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节 汉字六书

 zqbxi 2022-03-19

       汉字内部有其自身的规律, 前人用“六书” 来总结。《说文解字叙》 说:《周礼》: 八岁入小学, 保氏教国子, 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 视而可识, 察而可见, 上、 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 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1. 屈曲;屈折。 汉 焦赣 《易林·渐之颐》:“其指詰詘,不能解脱。” 宋 晁补之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诗:“故都易姓几兵火,量臋鼎腹细詰詘。”2. 滞塞;艰涩。 汉 王逸 《九思·遭厄》:“思哽饐兮詰詘,涕流澜兮如雨。” 清 王筠 《菉友肊说》:“且此及月阳月名,文理皆詰詘。” 章炳麟 《文学说例》:“间语者,间介於有用之语,似若繁冗,例以今世文法,又如詰詘难通。”), 日、 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 以事为名, 取譬相成, 江、 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 比类合谊, 以见指撝huī(指挥), 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 建类一首, 同意相受, 考、 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 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 令、 长是也。这里所提到的“六书”, 就是所谓的“建字之本”。 其实这是古代学者研究文字时归纳出的条例, 并不是造字法。 以下就六书分别作一介绍。

1、 指事

       所谓“指事”, 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事的, 有可能是最早产生的一类文字。 如用一划表示“一”, 用二划表示“二”, 用三划表示“三”, 用四划()表示“四” 等。 手是五指,为一个单位, 于是便不再加划, 而用“×” 表示。 以一横代表准线, 于“一” 上加一竖或一短横, 就是表示上的意思, 短横或竖加在下面, 则表示“下”。

      但有相当多的指事字是产生在象形字的基础上的。 是在象形符号上加标识以表示所指之事的。 如先有“木” 来表示树木, 然后要表示树根, 则于木的根部加一横或一点, 这就成了“本” 字。 故《说文》 说:“木下曰本。” 要表示树稍, 则于木的梢部加一横, 这就成了“末”字, 故《说文》 说: “木上曰末。” 在“木” 的中间重点一笔, 则成了“” (朱), 也就是树株的“株”, 指树干部分。《说文》 说:“朱, 赤心木, 松柏属。 从木, 一在其中。” 认为指的是树心, 树心是赤色的, 所以朱指颜色, 看来这个解释是有问题的。 郭沫若《金文丛考》 说:“'朱’ 乃'株’ 之初文。 与'本’、'末’ 同意……金文于'木’ 中作圆点以示其处, 乃指事字之一佳例。 其作一横者乃圆点之演变。” 再如,“刀” 象刀形, 在刀刃的部位加上一点即成“刃” 字;“” (大)象人形, 在人的两腋的部分加点, 便成为“亦” 字, 即“腋” 的本字。

       不过指事字并不只是用加标识的方式来表示其意的, 还有相当多是以强调、 夸张某些事物的部位来指事的。 如“” (天)字, 是在“大” 字上部突出了硕大的人头。《说文》 说:“天,颠也。 至高无上, 从一、 大。” 颠就是头顶。 加大人头, 就是要表示所特指的部分。 头是人体最上部, 故说是“至高无上”。 如果人的脑袋歪在左边, 便成了“” (夨)字,《说文》 说:“夨, 倾头也。” 脑袋歪在右边, 便成了“”(夭) 字。《说文》 说:“夭, 屈也。” 人把两条腿相交在一起, 突出相交的部分, 这就成了“”(交) 字。《说文》 说:“交, 交胫也。 从大,象交形。” 侧面人形膝盖下地, 突出膝盖部分, 则成“”(卩) 字,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释卩》 说:“卩仍厀之初文……卩者, 胫头节也。 引申为节止、 节制之义。” 正面人形一腿弯曲, 突出了弯曲的一腿, 则成为“”(尢) 字,《说文》 说:“尢, □, 曲胫也。 象偏曲之形。” 侧面人形加大脑袋部分, 这就成了“元” 字,《说文》 说:“元, 始也。” 在人头的部分突出眼睛, 这就成了“”(见) 字, 《说文》: “见, 视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指事” 与“会意”、“象形”, 常出现难以辨别的情况, 所以《说文解字》 中就把不少指事字释为象形, 王筠《说文例释》、《说文句读》, 又一律归于会意。 简单地说, 指事与象形之别在于, 象形是描绘具体的形象, 指事则带有抽象性, 往往是通过强调、 标识的方式, 表示事物。 与会意之别是, 会意字用几个意符合成一个意思, 而指事字往往单个的符号就失去了意义。 不过有些地方是不必要强分的, 只要知道它的意义也就行了。因为先人造字时, 并没有指事、 象形等等的概念。

2、 象形

        象形字指纯用点划描摹物体的字。《说文解字叙》 中谈到造字时说:“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这其实就是说, 文字是人以自己为中心观察天地万物的结果, 是取天地万物之象而造出的, 而天地万象是宇宙存在的根据, 这也就确立了象形文字在汉字中的主导地位, 故人们有时用“象形字” 代称汉字。 前人所谓象形兼会意、 象形兼形声等等的划分, 那都有点过于复杂化。 我们的原则是: 只要它的基础主体是象形的, 就可以归于象形系列中, 不必再作细分。

       今观象形字, 确实是涉及到了天地万象。 如表现人体的: 人, 象侧立有人形; 大, 象正立的人形; 首, 象人头带发形; 耳, 象人的耳朵; 目, 象人的眼睛; 自, 象人的鼻子; 口,象人口形; 手, 象人的手有五指; 又, 象人右手欲抓物形; 爪, 象人手下覆欲捉物形; 心,象人的心脏; 吕, 象人的脊梁骨; 足, 象人的小腿带脚掌形; 止, 象人的脚趾; 包, 象人怀妊形; 子, 象初生小儿形等等。

       天文方面: 日, 象圆日形, 中有一点, 表示实体; 月, 象阙月形, 因月多处于半圆状态;晶, 象夜空众多小星形; 云, 象天上回卷的云气; 气, 象地上升起的云气; 雨, 象天上降雨之状; 电, 象闪电之状等等。

       地理方面的: 山, 象山峰突起之状; 丘, 象丘陵毗连之状; 泉, 象水源出水之状; 水,象水流之状; 永, 象水脉; 回, 象回转的旋流; 田, 象阡陌分明的田地等等。

       鸟兽草木方面: 鸟, 象鸟有喙、 头、 翼、 足形; 燕, 象燕子形; 马, 象马有尾及四足形;犬, 象狗卷尾形; 象, 象大象形; 虎, 象大口兽形; 鹿, 象长角兽形; 牛, 象头角回抱的牛头; 羊, 象角向外拐的羊头; 萬, 象长尾高举的蝎子; 龟, 象大壳爬行的龟; 鱼, 象头尾皆足的鱼; 木, 象长起的树; 草象地面的小草; 禾, 象穗下垂的谷子; 来, 象有芒刺的麦子;果, 象树上结满果子; 等等。

       生活用具方面: 丝, 象束丝之形; 衣, 象向右抱裹的古衣形; 裘, 毛皮衣形; 皿, 象饮食之器形; 豆, 高足豆形; 鬲, 象炊具; 畐, 象盛酒器; 车, 象有轮子的车子; 册, 象编起的竹简; 户, 象单扇门; 门, 象双开的户; 舟, 象小船; 弓, 象弯弓; 戈, 象斜开刃的兵器;帚, 象笤帚; 其, 象簸箕等等。

       这是古人以人为核心, 通过人的仰观俯察, 而构织出的一个世界。 更确切地说, 是先民心灵中的世界。 这一个个象形字, 就象一幅幅的写意画, 不求形真, 但求神似。 用最简单的点线, 勾勒出了最生动的神情形态。 这与中国传统的写意画, 其运笔、 其思维, 应该都是一脉相承的。

3、 形声

      形声字是由形与声两部分组成的文字, 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汉字中占得比重最大。 形、 声两部分的组合没有定准, 或左形右声, 如江、 河; 或上形下声, 如窈、窕; 或外形内声, 如团、 圆等等。 但声符在右者居多, 所以有学者称作“右文”。 无论声符居于何位, 有一点则是相同的, 表形的部分, 都是与事物的类别相关的, 大多属于部首字, 如手部字: 捉、 握、 接、 招、 掌等,“手” 表示它们都与手有关, 而足、 屋、 召、 尚等则表示读音。

       不过, 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 形声字表示声符的部分, 往往是有意义存在的。 宋王子韶提出“右文说”, 就是关于形声字研究的。《梦溪笔谈》 卷十四说:

       王圣美治字学, 演其义以为右文。 古之字书皆从左文, 凡字, 其类在左, 其义在右。如水类, 其左皆从水。 所谓右文者, 如“戋”, 小也。 水之小者曰“浅”, 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曰“贱”, 如此之类, 皆以“戋” 为义也。

        这是说声符是有义的。 清代段玉裁也曾提出“声与义同源” 说。 现在看来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往往声符相同的字, 会形成一个意义相似的族群, 如:“包” 本意是象未成形的胎儿在娘胎中的形状, 《说文》: “象人褢huái妊, 巳在中, 象子未成形也。” 于此引伸有了包裹、 鼓起的意思。 加艹则为“苞”, 指花未开放包裹着的花片。加衣则为“袍”, 指古代包裹在人体外的长衣服。 加手则为“抱”, 指用手臂抱物于怀, 如包裹之状。 加水旁则为“泡”, 指水中鼓气的水泡。 加食旁则为“饱”, 吃足了食, 肚子鼓起,故叫饱。 加肉则为“胞”, 指包裹胎儿的胎衣。

     “卢” 有黑的意思。 汉扬雄《太玄· 守》“卢首”, 范望注:“卢, 黑也。” 清张文虎 《舒艺斋随笔》 卷三:“齐谓黑为黸。 案泸, 黑水; 栌, 黑橘; 獹, 黑犬。” 再如: 加鸟为鸬, 鸬鹚似鶂而小, 色黑。 加马为“驴”, 驴似马而小, 黑色。 加土为“垆”, 指黑色坚硬而质粗不粘的土壤。

    “乔” 有高的意思。 加木为“桥”, 指高架于水上的桥梁。 加马为“骄”, 马高六尺为骄(“骄傲” 即自高自大为骄, 瞧不起别人为傲) 。 加人则为“侨”, 踩高跷的人为侨人。 加车为“轿”, 指人高扛于肩上面行的车舆。

      “句” 有弯曲的意思, 加竹为“笱”, 是竹制的呈曲形的捕鱼器。 加金为“鉤”, 用金属制成的挂物钩。 加疒为“痀”, 指曲背之病。 加车为“軥”, 指车轭两边下伸反曲夹贴马颈的部分。

      焦循《易馀钥录》(《易餘》是北大易学学士张昭炜博士据安徽省博物馆藏《易余》孤本点校整理,当代学人对此书的出版一直翘首以盼。此书为明末清初大思想家方以智的易学代表作,是先天易学、象数易学、义理易学结合的典范。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自号浮山愚者,又号药地、曼公、愚者、五老、墨历、极丸老人等。方以智不仅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且思想极深刻。方以智家学底蕴深厚,曾祖父方学渐为阳明后学中泰州学派的重要代表,祖父方大镇收摄保聚如罗洪先,致良知如阳明,。其父方孔照亦是易学大家。方氏三代以易名世,方学渐有《易蠡》、方大镇有《易意》、方孔照有《周易时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方以智的《易余》更是包含了三代人的心血结晶。全书分上下卷,卷首有《易余小引》、《三子记》和《易余目录》,共计十一万余字。本书是书宣纸线装,一函二册,校勘严谨,刻印精良,极具研究和收藏价值。) 卷四中一段关于“襄” 声字的论述说:

      皆以他物实之于物中肴中有以“让” 为名者, 皆以他物实之于此物中, 如要肉入海参中则名“让海参”。 凡让鸡、 让鸭、 让藕, 无非以物实其中。 或笑曰:“让” 当与“瓤”通。 谓以物入其中, 如瓜之有瓤也。 说者固以为戏言, 而不知古声音假借之义正如此也。瓜之内何以称“瓤” ? 瓤, 从襄者也。“瓤” 从襄犹“酿”,《说文》:“酿, 酝也。”“酝”与“缊” 通。《谷梁传》“地缊于晋”, 谓地入于晋也。《论语》“衣敝缊袍”, 谓絮入于袍也。“酝” 为包裹于内之义, 而“酿” 同之, 此所以名瓤名酿也。《说文》:“镶, 作型中肠也。”《释名》 云:“中央曰镶”, 皆以在中者为义。 囊, 裹物者也, 从襄省声, 即亦与让同声。 然则让取包裹缊入之义明矣。 夫让, 犹容也, 容即包也。 争则分, 让则合矣。故四马驾车两服在两骖之中, 而《诗》 曰“上襄”, 水围于陵而《书》 曰“怀山襄陵”,俱包裹之义也。 不争则退逊, 退逊则却, 故让有却义。 能让则附合者众, 故“穰” 之训众, “瀼” 之训盛, 众则盛矣。

      由此可以看出, 形声字中蕴有大学问, 故而这也成了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 我们可以顺着这条路径, 发现汉字音义中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如: 农村中常将已婚的年轻妇女称作“媳妇”。《红楼梦》 第十九回写宝玉遇见茗烟与万儿私通, 在宝玉的追问下, 茗烟说了实话, 于是宝玉说: “等我明儿说了给你作媳妇, 好不好? ” 世俗又有儿媳、 孙媳、 弟媳之称, 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从“声与义同源” 的理论看,“息” 有生的意思。《汉书· 卜式传》 言卜式牧羊,“岁余, 羊肥息。” 师古注说:“息, 生也, 言羊既肥又生多也。” 加火为“熄”,《说文》:“熄, 畜火也。” 畜火即火种, 是生火用的, 故段玉裁注说:“熄, 取滋息之意。” 加女为“媳”,则是指娶来让生孩子的女人。 从这里也反映出, 繁衍后代是媳妇最主要的任务。

       不过形声兼义的问题, 也要具体分析, 不可一概而论, 否则就是望文生义。 明朝有本署名陶宗仪所作的《国风尊经》, 书中“解'君子好逑’ 云: 逑从求从行, 谓行而求之也; 解'参差荇菜’ 云: 荇从草从行, 谓草生水中而东西行者也; 解'左右芼之’ 云: 芼从草从毛,言以菜加于食物之上, 如毛之附丽于外。” (《四库全书总目· 经部· 国风尊经》 )这就闹出了笑话。

4、 会意

       会意字是由两个以上意符构成的字, 所以《说文》 说“比类合谊, 以见指撝”。 每个字拆开, 可以单独成文。 与形声字不同, 它的意义主要是从形态上获得的。 如, 武、 信二字。“武” 是由“止” 与“戈” 两部分构成,“止” 表示行走,“戈” 是武器, 其原意应该是征伐示威, 故古以“武” 指兵事。 人言为“信”, 鸡犬之鸣便无信可言。 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信作为五常之一的认识。 根据所会意符的不同, 也有了表示自然与人类行为的种种区别。 如表示自然的:

(明), 从日从月, 日月是天地间最大的发光体, 故合而表示光明。

(旦), “一” 表示地平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表示天亮。

杲, 日升高上树顶上, 表示大亮。

杳, 太阳下落到了树下, 表示冥暗。

(莫), 太阳下落进入草丛, 表示天快黑了。

(昔), 字从水从日, 表示发生大洪水的过去, 故有从前的意思。

(昃), 从日从斜着的人形, 表示太阳已经日斜。

但更多的会意字是与人类行为有关的。 如:

即), 象了(一) 个人跪坐簋guǐ 前就食的样子, 所以“即” 有就、 近的意思。

(既), 与“即” 字正相反, “既” 象一个人吃完了饭掉转头准备离去的样子(口向外),所以有尽、 完的意思。

(乡 ), 象两个人相对而坐共就一簋的样子。 本意是乡 人共食, 故用指共同饮食的氏族聚落——乡。“乡 ” 与“飨” 本为一字。

(陟), 阝 表示丘阜, 步是两个脚趾, 两只脚由下而上行走, 所以《说文》 说: “陟, 登也。”

(降), 与陟正相反, 降是两只脚从山阜上向下走, 所以《说文》 说: “降, 下也。”

(步), 左右两脚一前一后, 表示行走, 所以《说文》 说: “步, 行也。”

(此), 左边是一脚趾, 右边是一个反人, 表示其人所止之处, 故“此” 为近处之称。

(名), 上面是夕, 下面是口。 夕时天色昏暗, 辨不清人, 所以要问名, 要自报姓名。故《说文》 说: “名, 自命也。 从口从夕。 夕者, 冥也。 冥不相见, 故以口自名。”

(孟), 下面象浴盆, 浴盆中有“子”, 取洗浴婴儿之义。 婴儿落地, 第一件事就是洗浴,故而孟有初始的意思。 又引伸有了长的意思。

       会意字与象形字一样, 尽管我们不一定知道它的读音,但根据其形,往往可以辨识出它的意思来。 比如“祭” 字, 下面是“示”, 示往往与神事有关, 上边是一手持肉之状, 合起来则表示以肉事神。 像利用意符的合成来判断字的本意, 是近代以来古文字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比如“年” 字,《说文》 写作说: “谷熟也。 从禾, 千声”。 在甲骨文中写作 , 上面是禾, 下面是人。 容庚《金文编》 于是说: “年, 从禾从人, 人亦声。《说文》 非。” 表示谷物成熟, 人获禾归。 故古代把五谷丰收叫作“有年”。 年节在古代带有庆获丰收的意思。 再如鲁国的“鲁” 字,《说文》:“鲁, 钝词也, 从白鲁声。”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 则据甲骨文作“” 说: “从鱼从口, 口为器形, 本象鱼在器皿之中。” 又说: 鲁训为嘉, 美善之义。

5、 转注

       关于转注的认识, 古代争议较多。 随着文字学研究的发展,对转注研究的一些新成果,可使问题简单化。 转注是指读音相近的字之间的意义联系。《说文》 所谓“建类一首, 同意相受”,“建类” 就是同训的字群,“一首” 就是同一语源,“同意相受” 就是相互间的意义联系。 如“考” 和“老”, 其本义都是年高的意思, 这两个字则在同一个韵部。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方言有关。 同一个字, 在各地方言中就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读音。 尽管语音有变化, 但往往属于层转叠生的关系, 是由一个读音变化而来的, 因此要么声母相同或相近, 要么韵母相同或相近。 章太炎先生说:古来语音不齐, 因地而变, 此方称老, 彼方称考, 此方造老, 彼方造考, 故有考老二文。 造字之初, 本各地同时并举, 太史采集异文, 各地兼收, 欲通四方之语, 故立转注一项。 是可知转注一项, 与方言有关(《国学讲演录· 小学略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2-13 页) 。

       这对转注的解释是非常精辟的。 但语音变化, 以声母为纽而转者居多, 所以有人认为《说文》 所说的“建类一首” 的“一首”, 就指的是声母。 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在《说文》 中转注字并不同, 他是本义相同的两个字间的互训, 如“葍, □也”,“□, 葍也”、“蓨, 苗也”,“苗, 蓨也” 之类, 它本身的意义并不太大, 但引起我们注意的是, 由语音变化而滋生出的词族, 这虽然大大超越了转注的范围, 但对我们认识汉字却很有帮助。 我们可以举三组典型的例子:

     “秉” 族。“秉” 字从禾从又, 是个会意, 取手持禾意。 由此一音变化, 受意于此音的字, 便都有了把握一类的意思。 如斧柄之“柄”, 字或写“棅”。 刀把子的“把”, 其意是“握也。” 音又变为“扮”,《说文》:“扮, 握也。” 音变为“杓” (biāo) ,《说文》:“枓柄也。” 变为“枹”, 《说文》: “击鼓柄也。” 变为“□” (fu) , 《说文》: “刀握也。” 变为“柲” (bí) ,《说文》: “攒也。” 徐锴《系传》 说: “攒即矛戟柄。”

     “大” 族: “大” 字象人手足张开形, 取意为大。《说文》 说: “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故大象人形。” 音变为“太”, 《说文解字注· 水部》: “太, 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广雅·释诂》:“太, 大也”; 字或作“泰”,《广韵》:“泰, 大也”, 孔颖达《尚书·泰誓》 疏:“泰者, 大之极也”。 变为“岱”,《说文》:“岱, 太山也, 从山代声。”《风俗通义· 山泽》 曰:“岱者, 长也”, 长也是大义。 变为“诞”,《说文》:“诞, 词诞也”, 指大话,《尔雅》及《毛传》 皆言: “诞, 大也”。 变为“唐”, 《说文》: “唐, 大言也。”《庄子· 天下》 释文:“荒唐: 谓广大无域畔者也”。 音变为“荡”,《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美哉, 荡乎!” 孔颖达疏: “荡, 宽大之意。”

     “女” 族。 在古文字中,“女” 字屈膝安坐的女性。 因为女性矛弱, 因此“女” 就有了柔弱的意思。《诗经· 曹风· 候人》 毛传: “女, 民之弱者。”《豳bīn 风· 七月》“猗彼女桑” 毛传:“女桑, 荑桑也。” 孔颖达疏说:“女是人之弱者, 故知女桑, 柔桑, 言柔弱之桑。” 由“近取诸身” 而向外衍生, 变而为“柔”, 《说文》: “柔, 木曲直也。” 因性柔软, 故可曲可直。变为“弱”, 《说文》: “弱, 桡也, 上象桡曲, 彡象毛牦桡弱也。” 段玉裁注: “曲者多弱。”变为“壤”, 《说文》: “壤, 柔土也。” 变为“软”, 即软, 《玉篇》: “软, 柔也。 软, 俗文。”变为“如”,《说文》:“如, 从随也。” 从随与柔顺之意相通, 故《释名》 说:“女, 如也。”变为“若”,《尔雅· 释言》:“若, 顺也。” 古文字若象人跽足举手顺理发形。 变为“懦”,《左传· 僖公二年》 杜预注: “懦, 弱也。” 变为“嫩”, 《广韵》: “嫩, 弱也。” 变为“泥”, 《广韵》: “泥, 水和土也。” 土和水性则软。 变为“肉”, 指动物体的软组织。

      这三组字每一组都是双声, 虽然有些字非其本义, 但因读音的关系, 而接受了另外的一重意义, 于是因“同意相受” 的关系, 使它们形成了不同的词族。

6、 假借

      假借与转注一样, 都不是造字法, 而是解释文字既定意义的一种方法。《说文》 说“本无其字, 依声相托”, 就是指原本没有这个字, 但为了表示这个意思, 只好借同音字来表达。

       比如, “令”, 本义是号令; 长, 古文字中象长发老者形(《说文》 曰“久远也。”)。 由长幼之长, 引伸为长官之长; 由发号令者谓之令, 引伸为令尹、 县令之令。 但原初造字并没造出长官之长、 县令之令来。 所以说“本无其字”。

      根据《说文》 所举的情况, 这里所说的“假借字” 与我们令天所说的“假借字”, 意思并不完全相同。 六书中的“假借字”, 并不单纯是从读音上考虑的, 而是指的“引伸意”。 比如《说文》 中所举:

       朋, 古文鳯, 象形。 鳯飞, 群鸟从以万数, 故以为朋党字。

       来, 周所受瑞麦来麰móu, 一来二缝, 象芒朿cì之形。 天所来也, 故为行来之来。

       能, 熊属, 足似鹿。 从肉, □声。 能兽坚中, 故称贤能, 而强壮称能杰也。

       □(西), 鸟在巢上, 象形。 日在□方而鸟栖, 故因以为东□之□(西)。

      这在实际应用中, 所用的都是这些字的引伸义。 我们后来的假借字, 则完全跳出了引伸义的樊囿, 纯为“依声相托” 了。 如“萬” 本是蝎子的古名, 而借为千万之“万”。“难” 本是鸟名, 而借作艰难之“难”。“求”, 本是皮衣, 即“裘” 的本字, 而借作了请求之“求”,久借不还, 只好另造“裘” 字。

      总之, “六书” 是对汉字内部规律的归纳。 象形、 形声、 会意、 指事, 这四者与造字之法有关。 转注、 假借, 则是两种对文字既定意义的解释方法。 因此“六书” 也可以说是古人对汉字意义的六种归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