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党营宋(五章)宋英宗时朝廷多次征召王安石入京,他为何拒绝?

 梦想童年594 2023-02-15 发布于江西

王安石是宋朝最著名的宰相之一,在历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后世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他主持的“熙宁变法”也被称为”王安石变法“,被认为是积极有效的强宋政策。他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因其文采斐然,也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实在熙宁变法之前王安石就已经名闻遐迩了,是宋朝文坛的风流人物之一。可是他却多次恳辞朝廷的委任,表现出了无意于仕途的意愿。甚至于在宋英宗治平年间,朝廷多次征召他入京为官,他都找各种理由拒绝,直到宋神宗即位才答应。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是士大夫文人们的主要理想,儒家学者们更是总结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系列人生历程。作为宋朝文人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安石在众望所归下入京为官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他从宋仁宗后期便开始以各种理由推辞,到了宋英宗时期干脆躲在老家以母丧为由避而不见,实在是有违士大夫们的人生理念。有人说王安石清高,不愿意沾染官场的污秽,无意于仕途。但从熙宁变法的情况看,事实显然并不是这样的。如果王安石真的清高到如此境界,他根本不会接纳宋神宗递出的橄榄枝。

从熙宁变法来倒推,可以看出王安石对于仕途还是很在意的,否则不会提出一整套变法强宋的措施,以至于搅得宋朝朝野天翻地覆。由此可见他在隐退老家期间,并没有放弃对仕途的探索,也一直在尝试着寻找强宋的办法,最终才拿出了一套变法措施。因此很多人感到疑问,王安石为什么不提前把措施拿出来?为什么从宋仁宗后期,到宋英宗的整个时期,都对朝廷委任的官职视而不见呢?要知道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做官都是绝大多数文人的终极理想。王安石既然没有放弃仕途,却又做出这副清高的模样,其目的何在?

要解释上述问题,这要从王安石做官的历程开始分析。王安石是宋仁宗庆历二年的进士,先任淮南节度判官,后调任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期间政绩斐然,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勤政爱民,得到了很高的赞誉。王安石先后得到文彦博、欧阳修等朝廷宰执大臣的推崇,成为新进官员之中最为杰出之一。宋仁宗嘉佑三年的时候,他入京任度支判官,向宋仁宗提出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是他第一次提出变法强宋的主张。这里面王安石总结了他为官多年的经验,指出了宋朝弱势的积弊,提出了强宋的一系列措施。

然而宋仁宗虽然口头上对王安石进行嘉奖,但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此后王安石就开始闹脾气了,对朝廷委任的官职各种推辞。很多官职都是在他多次推辞后才勉强接受,其中不乏修《起居注》、任直集贤院、知制诰等朝廷重要职务。这些职务从宋朝的官场潜规则看,都是作为未来宰相的备选官职,可是王安石却坚决推辞,摆出一副无意于仕途的模样。嘉佑八年,他更是以母丧为由,直接辞官回江宁守丧。整个宋英宗时期,朝廷多次征召王安石,王安石都无动于衷,用各种乱七八糟的理由拒绝入朝。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安石越是拒绝入朝,他的声望就越高,到宋神宗初年达到了顶峰。因此很多后世学者分析的时候,都认为王安石是故意在养望,为后来入朝当宰相作准备。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证据的主观臆测,难道他把天下人当傻子不成。当时可是宋朝最为兴盛的时候,名臣名将遍地,没有一点真本事,靠着作秀能够当上宰相?这种说法完全是痴人说梦,把天下人当做三岁小孩了。实际上从历史背景的分析,王安石拒绝入朝是有着深层次的考虑的。当时宋朝朝廷的政治环境,的确与他的政治理念不合,不入朝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王安石是庆历二年的进士,这个年份对他的政治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庆历二年正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之前,第二年新政便如火如荼地展开,虽然庆历新政不到两年就夭折了,但是对王安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王安石产生了自己的政治理念,那便是“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这个理念贯穿了王安石的人生,也是他的所有熙宁变法的根本出发点所在。可是在庆历新政失败后的岁月里,这个理念在朝廷中是得不到认同的,甚至有着极多的反对派。可以说王安石选择辞官归隐,就是为了回避这些反对派,等待最好的崛起时机。

史书上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赵宋皇室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阶层作为国家的统治阶级,占据了国家大部分的资源,也垄断了朝廷政治的走向。尤其是在庆历新政失败后,士大夫的保守派上台,彻底垄断了朝廷政策,形成了铁板一块的文官集团。这个文官集团非常强大,不仅有原来保守派的宰相,而且就连庆历新政的参与者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都背叛范仲淹而加入其中。这个文官集团是代表整个士大夫阶层的,是为他们说话和谋求利益的。任何与士大夫阶层利益发生冲突的政策或者官员,都会被他们群起而攻之。

王安石的政治理念是“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这种改革是要触动统治阶级利益的。作为统治阶级代表的文官集团,自然会对这种理念的改革政策强烈反对。文官集团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表,其主要的构成便是士大夫阶层中的富人。让这些富人把自己的利益拿出来,救济受到苦难的贫民。让富人家族放弃部分政治利益,使贫民家族的子弟能够做官,发挥他们的能力,使宋朝强盛起来。遏制富人家族通过腐败攫取国家权力和资源的路子,让社会回归公平正义,激活宋朝中下阶层百姓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改革措施,从一开始就遭到文官集团反对。

实际上在庆历新政失败后,包括包拯在内的名臣都重提过类似的改革,但都石沉大海了,由此可见文官集团势力的强大。在这种强大的政治势力下,就连宋仁宗都放弃了新政改革,王安石选择退避三舍也是很正常的。他上书宋仁宗再提改革,也只是投石问路,看看朝廷和皇帝的反应。当文官集团反对呼声极大的时候,王安石发现时机不对,于是选择了明哲保身。从庆历新政失败后,到宋英宗濮议之争之前,宋朝朝廷的文官集团就是铁板一块,谁都啃不动。就连包拯那么强的攻击力,也只能在其中泛起一点水花而已。

面对这种政治格局,就连宋仁宗、曹太后这样的人物都得妥协,王安石能有什么办法呢?王安石选择退避并不是懦弱,而是待机而动。他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观察朝廷的动向,为未来的改革作准备。另一方面也通过深入到中下层的百姓中,了解了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源,丰富了改革强宋的手段。等到宋英宗濮议之争后,朝廷格局大变,铁板一块的文官集团分裂了。原本在把持朝政,在对抗曹太后的垂帘听政时团结一心的文官集团,因为对濮议的争议,在曹太后的两封手诏下彻底瓦解了。

表面上的胜利者如韩琦、欧阳修等人却是文官中的少数派,虽然位高权重,却不得人心,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叛徒和奸臣。被贬黜离开东京汴梁城,到了各地坐冷板凳的文臣们反而是多数派,影响着整个国家的舆论动向。这种情况的出现给了王安石机会,他可以从文臣中选择自己的合作者,有了机会重新把改革之路推到朝廷的议题中。实际上在濮议之争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安石都是在做这个事情。他没有选择朝廷中当权的韩琦、欧阳修等人,就是因为这些人依旧是士大夫阶层极端保守势力的代言人,是为了私人利益不择手段的。

王安石没选择宋英宗赵宗实,是因为濮议之争彻底暴露了他的薄情和自私。赵宗实本是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别说继承皇位,就连当濮王世子的资格都没有。正是因为宋仁宗和曹太后的扶持,他才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他一上位就拉拢文官集团与曹太后对抗,又通过濮议否定宋仁宗的皇考地位,就是个过河拆桥的白眼狼。这种极度自私自利,毫无人情味的皇帝,怎么可能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而进行改革?王安石不信任赵宗实,而韩琦和欧阳修又有背叛范仲淹的前车之鉴,他自然会对其发出的征召视而不见,果断地找理由拒绝。

直到赵宗实去世后,韩琦和欧阳修被天下文官群起而攻之,不得已选择辞官自保。朝廷中的政治格局大变,此时才给王安石带来了机会。可以说王安石在熙宁变法之前的任何决策和选择都是深思熟虑的,是对朝廷政治格局进行过深入分析后的选择。但是他忽略了一点,这便是宋朝天下不是老百姓的,而是士大夫阶层的。无论怎么变,只要老百姓不能当家作主,变法永远不会成功。指望着士大夫阶层发善心,那是过于天真烂漫的想法。实际上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其根源便是在于宋朝士大夫阶层从根子上烂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