知制诰给驳回了!知制诰告诉宋仁宗:根据本朝制度,被免职的副都知,是不可以官复原职的,所以,臣不能草拟这道圣旨!宋仁宗也没有办法,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看到没有,在宋朝社会里,皇帝想为宦官谋点职位,而朝堂上的文官居然敢不买账,直接拒绝不拟圣旨,这就是为什么两宋始终没有出现宦官乱政现象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