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大围歼战:基辅战役

 licht3jh8evr0j 2022-03-19

基辅战役,我指的是1941年,不是2022年的哈(笑),一般也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歼战,其具体的发生时间是在1941年7月-1941年9月底。需要清楚的是,欲了解这场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影响,是必须结合整个苏德战争初期德军的计划来一窥其根源的。为此,在正式讲述这场战役前,先让我们来看看二战苏德战场初期双方的军事计划和准备,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巴巴罗萨。

起源与背景

巴巴罗萨一般公认起源发生在1940年夏,但事实上此前德国的OKW(最高统帅部)和OKH(国防军陆军总部)相关单位已经就对苏战争做过一系列秘密的研究。当然,这些研究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更为系统的深入下去,因为届时不仅德国正忙于和英法作战,甚至希特勒本人也对接下来是继续执行海狮行动(入侵英国)还是东征苏联莫衷一是。直至1940年12月18日,代号为21号训令的文件才得以正式发布。

在这些文件中,被绝大部分高级将领所认同的是集中攻击莫斯科的计划,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高级将领中除了古德里安、霍特等人外,像后来名声大噪的曼斯坦因、隆美尔、莫德尔等人此时尚没有进入到能影响全局的德军中枢。而即使在有资格列席最高级别战略会议的将领中,诸如总参谋长哈尔德、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以及一线集团军指挥龙德斯泰特等等都是强烈的反侵苏派。他们所依据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对于入侵苏联这样庞大的战略目标来说,德军缺乏足够的力量(尤其是后勤保障),也缺乏应对这样庞大目标的经验。要知道,此时尽管德军已经赢得了对波兰、法国等国家的胜利,但其指挥参谋机构中真正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俄东线的中高级将领屈指可数。与此同时,就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具备1914年经验的德军将领,也基本清一色反对入侵苏联的行动。据闻,伦德施泰特就曾直言不讳的质问希特勒对于入侵苏联这样一个目标,是否已经考虑周全。

不幸的是,由于希特勒在对法战争中的成功,使得这位元首越发瞧不上趋于保守的总参谋部。而从当时的观点看,这一轻视也不无道理,毕竟正是希特勒在曼斯坦因计划上的坚持,使得德国在对法战争中大获成功。为此,人们也越发信奉来自元首的判断上。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层因素加剧了巴巴罗萨计划的整体失调,那就是德国情报部门的相互掣肘。

自希特勒及纳粹党登上德国政治舞台以来,这股力量就与德国的传统势力国防军相抵触。也因而,长久以来为德国指挥机构提供主要信息来源的陆军情报部,在希特勒看来,却几乎等同于一个对立的阵营,论及此二者间的合作,我们也就可想而知了。无法依靠,或者说无法相信陆军情报部门的信息。不得已,希特勒也组建了自己的一套情报班子,既“德国保安局”。此机构最早仅仅是纳粹系统中并不显赫的构成部分,相当一段时间内也只是承担了内务系统的管理和一定的谍报工作。但随着纳粹党和军方的越发对立,一个忠诚于自己的情报机构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不过德国保安局并没有因此而迅速成立。在此机构最后尘埃落定之前,德国,包括纳粹党本身都建立了许许多多的情报部门。其彼此间名目繁多的情报机构勾心斗角、各行其是,而最终往往只有一个能得到希特勒的认可。

严格说来,希特勒的这一手也并不算什么败笔。问题在于德国保安局的人员构成上。为取代与自己交恶的军方成员,希特勒所采用的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纳粹份子。这一帮人固然不能说是毫无办事能力,但相比起老道的陆军情报局或者卡纳里斯的军事情报局,他们所欠缺的是对情报的综合理解能力和经验。即往往他们能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情报,但却缺乏对情报进行及时反应的能力。当然,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能力自然也会提高,但1940年却是军方和纳粹的情报机构交锋最为猛烈的时期。为了在希特勒那里获得一席地位,这些情报机构不惜对彼此的工作恶意阻扰,甚至还相互散发假情报以误导彼此的信息处理。其结果却颇为讽刺,为了更好的表示自己的忠诚,情报部门争相向希特勒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而这些曲意迎合元首的行为却最终误导了元首的战略,变向的等于辜负了希特勒的信任。也因此,我们可以说制定巴巴罗萨计划之初的情报是并不完整的。

依据并不充分情报所制定的巴巴罗萨,其本身也反映了它的矛盾。分别以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三个目标为重心的计划,既缺乏一个中心的指导协调,也少有一个失败后的应急备案。拿古德里安上将和博克元帅为首的部分将领看来,苏德战争之初,德军首先要做的就是不顾一切的迅速突进莫斯科并夺取它。为什么呢?莫斯科位于苏联中部,是连接南北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工业和交通中心。一旦拿下,其意义不仅是上述几个方面,同时更重要的还有心理层面的影响,而这也是古德派闪击战的精髓。唯一的问题在于,万一拿不下呢??且让我们先不要根据事后的发展来论述古德里安直接突击莫斯科方向的可能性。单单从战前来说,由于战略重心的双向作用,恐怕只有很少的人会认为,拿下莫斯科会是个轻松的任务。因此,使绝大部分人能接受的,通常还是相对谨慎的做法。希特勒自己也曾一度或多或少的表达了这一观点,但事实上他最终的选择却是折中。


在这个问题上,曼斯坦因元帅的回忆录可谓一针见血:“希特勒的战略目标是以政治和经济的考虑为主要基础。

(1)占领列宁格勒(即今圣彼得堡,他认为这个城代表共产主义的摇篮),并与芬兰人合作支配波罗的海;

(2)占领乌克兰原料产地,顿内次(Donetz)盆地的军备生产中心,高加索油田,以使苏俄战争经济完全崩溃。

另一方面,德国陆军总部则认为必须首先击败红军始能征服和保守那种重要性毫无疑问的战略地位。他们认为必须向莫斯科前进始能迫使俄军主力接受会战。因为这个城市已成苏俄权力的焦点,是斯大林所不能丧失的。其理由又可分为三点:

(1)与1812年(拿破仑征俄时)不同,莫斯科现在是俄国的真正政治中心。

(2)莫斯科附近已建立巨大军需工业,若该城丧失即可使苏俄战争经济立即受到严重打击。

(3)更重要的是莫斯科恰好为欧俄地区交通网中心,该城市若被攻陷则俄军防线就会被切成两段,而使苏俄不再能发动统一协调的作战。



简言之,希特勒与陆军总部之间的战略歧见即为:希特勒希望在两翼上寻求决战,陆军总部则主张在中央方面寻求决战。以苏俄空间的巨大和德军可用兵力的有限为判断基础,则第二案是远较第一案合理。但最不幸的是德军的最高作战指导既非以第一案又非以第二案为基础,而是以二者的折中为基础。”好听点这叫具备弹性,但事实上却更多属于走一步看一步的冒险之举。

1941年6月22日,德国就是在这样充满混乱的战略指导下开始了入侵苏联的行动。然而尽管这份将力量平分成三份而缺乏重心的计划固然致使德军在战略上大感迷茫,但在41年却也阴差阳错的起到了突然性的功效。如苏军最著名的朱可夫元帅就在回忆录里坦率的承认:“包括他在内的一干苏联高级军事领导,都没有想到德军会在一开始就集中所有机械化部队在几乎所有的重要方向投入。


至1941年7月,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相继发动明斯克、乌曼、斯摩棱斯克等战役以求围歼苏联红军在中部的力量。该系列战役至9月10号停止,尽管德军歼灭并俘虏苏联红军多达百万人,但其部队伤亡也超过了之前的波兰和法国之战。此时,德军在占领斯摩棱斯克后进入了一个十分微妙的局面,一方面德国中央集团军只要再往前推进,便极有可能赶在可怕的苏联寒冬到来前拿下莫斯科。但另外一方面由于德军两翼的进展迟缓(北方和南方),尤其是南部侧翼正屯集着苏联高达几十万人的西南方面军,为此也使得中央集团军有孤军深入的风险。不过反过来说,也正因为德军中央集团军的深入,使得其与南方集团军而言出现了一个对于苏军西南方面军的巨大战机,而那就是使得一旦德军中央分兵南下便可以成功合围和歼灭在基辅的苏联西南方面军。

这一战机是如此有利,以至于深深的吸引着希特勒的注意。要知道当此之时,一旦中央集团军掉头南下,那将很可能创造历史性的坎尼式大歼灭战。当然,另外也有一种说法是,希特勒之所以提出掉头南下而非继续莫斯科方向,是因为希特勒是从德国更高的战略维度去看的,即苏德战争并非一场常规战争可比,德国想要根本征服苏联必须从经济角度打下坚实基础。然而事实上,希特勒的所谓战争经济学从来就并不是一个深思熟虑,有系统和有步骤的总体计划。即,如果说这位战略大师如果一开始就深刻明白,苏德战争将是一场围绕着经济的总体战的话,那么他就不应在三个目标同时开打的巴巴罗萨计划上签字。其次,自始至终,这位“深通苏德双方经济差距”的元首也并未就改善后勤和更好动员被占领区的苏联人做出更为具体有效的指示。与之相反的,倒是他几乎支持了盖世太保和党卫军对苏联占领地的一切暴行。另外还有一个强有力的佐证是,希特勒几乎是在1942年德军已经败局明朗情况下才正式在德国实施总动员,可见这位元首所谓的“我的将军们对战争经济学一无所知”,其实于他自身而言也不过半斤八两罢了。

事实上,希特勒的战争计划从来都不是一套完整和系统战略指导,我们仅从巴巴罗萨开始,他的几个关键命令就能看出这位元首在战略目标上的摇摆不定。

第21号指令 “巴巴罗萨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一组 1940年12月18日

1940年第33408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21号指令 “巴巴罗萨[注]”方案

德国国防军必须准备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之前即以一次快速的远征将苏俄击败(“巴巴罗萨”方案)。为此,陆军必须动用一切可供使用的部队,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保卫已被占领的地区免遭突然袭击。对空军来说,重要的是,应抽出强大兵力支援东方战局中的陆军,以期加快地面作战的进程和尽可能减少敌空袭对德国东部地区造成危害。集中兵力兵器于东线的限制条件是:由我方控制的整个作战地区和军备工业区必须得到充分的保护,不可停止对英国特别是对其补给线的攻击行动。在东方战局期间,海军仍以英国为主要作战对象。我将根据情况在对苏俄作战开始之前8个星期命令军队开始集结。准备工作,将需较长时间;如果尚未开始,那么现在就必须着手进行,并且务必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但是,切切不可暴露进攻企图。三军总司令部的准备工作必须着眼于以下各点:

 I、总企图:

装甲部队应果敢作战,楔入敌深远纵深,歼灭部署在俄国西部地区的俄国陆军主力,阻止其有作战能力的部队撤至俄国纵深地区。然后。务必快速追击以形成这样一条战线:俄国空军从该线出发将不再能攻击德意志帝国的领土。作战的最终目标是,大致在伏尔加河——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建立一道针对俄国亚洲部分的防线。这样,以后若有必要,可由空军来摧毁俄国残存的乌拉尔工业区。在此作战过程中,务必使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迅速丧失其基地。从而也丧失其战斗力。作战一开始就必须对俄国空军进行强有力的打击,阻止其有效地参战。

II、可能的盟国及其任务:

1、在我作战之两翼,可望罗马尼亚和芬兰积极参加对苏俄的战争。当上述两国参战时,以何种形式将其军队置于德国指挥之下,国防军统帅部将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磋商并作出决定。

2、罗马尼亚的任务是:至少在进攻开始阶段,以战斗力强的部队支援德军南翼的进攻;牵制非德军作战方向上的敌人;此外,在后方地区遂行支援勤务。

3、芬兰应掩护由挪威调来的德军北方集团(第21集群 [ 译者注:该集群相当于集团军一级。] 一部)实施展开,并与其协同作战。此外,还担负攻克汉科的任务。

4、至迟自作战开始时起,瑞典的铁路和公路有可能供德军北方集团开进之用。

III、作战的实施:

 一、陆军(我批准呈报的计划):

在被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分隔成的南、北两个战区中,应将主力用于北部。在这里计划投入两个集团军群。在这两个集团军群中,南部集团军群——在整个战线的中央——的任务是,以特别强大的装甲兵团和摩托化兵团,从华沙周围及其北部地区实施突击,粉碎白俄罗斯境内的敌军。从而创造条件,使快速部队的强大兵力转而向北,协向从东普鲁士向列宁格勒总方向突击的北方集团军群,歼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敌军。只有在完成此项紧急任务并继而占领列宁格勒和喀琅施塔得之后,才可实施旨在攻占重要交通枢纽和军备工业中心莫斯科的进攻行动。

只有当俄国的抵抗力异常迅速地出现崩溃时,才有理由同时进攻两个目标。

在东方作战期间,第21集群的最重要任务依然是保卫挪威。其余兵力,在北部(山地军)首先应保卫佩萨莫地区及其矿井,以及北冰洋通道,以便尔后与芬军一起向摩尔曼斯克铁路实施突击,切断摩尔曼斯克地区的陆路补给线。德军能否以较强兵力(2到3个师)从罗瓦尼埃米及其以南地区出发实施这一作战行动,取决于瑞典是否准许使用其铁路实施开进。

芬兰陆军主力的任务是,配合德军北翼的推进,在拉多加湖西侧或两侧实施进攻,以牵制尽可能多的俄军兵力,并占领汉科。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的集团军群,应力求在向心作战中,以强大的翼侧部队全歼尚在第聂伯河以西乌克兰境内的俄军兵力。为此,应从卢布林地区出发,向基辅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而位于罗马尼亚的兵力则应跨过普鲁特河下游,形成一只远远向前伸出的用于包围敌人的“手臂”。罗马尼亚军队负责牵制在这中间的俄军兵力。如果昔里皮亚特沼泽地南部或北部的会战取胜,就应在追击中力争:

在南方,提前攻占在国防经济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顿涅茨盆地,

在北方,迅速进抵莫斯科。攻占该城,意味着政治和经济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胜利,此外,还意味着苏俄丧失了最重要的铁路枢纽。

二、空军;

任务是,尽可能削弱和排除俄国空军的作用,支援主要方向上的陆军特别是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和南方集团军群主要翼侧的作战行动。对于俄国的铁路,应视其对作战的重要程度或者予以切断,或者果断使用伞降和机降部队占领其附近的最重要目标(渡口!)。为能集中一切力量对付敌空军和直接支援陆军,在实施主要作战行动期间,对敌军备工业可不予以攻击。只有在机动作战结束之后,才考虑进行这种攻击——首先是针对乌拉尔地区。

三、海军:

在对苏俄的战争中,海军担负的任务是,在保障己方海岸安全的前提下,阻止敌海军逃出波罗的海。攻占列宁格勒后,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便失去了最后一个基地,随后就会陷入绝望的境地,因此,在此之前应避免较大的海战。

在消灭俄国舰队后,重要的是,应保障波罗的海海上交通畅通无阻,其中包括通过海上来保障对陆军北翼的补给(扫雷!)。

IV、各位总司令先生根据本指令而下达的所有命令必须基调一致,即现在的措施是为防备俄国改变其目前对我态度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参加早期准备工作的军官的人数应尽可能少,其它有关人员则尽可能晚些时间参加,而且每个人的活动应仅限于其工作所需要的范围。否则,就有暴露我们准备活动—一其实施时间还根本没有确定———的危险,从而在政治和军事上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V、我等候诸位总司令先生报告你们根据这一指令制定的具体计划。

国防军各军种应将各自的准备工作计划(包括时间安排)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向我报告。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第33号指令 继续在东线进行战争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7月19日

1941年第44123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3号指令 继续在东线进行战争

一、随着斯大林防线被突破和各装甲集群的深远突击,东方整个战线上的第二阶段的一系列会战结束了。在中央集团军群那里,消灭快速部队之间的敌强大战斗集团,仍需要较长时间。南方集团军群北翼部队的作用和机动自由受到基辅要塞和背后苏军第5集团军的限制。

二、下一步作战的目的必须是,阻止其他的敌强大部队撤人俄国纵深地区,并将其歼灭。

为此,在下述方向上必须开始做好准备:

1、东南战线:

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向心突击,歼灭尚在第聂伯河以西的敌第12和第6集团军。罗马尼亚主力部队负责在南面掩护此次作战行动,敌第5集团军也有可能由于中央集团军群南翼部队和南方集团军群北翼部队的夹击而最先受到毁灭性打击。中央集团军群在完成当前任务、保障后勤补给和部署好对莫斯科方向的掩护兵力之后,除若干步兵师应挥师南下之外,还应派出其他兵力主要是快速部队向东南方向行动,以便阻止已到达第聂伯河对岸的敌军逃入俄国纵深地区,并将其歼灭。

2、东线的中央:

在消灭被包围的敌大量战斗集团和得到补给以后,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在以步兵部队继续向莫斯科推进的同时,以未被派往东南方向第聂伯河防线背后的快速部队切断莫斯科一列宁格勒的交通线,从而在右翼掩护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推进。

3、东北战线:

只有在第18集团军与第4装甲集群建立了联系,深远的翼侧由于第16集团军向东实施突击而得到了可靠的掩护以后,才可继续向列宁格勒方向推进。与此同时,北方集团军群必须竭力阻止尚在爱沙尼亚作战的苏军撤向列宁格勒。

力争尽快夺取有可能成为苏联舰队基地的波罗的海诸岛。

4、芬兰战线:

得到第163师大部兵力加强的芬兰主力部队的任务仍然是,以拉多加湖以东为主要方向,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击,然后与北方集团军群协同歼灭该敌。第36军级司令部 [ 译者注:波兰战局结束后,德国在东部边界组建了7个边防司令部(军级),自1939年10月15日改称军级司令部。该司令部因部队不足,通常只在次要方向上遂行作战任务。] 和山地军的进攻目标未变,但它们暂时还可能得不到航空兵部队较强有力的支援,因此在必要时作战行动可以暂时延缓。

三、对于空军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应从战线的中央抽调兵力,派出航空兵部队和高炮部队,必要时迅速前调增援部队或相应地变更部署,以重点支援东南战线的进攻。应尽快以第2航空队的作战部队(暂时可得到从西线调来的作战部队的加强)空袭莫斯科,作为“对苏联空袭布加勒斯特和赫尔辛基的报复”

四、海军的任务仍然是,在海上和空中的敌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海上运输,主要是为登陆作战输送补给物资。此外,在敌方基地越来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我方采取的措施应能阻止敌军逃入瑞典的隔离港。在波罗的海的兵力腾出来之后,应将快艇和扫雷艇(最初规模为各一个支队)派往地中海。

敌人通过海路运来了增援部队,给德军在芬兰的作战行动增加了困难。为了支援德军在芬兰的作战行动,应派遣一些潜艇进入挪威海。

五、在西线和北线,所有3个军种均应考虑抗击英军对海峡群岛和挪威海岸可能实施的进攻的问题。必须做好从西部地区向挪威所有地区迅速前调空军部队的准备。

第35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9月6日

1941年第441492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5号指令

鉴于正在对列宁格勒地区形成包围态势,因此,在对南方和中央两个集团军群内翼之间的敌军的作战中取得的初期战果,就为同铁木辛哥集团军群 [ 译者注:德军的集团军群大体相当于苏军方面军一级编制,因此,德国人通常也称苏军的方面军为集团军群。] (它在我方中路陆军的当面被进攻作战所牵制)进行决战打下丁基础。必须在冬季气候到来之前的有限时间内,给该集团军群以毁灭性打击。为此,应集中使用翼侧不需要的和能及时前调的所有陆军和空军部队。

根据陆军总司令的报告,我对此次作战的准备和实施下达如下命令:

一、在战线南半部的当面,重要的是,以正在越过第聂伯河向北推进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配合中央集团军群南翼的进攻,歼灭克列缅楚格-基辅-科诺托普三角地区的敌人。一且允许遂行此项任务,即可为这一新的作战行动重新部署第2和第6集团军的以及第3整甲集群的可供机动使用的部队。在南方集团军群那里,得到步兵师加强的快速部队,大概最迟从9月10日起,可得到第4航空队的重点支援。该快速部队应从第17集团军占领的桥头堡出发,出敌不意地经卢布内向西北方向进攻;而第17集团军则要向波尔塔瓦、哈尔科夫方向推进。应在第4航空队的支援下,从第聂伯河下游继续向克里木半岛实施进攻;如果拥有可供使用的兵力,也可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桥头堡出发实施进攻。快速部队在第聂伯河下游南面向梅利托波尔推进,将大大有助于第11集团军完成其任务。

二、中路陆军部队应做好同铁木辛哥集团军群作战的准备,以便能尽早(在9月底)发起进攻,在维亚兹马 [ 译者注:又译“维亚济马”。] 总方向上达成双重包围(在两翼集中强大装甲兵力),歼灭斯摩棱斯克以东地区的敌人。为此,必须以快速部队组成突击集团:在两翼(预计在罗斯拉夫利东南地区,主突方向是东北),突击集团由中央集团军群可以动用的部队和为此而抽调的第5和第2装甲师组成;在第9集团军(预计突击方向经过别洛伊)的地域内,突击集团应从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抽调尽可能多的部队组成。只有在这次兵力集中、包围严密的歼灭战中消灭了铁木辛哥集团军群的主力,中路陆军部队方可(在右边沿着奥卡河,在左边沿着伏尔加河上游)向莫斯科方向实施追击。空军应以主要是从东北地区及时得到加强的第2航空队,重点支援两翼的进攻。因此,空军应把俯冲轰炸机部队(第8航空军)的主力派到两个进攻翼侧的快速部队那里去。

三、在东北战线,应与向卡累利阿地峡进攻的芬兰诸军建立联系,包围正在列宁格勒地区作战的敌军(占领该地区后,还要包围施吕塞尔堡 [ 译者注:苏联彼得要塞在1944年前的名称。] 地区之敌),以便最迟在9月15日能将快速部队和第1航空队的主力部队(尤其是第8航空军)腾出来用于中路陆军方向。但是,在此之前应努力至少在东面更严密地封锁列宁格勒,而且如果天气情况允许,即应派空军对列宁格勒实施大规模空袭。特别重要的是要炸毁自来水厂。为了使芬兰军队易于突破俄国—芬兰旧边界沿线的工事,为了大大缩小作战地区,为了摧毁敌空军基地,北方集团军群部队必须尽快渡过涅瓦河地段向北实施进攻。

应在芬兰军队的协同下,以水雷障碍和炮兵火力封锁喀琅施塔得湾,以阻止敌军逃入波罗的海(汉科、波罗的海诸岛)。只要能抽出兵力,就应向东前出到沃尔霍夫河下游以掩护列宁格勒战场;只有在确保能歼灭列宁格勒附近之敌的情况下,才可向斯维里河推进,与卡累利阿集团军会合。

 四、下一步作战的计划是:

以一个从南方集团军群的战区出发向东北总方向推进的翼侧梯队(它由从南方集团军群抽出的快速部队组成)来掩护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向前推进,以掩护北翼,并与伊尔门湖两侧的芬兰卡累利阿集团军建立联系。

五、预定期限的缩短和因此而造成的行动开始日期的提前,都应有利于整个作战行动及其准备工作。

从这些命令中,我们可以看出,希特勒对于歼灭苏联主力、攻占莫斯科、夺取乌克兰经济区等等几个目标都抱有浓厚兴趣,但却始终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指导。这一点并非是意指战争计划就是一成不变的,然而就像毛主席在革命战争中采用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一样,总体战略应是一个从开始就贯彻如一且清晰可见的目标。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军事战略、经济战略的统筹,同时也作为作战决心来指导具体的行动。而这一点,就科班出身的军人来说可谓是必修课,希特勒对此可谓难辞其咎。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客观说这一责任也并不完全是希特勒一个人的锅,因为巴巴罗萨本身就并非为所有德军将领认同。甚至即使以哈尔德、博克、伦德施泰特这类力主莫斯科方向的高级将领中,其就具体的实施步骤也是有分歧的。所以公允的讲,德军东线战略的失败,是集体性的失败而绝非一人之锅。当然了,这些都算是题外话了,总之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在德军即乌曼战役发布致命的第35号命令前后,整个东线的局面便开始出现了巨大变化。

会战开始

8月22日下午,总参谋长哈尔德大将同他的作战处处长豪辛格参谋部上校进行了第一次预有准备的讨论,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后来也参加了讨论。这次讨论产生了基辅合围战的第一批预先命令。

22日黄昏,陆军总司令部命令中央集团军群以戈梅利地区的所有兵力向切尔尼戈夫实施突击,以切断苏第5集团军的退路。同时,就第二天的行动下达了详细的命令。命令(作战处第43540/41号文件,绝密)指出,第2集团军和第2装甲集群须从戈梅利-斯塔罗杜布一线出发,向杰斯纳河实施突击,与此同时,以右翼向切尔尼戈夫推进,“截往红军第5集团军正在撤退的部队,使第6集团军顺利渡过第聂伯河!”

8月23日,陆军总司令部又下达了一个补充命令:

“歼灭苏第5集团军尽可能多的兵力,尽快为南方集团军群渡过第聂伯河扫清障碍。为此,应组成一个最好由古德里安大将指挥的兵力集群,并准备以其右翼越过切尔尼戈夫。”这样,作战的主要任务便明显落到了一个强大装甲集群的肩上。8月22日,第2集团军司令部向第43、13军和第35军级司令部的共计8个步兵师下达了准备发起进攻的命令。根据集团军群的命令,第12军和第35军撤离前线,向第2装甲集群的东北方向开进。

此间有鉴于该命令等同于放弃了原定的莫斯科突击计划,为此,中央集团军群博克元帅和作为装甲先锋的古德里安、霍特等人进行了最后的努力,但奈何此时希特勒决心已定,而总参谋长哈尔德和陆军司令勃劳希契也无力抗争。最终,博克等人只能尊照指示,重新调整部署以南下基辅。

此时幸运的是,由于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努力,尤其是别尔季切夫方向、白采尔科维方向的努突破,苏军高层除朱可夫等部分将领外,基本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基辅的西南方向。就此,朱可夫作为苏军总参谋长力劝斯大林,应及时放弃基辅而将部队撤回到第聂伯河以东地区。而斯大林对此的反应是,他不仅严厉拒绝了朱可夫的建议,更直接撤掉了朱可夫的总参谋长职务。斯大林为何会做这一决定呢?很大程度上乃是源于基辅方向在当时不仅是乌克兰的首府,更是苏联南部经济的重要枢纽。而此时苏德战争不过刚刚开始两个月不到就连续丢失重地,苏联军队做好了这个准备吗?苏联人民做好了这个准备吗?作为后世人,我们不能说斯大林的这一担忧是多虑的,但也正因为这些考虑,使得基辅方向的守军失去了最佳撤离时机。8月8日,古德里安指挥第2装甲集团军由基辅东北方的戈梅利方向展开突破,当日便夺取了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8天后,古德里安在付出了相当代价后仍一路向前,直至跨过杰斯纳河,基辅守军右侧背的侧翼此时已经完全暴露出来了。此时的一个小插曲是,原本斯大林也同意了将苏军撤过第聂伯河东岸的计划(虽然还是不肯放弃基辅),但忽然就又改变主意要求苏军放弃撤退,回防基辅。这一来二去的折腾,不仅使得前线苏军筋疲力尽,同时也给仓促准备下的防御埋下了多重漏洞。拿防守基辅最左翼的苏军第38集团军来说,这个军名面上有近7个师,但由于战损和各种减员,实力已下降到不足一半,而其防线却高达200多公里。要知道,即使是拿后来海湾战争中的美军为例,其一个步兵师也不过担负30公里宽的防御正面,而此时苏军第38 集团军基本都不满员。为此,德军很快便在第聂伯河东南方向的克列缅丘格达成突破(该地长达50公里,仅苏军一个步兵师防御)。

9月9日,德军最为致命的一击打出,短暂修整后的古德里安集团忽然从北方谢伊姆河方向突破,随后便一路朝罗姆内-洛赫维察方向快速突入,而德军第1装甲集群则由南部第聂伯河开辟出的登陆场一路向北,这两大装甲集群犹如一把铁钳在罗姆内汇合,势要将其中的整个苏军西南方面军粉碎。而此时,就算苏军中以顽强著称且和斯大林私交较好的铁木辛哥元帅,也看出基辅大势已去了,但就算他的劝阻也并未使得斯大林同意放弃基辅。

9月10日,天空乌云密布。一场暴雨转眼间使公路和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许多车辆陷在泥潭之中,只有靠牵引车才能将它们拖出,摩托车的驾驶员只有用右手紧紧抓住卡车的后挡板,车子才能前进,弗兰克少校的先遣支队尽管遇到了这种无法形容的困难,但仍没有停止不前。虽然队形已七零八落,但仍在缓慢开进。

第1侦察支队的装甲侦察车和第6装甲团第8营的P-IV型重型坦克行驶在最前面,在将近中午的时候,官兵们在一座犹如海中孤岛一样的山岭的东北麓看到罗姆内的房屋。驾驶员加大油门,坦克、装甲侦察车和摩托车冲上罗缅河的第一座桥梁。用反坦克壕和铁丝网来保障其河岸纵深安全的苏军,被突然出现的涂有铁十字标记的车辆吓得目瞪口呆,以致于未能进行认真抵抗。德军没有停止前进,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冲上布尔什维克罗缅河上的大桥,几分钟以后就从西北面攻入了罗姆内。他们没有停留片刻,横穿罗姆内城,突至该城另一端的苏拉河桥前。当战斗车辆抵达敌岸时,苏军仿佛才从昏睡中清醒过来。霎时间,苏军从这座清洁的城市的各个角落出现,他们向德军行军纵队射击,袭击单个车辆,伏击侦察小组和突击小组。当下午克勒曼上校的行军纵队赶来时,战斗才逐渐平息下来,德军开始有计划地搜查住宅区。这时,苏军的飞机来了。尽管天气不好,强击机和低空飞机仍对该城进行了轰炸,并以航空炮和机枪射击德军。炸弹夷平了房屋,黄昏时,罗姆内已变成一片火海。在夜幕降临之前,苏军对这座灾难沉重的城市进行了第25次轰炸。这场来自罗姆内战斗的片段反映了双方当时在基辅两翼的激战,但不管苏军如何顽强,由于准备不足他们仍一处接着一处的丢失各个阵地,而更为可怕的是,整个部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消耗殆尽,同时也几乎到了力竭的程度。

稍后,切尔尼戈夫落入德军之手。当晚,有鉴于成功在即,德国第2集团军司令冯·魏克斯男爵决定给其部队下达了一项总攻动员令:“……敌人的顽强抵抗、低劣的道路和持续不断的大雨,没有能够阻止你们前进……你们的这次进攻,为几天内即将开始的最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先决条件。敌人被我们从四面八方包围在这里,并加以歼灭……我知道,你们在经过艰苦奋战之后理应得到休息。但现在,这次会战的胜利取决于第2集团军的步兵师能否迅速地击溃、打退并歼灭还在顽抗的敌人。每一个小时都是宝贵的,都决定着胜利的大小。因此,必须全力以赴投入这次会战……”。

9月14日1820时,德军第1、第2装甲集群在洛赫维察一带会师,而这也标志着基辅方向苏军的命运尘埃落地。当然,被包围在基辅的几十万苏军并未就此束手就擒,与同一时代的法国同僚不同,无论是包围圈内还是圈外的苏军都竭尽一切努力向德军发起攻击。9月18日,苏军在罗姆内方向组织了4个师对德军侧翼展开突击,此战尽管因为缺乏有利协调而最终未果,但也很大程度上将德军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9月19日,基辅沦陷,苏联西南方面军几乎全灭,但通过一系列努力还是有大约2万官兵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包围战中突围而出。

战后评

从战果来讲,德军以损失不到10万人,先后歼灭苏军近60万人,击毁或缴获苏军884辆坦克、3718门火炮、3500辆车辆,不可不谓战绩卓略。但为此,德军却也不得不进一步推迟了后来向莫斯科发起攻势的时机。有关这一举措究竟于德国的东线战略是否有利,我在前文中其实已经多有讲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值得一说的倒是,近些年来网上不少以史料来为元首战略水平做重新分析的军事大V,其文也并非全无道理。但依个人而言,我仍认为基辅乃至整个苏德战争中的德军战略失策,希特勒是难辞其咎的。因为就像前文所说,对于征服苏联这样一个庞大目标而言,假使这位元首一开始就清晰明了经济是更为关键的目标,那么就不应在巴巴罗萨开始时以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三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再又如是,假设元首一直就对乌克兰等经济地区的重要性有更深体会,那就更不应该在基辅得胜后催着已经师老兵疲的古德里安继续深入莫斯科。很多对元首战略推崇备至的网文所很少注意的是,希特勒的战略从来都不是一个连续性的系统性战略,即以就北非而言,如果他真就很早就明白北非无足轻重,那又为何要在阿拉曼隆美尔战败后,继续在北非突尼斯方向投入仅十万德军宝贵的有生力量呢?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基辅战役是否成功,以及基辅的决策是否正确其实于德国的总体战略成败而言都不能说是一个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其背后希特勒或者说纳粹德国的指挥决策机制才是真正的致命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