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犹太人

 书柜茶室 2022-06-02 发布于上海

哈同是一个伊拉克籍的犹太人。他从 1872 年开始就来到中国的上海谋生。决定给自己找一个普通的立足点。

1884年,中法战争的爆发,引退了大批在沪的洋人,他们为了迅疾离沪,纷纷低价出售房屋。哈同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联络周围一批犹太人低价收进。由于清政府无能,与法国签订了《中法和约》,“洋大人”们又纷纷回到上海。哈同则狠狠地赚了一大把。到20世纪30年代,他占有上海最繁华地段南京路地产的44%  。

哈同又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买地300亩,迁坟平地,由宗仰和尚设计,开始建造“爱俪园”(哈同花园),现上海展览馆的原址。全盛时期的哈同花园,园内包括学生在内有800多人吃饭(学生免学费、膳食费 。

通过努力奋斗,哈同成了上世纪初中国上海的一位犹太裔房地产大亨。

维克多.沙逊,1881~1961,旧上海首富。英籍犹太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加英国皇家空军,作战中左脚负伤致残,人称“翘脚沙逊”。1918年在印度继承家产,取得新沙逊洋行的经营权。

上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于是维克多·沙逊决定把经营重点转移到上海,并准备亲自在上海“大干一番”。

1923年维克多·沙逊第一次来到上海。见安利洋行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沙逊遂决定投资改组“安利。假手“安利”,大力扩展新沙逊洋行,吞并“安利”及其所属产业。最后把“安利”变为沙逊系统的一个企业。

维克多·沙逊在1925年起开始兴建高楼大厦。首先兴建的是沙逊大厦,沙逊大厦面临南京路和黄浦江,三面沿马路,一向被认为是上海最好的一块土地。沙逊大厦的建造,是新沙逊房地产经营上的一大转变。

他把沙逊大厦出租,13年全部收回成本。他还大搞房地产,有沙逊大厦、汉弥尔登大厦、都城饭店等大楼和庆顺里、和乐坊、长鑫里等10多条里弄;在淮海中路、茂名南路一带,有茂名公寓、锦江饭店、茂名花园公寓等众多的产业,富的走油 。特别是沙逊大厦即现和平饭店,已成上海标志性建筑,也是上海的城市“名片”。

为什么两个犹太人能改变旧上海的面貌,他们靠的是敏智的头脑,把握时机脉搏。这些从哪里来?

犹太民族是一个流浪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使得在“流浪”的途中不至于被灭亡。他们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犹太人认为人爱学习是一种义务和美德。他们重视教育,尊重老师,认为知识就是财富。知识缺乏的人在世界的舞台上根本不会有运筹帷幄的智慧和机会。他们勤奋好学,鼓励子女接受最高教育。

据统计,犹太人每年平均每人要读64本书,可见他们对读书的热爱和渴望。他们深深懂得书是知识的海洋,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是打开世界之门的金钥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