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逊洋行在上海滩

 西一里2l6sluho 2022-03-19

沙逊是犹太人,沙逊这个古老的犹太家族一直在中东繁衍,在笃信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中,一直以专业财政官员的身份生存。对于上海人而言,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从“老沙逊”开始,即:大卫·沙逊、伊利亚斯·大卫·沙逊、维克多·沙逊曾祖孙三人的故事。当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巴格达新任行政长官执行反犹政策,并剥夺了沙逊家族首席财政官的职位,此时大卫·沙逊正值壮年,已是当地犹太社会的头面人物,上诉土耳其政府要求解除达乌德的职务,未料竟获支持。达乌德得知消息后,开始实施有计划的复仇行动。大卫·沙逊被迫携年迈的父亲和全家老小乘着夜色,以化装、贿赂的手法逃离了巴格达。老父亲在逃亡中故世了,大卫·沙逊成为一家之长。1832年全家迁往英属印度的港口城市孟买。大卫·沙逊之所以选择孟买作为安身立家之所。首先因为它是英国的殖民属地,能借重英国在全球的资本主义势力,来帮助他进行今后的商业贸易活动。其次,英国在经历了产业革命之后,棉纺织业迅速发展,其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大量的棉织品就通过孟买销往印度腹地,孟买成为英国对印度贸易的孔道。再次,当时英国的工业资本家正在极力反对东印度公司在贸易上的垄断,要求获得更多自由竞争的权利,这就为打开广阔的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是这些因素才使大卫·沙逊感到在孟买创办企业会是前途无量的,于是就在1832年在孟买设立了沙逊洋行。

文章图片1

沙逊家族

文章图片2

沙逊家族的族长大卫·沙逊

大卫·沙逊利用沙逊家族担任巴格达首席财政官的声誉和经历,又十分熟悉西南亚和波斯湾的行情,在当地还有一批从前结识的朋友,并通晓多种语言的便利,经营英国纺织品、东方织物及波斯湾土特产的贸易。沙逊洋行很快就发展为印度在波斯湾的最大贸易机构。

沙逊的真正机遇在1833年出现,这年的8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废止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利权的法案,英国商人可以直接对华贸易。1833年之前,英国对华鸦片贸易几乎都垄断在东印度公司手中,沙逊公司在里面只能捡人家吃剩下的,精明的犹太人怎么能接受这样的局面呢?沙逊联络了一帮犹太财团游说英国女王和议会,终于在这一年的8月,英国宣布废除东印度公司在对华贸易中的一切专断特权。精明的大卫·沙逊敏锐的察觉到中国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全力将英国的棉纺织品和印度的鸦片输入中国,大发其财。沙逊带着他的8个儿子开始疯狂地向清国贩卖鸦片。这是这个家族对中国的原罪的开端,他的竞争对手、东印度公司的负责人格兰特也不得不承认:黄金雪片般地向大卫沙逊飞去,沙逊公司的财富像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起来。到林则徐销烟时,卖到清国的烟片已经基本上都是沙逊洋行的了。1838年,林则徐在广州收缴沙逊洋行为首的犹太商人的鸦片共19000箱,其中沙逊洋行就有17400多箱。这些东西后来在虎门被全部销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鸦片战争其实不是英国对清国的战争,而是英国女王和首相为了某些好处,在议会否决的情况下,首相私自授权,动用国家公器,为沙逊一家打的私人战争。而最后清国的战争赔款2100万元(折合成西班牙银元)也有近一半进了沙逊的口袋。

文章图片3

上海浦东黄浦江边,运送鸦片的小船

南京条约后,大卫沙逊先后在广州、香港和上海设立了分行。随着上海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地位上升,沙逊洋行在上海的业务扩展十分迅速,在英属印度对中国出口的鸦片、棉纺织品和棉纱等商品贸易总额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上海很快就变成沙逊洋行在华的业务中心,其地位超过香港和广州,为沙逊洋行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图片4

中间两栋为老沙逊洋行姊妹楼

文章图片5

老沙逊洋行

文章图片6

右边为沙逊洋行

文章图片7

左边为沙逊洋行姊妹楼

文章图片8

沙逊洋行

文章图片9

沙逊洋行

文章图片10

老沙逊洋行

为适应贸易发展的需要,1864年8月,大卫沙逊会同其他洋行代表15人共同发起创办了上海香港汇丰银行。初成立时汇丰银行设在外滩南京路口,即今和平饭店南楼旧址(第一代汇丰银行)。1874年,其业务已相当发达,房屋面积不够使用,遂以6万两银子,购下海关大楼南面西人俱乐部的房屋和大草坪,并进行改建和装修,成为当时还算豪华的一座3层楼房(第二代汇丰)。到了1921年,此楼显得陈旧和落伍,于是,以每亩4000两银子的价格买下其南面11号别发洋行、10号美丰洋行的房产,将老房拆除,委托公和洋行设计,英商德罗·可尔洋行承建。于1921年5月5日开工,工程历时25个月,于1923年6月3日竣工。

文章图片11

第一代汇丰银行,右边为沙逊洋行

文章图片12

第二代汇丰银行

文章图片13

第二代汇丰银行

文章图片14

第二代汇丰银行

文章图片15

第二代汇丰银行

文章图片16

第二代汇丰银行

文章图片17

汇丰银行大楼建造中

文章图片18

汇丰银行大楼

“老沙逊”—— 大卫·沙逊的故事到此也告一段落,之后就是他的几个儿子的创业史。英商新沙逊洋行是英籍犹太人伊利亚斯·台维特·沙逊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创立。因与其胞兄阿尔伯特·沙逊经营的沙逊洋行中文行名相同,极易混淆,故人们以其来华先后,在行名前冠以“新”“老”两字,以示区别。但两行在经营及资金上并无关系,这两位都是大卫·沙逊的儿子。新沙逊洋行建立初期,主要经营鸦片买卖和纺织品等贸易,是行商性质,在华资金均为流动资本。新沙逊每年运进上海售卖的鸦片平均有5000箱,价值300多万银两,利润高达100万银两。

那是一个蒸汽机轮的大航海时代,世界日新月异被紧紧联系在一起。老沙逊有八个儿子,被分散在印度、上海、香港、印尼、英国、马尼拉等各处,依托英国的殖民力量,在亚洲织成物流网络,即为家族积累财富和荣耀,也在化解和防范风险,尽情享受的旧世界的荣光。但当世界进入了二十世纪,旧世界那一套开始玩不转了,家族的新兴力量上场了。大卫·沙逊的曾孙——维克多·沙逊,生于1881年,青年时代爱好航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英国皇家空军,作战时因左脚负伤而致残,人称“跷脚沙逊”。又因其为世袭准男爵,中外人士称他为沙逊爵士。

文章图片19

维克多·沙逊

1918年维克多·沙逊在印度孟买继承祖业,掌握了新沙逊洋行的经营权。他曾经担任过印度殖民地国会议员、调查印度工业劳动问题皇家委员会等职。1919年在香港设立香港信托公司,负责沙逊家族成员财产托管和收益事宜,利用庞大的信托基金购置有价证券,以收购股票的办法控制了一些著名企业的股权。维克多沙逊开始用一种新的手段来控制世界——投行金融,手法和同一时代的太平洋另一端的JP摩根如出一辙。

20世纪初是一个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中国如此,印度也是如此,沙逊集团在印度很难再有发展余地。维克多沙逊把和他的曾祖一样,把眼光再一次投向上海。上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于是维克多·沙逊决定把经营重点转移到上海,并准备亲自在上海“大干一番”。这是新沙逊洋行经营战略的重大转变。在维克多·沙逊掌权之前,新沙逊洋行依然主要经营鸦片和棉纱布匹生意,日渐萎缩。1923年维克多·沙逊第一次来到上海。初来乍到,对投资方向举棋不定时,见安利洋行发生资金周转困难,遂决定投资改组“安利”。使用的依然是在香港已经熟稔的投行金融手法,利用资金在时间上的价值控制成熟的洋行。维克多·沙逊看中的是“安利”的规模及“安利”老板安诺德兄弟在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地位。假手“安利”,大力扩展新沙逊洋行,吞并“安利”及其所属产业。到1936年安诺德兄弟退出“安利”,“安利”变为沙逊系统的一个企业。

四川中路320号 原安利洋行 约1907年建 ,安利洋行原为安诺德兄弟所有,后被沙逊家族兼并。此建筑为砖混结构,高7层,立面竖向有划分,外墙为清水红砖墙,中部饰白色水平腰线,顶部则在檐口下方有白色水平装饰带构图简洁稳重,转角部位材质有变化整体属简化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文章图片20

安利洋行

文章图片21

安利大楼

文章图片22

如今的安利大楼

维克多·沙逊在上海站稳了脚跟,除继续经营进出口业务外,还建立了若干直属公司,投资多种行业。然而使维克多·沙逊一战成名的还是他在房地产方面经营的巨大成功。用现在的眼光看,维克多沙逊是不折不扣的重资产经营,利用金融杠杆大量收购,还通过抵押放款的方式吃没押产。新沙逊集团对抵押放款的条件十分苛刻,押价极低,一般仅抵产价的百分之三四十,但利息却很高,至少要8厘,甚至1分以上,欠息不付,要按季加入本金,利上加利。许多押户到期无力归还,只好任其吞没。如湖北路迎春坊、唐山路润德里、昆明路原德里、黄陂南路安义里和泰晤士大楼、华盛顿公寓、静安公寓等等,都是新沙逊集团用这种手段吞没的。新沙逊还用出租土地给他人造新屋到期屋归地主的办法,“归”进了大量房屋。经营房产的风险转嫁给赁地造屋者,自己保有土地增值利益。

维克多·沙逊在1925年起开始兴建高楼大厦。首先兴建的是沙逊大厦,沙逊大厦面临南京路和黄浦江,三面沿马路,一向被认为是上海最好的一块土地。沙逊大厦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沿南京东路和外滩的外墙使用花岗石。从1926年4月破土兴建,至1929年9月5日全部落成。沙逊大厦外表豪华,地理位置优越,又是上海第一个高层建筑,因此建成后,维克多·沙逊顿时“身价”百倍,马上成了上海摊上的“红人”,新沙逊洋行的“声誉”也随之大为提高。

文章图片23

20世纪20年代,正在建造中的沙逊大厦

文章图片24

20世纪20年代,正在建造中的沙逊大厦

文章图片25

20世纪20年代,正在建造中的沙逊大厦

文章图片26

20世纪20年代,正在建造中的沙逊大厦

文章图片27

20世纪20年代,正在建造中的沙逊大厦

文章图片28

20世纪20年代,正在建造中的沙逊大厦

文章图片29

沙逊大楼

文章图片30

沙逊大楼

文章图片31

沙逊大楼

文章图片32

沙逊大楼

文章图片33

沙逊大楼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沙逊大楼

建于1929年,原名华懋饭店,楼高77米,共十二层,外墙采用花岗岩石块砌成,由旋转厅门而入,大堂地面用乳白色意大利大理石铺成,顶端古铜镂花吊灯,豪华典雅,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饭店落成以后,名噪上海,以豪华著称,主要接待金融界,商贸界和各国社会名流。如美国的马歇尔将军、司徒雷登校长。三、四十年代,鲁迅、宋庆龄曾来饭店会见外国友人卓别林、萧伯纳等。解放后,饭店于1956年重新开业,起名和平饭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到80年代,这座大楼是上海最高端的场所,没有之一。曾经是上海人能拿得出手的不多的骄傲之一,而它的营造商——沙逊,却一直是作为反面教材被提及。沙逊大厦的建造,是新沙逊房地产经营上的一大转变。在尝到甜头后,便以建造高楼大厦和西式住宅为重点。相继建造了河滨大厦、华懋公寓、格林文纳公寓(峻岭公寓)、汉弥尔登大厦、都城饭店。为建造高层建筑和西式住宅,华懋地产公司在1930年、1932年、1933年先后3次发行公司债300万银两、100万银两和150万银元。

文章图片36

河滨大楼

文章图片37

华懋公寓

文章图片38

1934年峻岭公寓和峻岭花苑售楼广告

文章图片39

峻岭公寓

文章图片40

汉弥尔登大厦和都城饭店

1930年代上海滩最具实力的地产公司“沙逊洋行”在外滩建造好“沙逊大厦”(现称和平饭店)之后,原班设计及营造团队(英商Palmer & Turner巴马·丹拿|公和洋行设计,新仁记营造厂承建),紧接着在外滩的核心地段(江西中路|福州路口)建造了上海滩上最摩登的公寓 —— Hamilton House汉弥尔登大厦(1959年更名为福州大楼),该大楼落成后,沙逊又在马路对面对称位置,修建了一幢外立面一摸一样的大厦Metropole Hotel都城饭店,据说是沙逊当年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这对经典的Art Deco风格姊妹楼让这个路口成为外滩街区最摩登的十字路。

文章图片41

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也是沙逊集团建造的

新沙逊集团除了房屋出租外,也做房地产买卖。在民国19~20年地价飞涨时,在一年内把早年低价买进的12处产业高价卖出,共得价银14388719两,仅此一宗净赚银1000万两以上。解放前的上海28幢十层以上高层建筑中占了6座。首先建造沙逊大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取高额租金。大厦落成后,包租给集团附属的华懋饭店独立经营,按年收取60多万银两巨额租金。这座大厦建筑成本包括土地作价200多万两,共计760多万两,只要13年时间就全部收回。新沙逊集团的房租收益巨大。以南京路外滩产业为例,从民国4~15年11年的租金额约105万银两,再加上光绪三年到民国4年38年的租金,总数至少超过250万银两,除去20%的管理费用,房租净收益在200万银两以上,50年利润近25倍。民国13年这块地估值220万银两,这笔增值利润还不计在内。再以新沙逊建筑的茂名公寓为例,这座大楼建成于民国20年,当时的地价和建筑费用共计420万元,全年房租收入为56万元,除去管理费及税捐支出,全年房租净收入为337120元,在净收入中,除去常年5厘的投资利息,就是每年的盈利。照这样计算,第二十年,便可将420万元投资全部收回,还可收到以420万元为本金的利息2739000元。像茂名公寓这样的建筑物,一般估计可使用100年以上,可见投资利润之优厚。1935年,新沙逊集团占有的房地产达50多处,集中在几个地段:在南京路、福州路一带,有沙逊大厦、汉弥尔登大厦、都城饭店等大楼和庆顺里、和乐坊、长鑫里等10多条里弄;在淮海中路、茂名南路一带,有茂名公寓、锦江饭店、茂名花园公寓、凡尔登花园、培福里、纪家花园等;在苏州河北岸有河滨大厦、瑞泰大楼、瑞泰里、乍浦里、德安里等多处;在四川北路长春路一带,有长春公寓、北端公寓、狄思威公寓、余庆坊、启秀坊等。至此,新沙逊集团在上海拥有的房地产,不论在土地面积、房屋面积和高层建筑幢数方面,都已居上海房地产商的首位,成为上海的房地产大王。

文章图片42

凡尔登花园

1925年,凡尔登花园花园北部建造了7座排列式的建筑,由华懋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造,华懋地产公司是曾经上海滩首富沙逊的产业,这些建筑由英商安利洋行设计,四年后完工,是上海最早出现,比较著名的新式里弄住宅之一。

在沙逊集团急速膨胀的过程中,维克多充分意识到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金融资本的重要作用。1930年成立了新沙逊银行,是沙逊集团各企业的金融管理中枢。1928年,维克多·沙逊爵士成立了沙逊银行(E.D. Sassoon Banking Company Limited)。作为新沙逊洋行的子公司,以协调其家族的贸易利益。沙逊银行上海分行于民国20年成立,1930年3月,新沙逊洋行总部迁至新建的上海沙逊大厦。维克多·沙逊爵士去世后,银行子公司沙逊银行于1972年出售给商业银行华莱士兄弟公司(控股)有限公司(Wallace Brothers & Co. (Holdings) Ltd),1974年11月更名为华莱士兄弟沙逊银行有限公司(Wallace Brothers Sassoon Bank Ltd.),后者又在1976年被渣打银行接管。

上海首富沙逊还是一位优秀摄影师。对的,没写错,旧时代上海首富维克多·沙逊(Elias Victor Sassoon,1881-1961年)是一名摄影师。他那个时代,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除了摄影记者外,大户才有资格。这样的超级富豪本该是被拍摄的对象,如下,从夜宴到拉头马,到坐在轮椅上还有美女陪伴,人生最后阶段,他的随身护士成为他太太,1959年。

During the 1950s Sassoon lived at his home on Cable Beach in Nassau. Late in life he married his American nurse, Evelyn Barnes ('Barnsie'), who remained in Nassau long after Sassoon's death in 1961.

文章图片43

他的随身护士成为他太太

文章图片44

拉头马

文章图片45

请注意脖子上挂着相机,手里拿着摄影机的沙逊。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可能是躲避战事,1937年的沙逊照片相册里,有不少虹桥杓球场附近的伊甸园别墅,现在一般叫沙逊别墅,其实在虹桥路、哈密路口,上海动物园(以前虹桥杓球场划入其中)和龙柏饭店有两栋沙逊别墅,一栋叫伊甸园别墅,一栋用路名叫罗别根别墅(俄罗斯汉学家张霞考证为安利洋行亨利哥哥宅),都是英国乡村式、大体量住宅带超大花园。后来伊甸园转到了厉树雄名下,现在好象还是厉家的,很多年前听说在卖,那时价格就过亿元了。如下照片记录了伊甸园景色。很少见。

文章图片48

伊甸园别墅

文章图片49

伊甸园别墅

沙逊自己做的拍摄记录。

文章图片50
文章图片51

罗别根花园

罗别根花园——位于虹桥路2310号。这是一幢完美的英国乡村式别墅。它的立面造型以二层阳台为中心,二侧山墙基本对称。楼内装饰算不上华丽,但却透出一身贵气,尤其大厅的壁炉是用水泥和青砖砌成的,无任何装饰,显得古朴而厚实。这幢花园别墅由英籍犹太商人维克多·沙逊于1934年出资建成。

文章图片52

罗别根花园

文章图片53

罗别根花园

文章图片54

罗别根花园

虹桥路2409号的那60亩,则建造了沙逊别墅(伊甸园),即现在的龙柏饭店内1号楼。

文章图片55

沙逊别墅(伊甸园)

文章图片56

沙逊别墅(伊甸园)现在的龙柏宾馆1号楼

文章图片57

现在的龙柏宾馆1号楼

如下照片一张是沙逊从黄浦江面看到自己的尖顶大楼,隔壁的中国银行大楼还在建造中;一张是沙逊在自家阳台上看楼下bund客船靠岸,他知道又有一批淘金者来上海滩,也许这些淘金者也抬头看到他,旧时代上海淘金者的榜样。

文章图片58
文章图片59

维克多沙逊深知,家族的成功依赖于英帝国的庇荫,他的金融抱负,不仅仅在于做一个生意人投资家,更想着对宗主国英帝国的效忠。1935年由于美国白银政策使中国出现银元币制危机,维克多·沙逊抛出“救济上海金融之计划”(简称“镑券计划”),企图把中国货币体制纳入英镑集团范围,但因遭到中国人的反对而搁置。这一次失败对维克多沙逊来说是一次沉重打击,此刻他突然知道了,英帝国已经日薄西山,与他曾祖时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此刻他已萌生退意。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事后,上海租界的地位岌岌可危,沙逊开始陆续将资本转移国外,大量抛售各附属企业和投资关系公司的股票。估计第一次撤退转移的资金要超过一千万美元。1945年抗战胜利后,维克多·沙逊看到租界特权业已失去,蒋介石政权摇摇欲坠,通货恶性膨胀,不由地发出感伤:在中国开展大规模业务的日子已经过去了。随后将在上海的直属公司全部迁往香港,上海只设分支机构,资本额也改以港元计算,同时大量出售产业,进行第二次撤退。这次撤退后,沙逊家族开始逐渐淡出,维克多·沙逊清醒知道百多年来庇护家族的宗主的没落,家族在未来已经难有作为,此刻全身而退是最佳选择。

最后,新沙逊集团不得不于1958年10月31日以产抵债,把新沙逊公司、新沙逊银行、华懋地产公司、远东营业公司、上海地产投资公司以及华懋洗衣厂、华懋饭店、都城饭店、华懋公寓等9家企业在华的全部财产转让给中华企业公司,结束了在华业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