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想谈利益?先给你挖个坑,再拉你出来,你就不好意思提咯!

 谋略那些事 2022-03-18
《资治通鉴》第39卷,汉纪三十一
淮阳王二年(甲申,公元24年)

【原文】

申屠建、李松自长安迎更始迁都;二月,更始发洛陽。初,三辅豪杰假号诛莽者,人人皆望封侯;申屠建既斩王宪,又扬言“三辅儿大黠,共杀其主。”吏民惶恐,属县屯聚;建等不能下。更始至长安,乃下诏大赦,非王莽子,他皆除其罪,于是三辅悉平。

【译文】

申屠建、李松自长安迎接刘玄迁都。二月,刘玄从洛出发。当初,三辅的英雄人物借用汉将军号诛杀了王莽,人人都盼望封侯。申屠建既把王宪杀了,又宣扬说:“三辅男子太凶狠狡黠,一起杀死了他们的首领。”官员百姓一片恐慌,三辅所属各县聚兵自保,申屠建等不能攻下。刘玄到了长安,才下诏大赦,除王莽后代外,其他人都免其罪,于是三辅尽得安定。

【解析】


王莽到底是不是被绿林军杀的?

是,也不是。

更始帝派申屠建、李松走武关的路线进攻关中,这和当年刘邦的路线几乎一样。

部队到武关,关中本地有个叫邓晔的起兵响应,背后突袭武关并投降汉军,武关洞开直逼长安。

随后申屠建让李松先带着邓晔进攻长安。

只不过因为人数有限,攻势很不利,随即让弘农王宪带几百人北渡渭水进入冯翊。

没想到这一路势如破竹,一路上不断有人投靠加入。

此时长安内乱,王宪率兵攻入长安,而王莽也因为被叛乱者杀死在台,注意王莽并不是绿林军杀的,而是因为长安内乱。

参与诛杀王莽的东海人公宾将王莽头颅斩下献给王宪,结果这货立马飘了,自持诛杀王莽之功,手上又有数十万人,于是住在长乐宫、玩王莽的宫女、使用天子仪仗器物,还自称汉大将军。

后来,申屠建、李松、赵萌的部队到长安,立马将王宪给杀了。

之后就发生了上面这段材料。

上面的材料的重点并不是倒霉催的王宪,而是面对长安乱局,所发生的的事情。

一个势力的都城势必是其基本盘势力最集中的地方,而当这个势力被另一个势力灭亡,其都城内那些原本旧有势力,面对新势力会极为恐慌。

而且都城作为一国关注重点,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

通常情况下,哪怕那些旧有势力再有问题,都会采取安抚态度,至于其他以观后效。

王莽关中原有的势力也是看到这一点,知道王莽大势已去,所以才会在汉军进攻时不断加入表态站队。

本来事情朝着好的方面进展,申屠建这边却搞出了大问题。
“三辅儿大黠,共杀其主。”

一句话,将原本对刘玄更始朝廷翘首以盼弄得不信任观望。

而申屠建这边就复杂了一些。

矛盾的爆发点就在王莽死后,关中本地的一些态度变化。

一来,国都或京城作为一国权力核心,其中百姓有一种天然、莫名的自豪感,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外地人都是泥腿子、没见过市面。

对于申屠建等人,少不得也是这么看。

二来,他们自持诛杀王莽有功,觉得更始朝廷应该嘉奖,而且这些人有一定政治经验,知道新势力对他们会有安抚动作。

而申屠建方面,也很有意思。

一来,申屠建本就是土匪出身,看到长安这花花世界,心里面就想捞一把。

二来,对于关中乃至于长安这种莫名的,或者对他们的鄙夷,申屠建极其不爽。

三来,关中本地的诉求要封侯,申屠建他自己都没封侯呢,他们还想封侯和他平起平坐。

诸多在一起酝酿,最终导致了申屠建说出了“三辅儿大黠,共杀其主。”

这句话,将关中本地诛杀王莽的功绩给抹去,同时还将他们杀王莽的事定性为弑主。

但凡古代弑主之人名声都不好,别说是嘉奖了,用都要打个问号,毕竟用人者也会想,“昨天你杀了老大投靠我,今天我用来你,鬼知道明天你会不会再来一次。”

事情到这里才会有了后面的事情。
“吏民惶恐,属县屯聚;建等不能下。”

更有意思的地方来了。

上面这些事情发生在9月份,中间折腾将近半年,第二年的2月申屠建、李松迎接刘玄进入长安时解决。
更始至长安,乃下诏大赦,非王莽子,他皆除其罪,于是三辅悉平。

这说明在这半年时间中,关中这些地方势力已经差不多算是和始朝廷对着干,只差明面上扯旗造反。

所以,才会有下诏赦免。

从刘玄的角度来说,他虽然是傀儡没什么权力,但不可能不知道关中发生的事情。

至于拖了半年才下诏大赦,到底是不是刘玄的还真不好说,其中内涵也有这么几个。

其一,就是不想给这些关中人爵位,避免他们形成新的势力。

其二,拖延时间,给申屠嘉劫掠的机会,其中未尝没有绿林军将领的共识,申屠嘉是办事的,到时候大家都有份,而别的绿林军将领的事就是压着刘玄不下诏。

其三,刘玄自己也想拖着等自己到长安后再下诏收一波人心支持,利用这个时间让关中本土势力与绿林军非刘玄的人矛盾尖锐,自己好从中回旋。

诸多因素之下,就有了事发半年后刘玄才诏。

而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关中地区看到刘玄的诏书也就不闹腾了,至于封侯也没再提起。

只不过,如此这番折腾下来,人心还会在刘玄那边吗?

我看刘玄,悬!


【闲扯】


个人觉得这段材料有意思的地方是关中豪杰的态度转变。

从原先要封侯,到什么都不要,最后也都没闹腾。

这有点像鲁迅说的,要开窗,先拆墙。

我的记得以前有个小故事说,有个公司老板降低薪水,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开开口。

于是人事的老大出了个主意,说公司要裁员10%,人心惶惶,后来又说不裁员了,只降薪,众人无不感叹自己渡过一劫。

呵呵,话是这样说,看上去也有点道理,现实搞不好还真有用。

但人性就是这样,看到利益疯狂,看到风险就怂。

如果正在承受风险,但凡有一点点好就能谢天谢地。

而如果正在享受利益,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也都慌得不得了。

所以,利用好这个心理,说不定能搞风搞雨。

你看股市里面那些坐庄的操弄散户不就是如此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