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人夏天用沸水造冰?硬核工程热力学论文,慎点!

 永生三部曲 2022-03-19
大家好,我是热爱文学的理科生龙棠雨,今天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看点娱乐化阅读、碎片化阅读中的一股泥石流,因为这篇文章源自于棠雨的一篇工程热力学论文……下文比较硬核,完全读懂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大家谨慎阅读。
论文原名《古人夏日制冰方法的热力学原理》(《The thermodynamical principle of ancient people`s method about ice making in summer》),有不过瘾的同学可以去找棠雨的原文。
炎炎夏日,暑气袭人,此时最难得的,莫过于一抹冰爽。我们要感谢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他们有效地利用了逆向布雷顿循环等科学知识设计出了空调、冰箱等装置,实现了将热量从低温热源导向高温热源的过程,为炎热的夏日增添了清凉。
图片
但是在古代,古人并没有热泵循环和制冷循环的思想。不过智慧的先人总有办法在炎炎夏日人为制造出一丝凉意。除了利用冰窖储存冰块这种比较简易的方法以外,古人的的确确有能力在酷热的夏天造出冰块来。本文的主要方向,就是结合各学科的知识,探讨古人夏日沸水造冰的原理。
中华文明泱泱五千载,先民的智慧经历了无数代的传承与千百年的锤炼,已经渗透进了历史的每一个角落。在火药的发展历程中,工匠们发现了硝酸钾易溶于水,且有吸热结冰的特性,所以从唐朝开始,人们便把它用到了制冰行业里。而本次论文的重点,《淮南万毕术》那神奇的利用沸水“夏造冰”的科学实验,更是领先了1775年库伦于爱丁堡完成的乙醚蒸发使水结冰的实验整整一千八百多年。
图片
我们不应当轻视古人的智慧,他们的种种奇思妙想跨越了数千年的时光,为今天科学的蓬勃发展埋下了第一颗种子。
我们的故事,就从汉朝刘安的《淮南万毕术》开始。
图片
《淮南万毕术》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作者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所招致的淮南学派。《淮南万毕术》主要是谈论各种各样的变化,包括人为的和自然的变化。该书在谈论这些变化时有一种倾向,它力图通过人为的努力,实现那些看上去与常情相悖的变化。这其中就包含了棠雨这篇文章的主角——夏日沸水造冰。
图片
唐代《意林》引《淮南万毕术》注曰 :“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 ,沈(井)中三日成冰”。夏日、沸水、深井,这些词听起来和冰似乎毫无关系,不过古人确实利用这不可思议的组合,完成了夏日造冰的创举。
图片
这段话翻译过来,大概就是:把沸水倒进瓮里,用崭新的丝织品把瓮口密封好,把瓮沉在井水里三天,就可以得到冰。
图片
这一段文字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后人纷纷对这一现象进行各种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甚至于完全相悖,在各大平台上对于这一段文字的猜测也比较多,棠雨参考了诸多文献,对这一记载进行了定性的分析与定量的计算。
在开始计算之前,应该进行一下规定,既然是夏日造冰,那么环境温度应当不低于20摄氏度,井水的温度低于10℃,但是不会高于5℃。同时认为“瓮”的保温性很好,可以达到绝热的程度。最后,空气的相对湿度足够低,应当在5%左右。
这里普及一下,如果一个物体的边界如果没有任何形式的传热方式,则被定义为绝热。瓮的外壁比较厚,陶瓷的隔热能力很强,所以说在短时间内可以认为瓮壁不会导热。
图片
新缣是非常致密的丝织品,如果沾水,会有非常良好的气密性。同时由于“瓮”小口大肚,盛入少量水再进行煮沸,水蒸气就会充满几乎整个瓮,将空气全都挤出去。这时将瓮放到温度比较低的深井里迅速冷却,水蒸气遇冷液化,瓶内的压强会降到一个很低的值。再将瓮从井里拿出来,丝织品的水分被晾干,空气能够进入瓮内。如果我们假设这一过程绝热,那么现在的过程就可以近似看成是焦耳—汤姆孙效应,也就是节流膨胀。
图片
气体在节流过程中温度随压强而变化。气体通过多孔塞(在这里就是瓮口的丝织品)膨胀的过程称为绝热节流膨胀(上面已经假设过,该过程是绝热的)。由于我们假设过程绝热,外界做的功就会等于系统内能的改变,U为气体的内能,p为压强,V是气体的体积,于是得出U1 p1V1=U2 p2V2=常数(非常抱歉,看点中的文章创作时,角标打不出来,大家凑合看吧)。节流后气体温度随压强变化的情况,通常使用焦耳-汤姆孙系数μ=H(∂T/∂P),表示的是等焓过程中温度随压强的变化率。
图片
但是经过计算,在20摄氏度附近,压强差为一个大气压时,温度也只能降低0.27℃,这完全达不到结冰的标准。空气的定压摩尔热容Cp,n=29.1J/mol·K,Δt=0.27K,空气密度ρ=1.205kg/m3,空气质量M=0.029kg/mol。即使有100L的空气等压吸热,由Q=n·Cp,n·Δt可得,吸热仅有32.65J。冰的溶解热是335kJ/kg,水的比热是4.2×10³ J/(kg·℃),这些热量对于造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焦耳——汤姆孙效应不足以解释沸水成冰的原因,难道古人是在说谎?
图片
既然利用节流过程那微小的吸热量不足以把瓮底的水变成冰,那么我们有没有除了焦耳—汤姆孙效应之外的热力学原理可以利用呢?湘潭大学发表的《淮南万毕术“夏造冰”研究》一文给出了新的思路。既然瓮底的水没有办法结冰,那么瓮口新缣里面的水有没有可能冻结呢?
当空气穿过潮湿的新缣时,新缣表面上的水蒸气分压远远大于空气里面的水蒸气分压,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压力差。所以新缣上面的水分子会快速蒸发到空气中,这一过程会吸收大量的汽化潜热,如果蒸发速度足够快,理论上有可能把新缣里吸的水直接变成冰。
于是我们就有了新的计算方向。
这一过程中,新缣表面的湿度和空气的湿度差越大越好,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不会低于5%,而对于新缣,相对湿度应当尽可能大。但是还应考虑露点温度,即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 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 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当露点温度t1=0℃的时候,空气的相对湿度为26%,如果空气湿度再增大,那么接触到0℃的新缣表面时,就会由于达到饱和而析出冷凝水。
现在来讨论一下已知的条件:沿用上文的假设,外界温度20℃,井水温度8℃。空气相对湿度5%,瓮口新缣表面湿度26%,气压P=101325Pa。水的密度设为ρ。
设湿度为5%和20%的空气含水量为a1和a2,那么被蒸发的水的质量m蒸发=Vρ(a2-a1),其中a1=0.622·5%P20/(P-5%P20),a2=0.622·26%P20/(P-26%P20)。上面的“P20”中“20”是角标。
而这时饱和蒸汽压P20=2331Pa,水的摩尔质量M=18g/mol,水的蒸发热为44.64kJ/mol。可以得到蒸发吸热Q=44.64m/M。如果仍令空气体积V为100L,可以计算得Q=904.4J,蒸发的水为0.4g。上面的m是蒸发掉的水的质量。
水的比热大约是4.2×10³ J/(kg·℃),冰的溶解热是335kJ/kg。井水温度为8℃,Δt=8℃。求得产生冰的质量为2.5g。
每蒸发0.4g的水,就可以使2.5克的水变成冰,如果瓮的体积更大,井水温度更低,那么产生的冰就会更多。
在《淮南万毕术“夏造冰”研究》中还提到,瓮内部的压强很小,这也有助于水的凝固(压强变小,冰点会升高)。同时,致密的丝织品有着很大的表面积,蒸发会非常快,这更加有利于冰的形成。
《淮南万毕术“夏造冰”研究》这篇文章具有很出色的发散思维,创作这篇文章的研究者也拥有很灵活的头脑。当焦耳—汤姆孙效应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吸热能力,作者就把视线由瓮底的水转向了瓮口的新缣,并提出用蒸发吸热来思考问题,最终从理论上证实了这个古老实验的可行性。
图片
当然,这个办法制成的冰还很少,古人也不会用这个办法大规模制造冰块,但是刘安自己也许都不会想到,这个实验中蕴含着多么深刻的科学道理。千载之后,当冰箱、空调、冷库利用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给人们带来凉爽时,人们是否会想到那群头顶烈日、手捧大瓮的”怪人“。他们是伟大的先驱者,理应被后人铭记。
图片
科学总是在发展的,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人应当不断接受新的理论,学习新的知识。但是我们也没有理由忽视先人千百年来积累的经验与智慧。在不断探索科学的最前沿领域时,也要从古人的思想中汲取力量。也许那斑驳泛黄的古老书简中,就隐藏着使科学产生重大进展的崭新世界。
参考文献:
[1]赵虹君.《淮南万毕术)反映的物理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资料室.研究生毕业论文(编号65) . 1993. 16-22.
[2]康辉,柯资能.《淮南万毕术》夏造冰之新解兼与厚宇德先生商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 (8) :71.
[3]厚宇德.溯本探源一中国古代科学与科学思想史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71.
[4]厚宇德.关于中国古代“夏造冰”是否成功之商榷[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23 (1): 76-7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