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觉醒》如何消除人生模糊性,开启清晰的指引?

 新用户49272060 2022-03-19
文章图片1

艺术模糊 Vs 人生模糊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这句歌词为了表现艺术的朦胧美、模糊美。

但若我们的人生也变得“模糊”,可能就不那么令人感到愉悦了。

怎样过好这一生?需要我们投入专注力和清晰的执行力,否则很可能在浑浑噩噩中困顿一生。

“模糊”使人生处于停滞之中

什么是模糊?

《辞海》解释为“不清楚,不分明。”

《认知觉醒》一书中,周岭第一次将人生那些混沌的状态引入“模糊”这个概念(这里不赘述,可看原文。)

我将它概括为,所谓人生的“模糊”,是指因没有明确的目标、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消极的态度,而令生活停滞,没有办法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模糊”是如何潜入生活的?

下面通过分析“模糊”的3个主观成因,了解“模糊”是怎么悄悄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 第一个成因,没有目标,逃避困难。

周岭在书中说:人们总是做着自己不理解的事。

“比如明明想去学习,结果转身就拿起了手机;明明知道有些担忧毫无意义,却总是忍不住陷入焦虑,就像身后有个影子,它能影响你,但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回头看去一片模糊”。

文章图片2

人生的十字路口

人生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去往哪里,陷入迷茫、空虚、懒散、无聊的大背景之中。

面对各种烦恼,多数人习惯被动承受,少有人乐于主动面对。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曾这样描述人们对烦恼的态度: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 第二个成因,有目标,“假努力”。

所谓的“假努力”是指努力在自己“舒适区”做功,没有来到舒适区的边缘做更多的拓展提高自己。

舒适区:通常被定义为人们在生活中感到最舒适的区域,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精神空间而不是一个物理空间。

这个我有亲身的体验,比如我很喜欢读书,读的时候容易追求一股脑读得爽的感觉,对于不懂的地方不求甚解,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与已有的知识关联,也没有思考过可以用在自己生活的哪些方面。未经消化的知识终不是自己的。“假努力”式的读书,最后只是感动了自己。

还比如有人,问学霸的学习经验,学霸常说,多做题。而自己努力刷题,也不见成绩的提升。这不令人匪夷所思吗?区别到底在哪里?

  • 第三个成因,有目标,但没有具体操作方法。

这一点似乎最冤枉,但其实也最好对治。

这常出现在不熟悉的领域,比如到一个新岗位,领导要自己出一份报告;第一次在自媒体发布一个短视频;不善沟通的人常常苦于如何有效传达自己的想法;

这些生活中的烦恼,是因为没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心中只是有一个努力的目标,但缺少具体操作步骤,这样的“模糊”也常常为工作、学习、人际关系交际带来烦恼。

我们的大脑天生不喜欢很耗能的工作,如果不能深入地思考,虽然可以短暂回避,但问题不会自己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这时候烦躁、焦虑的情绪生起了,陷入一团乱麻的情绪之中。

王兴的一句话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他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你是不是也这样呢?

对治“模糊”的3个妙招

原因找到,解决方案自然也就出现了,下面介绍3种对应的解决办法。

  • 第一,认清自己,找到人生目标和真正的热爱。

热爱是一切行动的原动力。

文章图片3

为什么说热爱而不是喜爱?

喜爱是你喜欢一个,你也可以喜欢很多,旅游、看电影、听音乐,这个谁不会呢?享受事物享受生活,并不需要太多付出。

热爱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会想要专精,在专精的过程中,你会有快乐也会有痛苦,而你愿意承受那份痛苦,得到那个快乐。所以最大的区别是,热爱你会牺牲一部分去付出。

漫画家宫崎骏曾表达自己的创作过程中的痛苦,遇到瓶颈的时候,常常顶着一头乱发到处踱步,寻找新的思路。但出于对漫画的热爱,即使如何艰难,他也从未放弃。

如果你很明确自己热爱的事情,那么就省去了很多“我先做这个,还是做那个”的思考,因为你的热爱,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带领你自动走向生命的繁华。

  • 第二,跨出“舒适区”,适度地挑战令成长更快。

读到《认知觉醒》中周岭对从“舒适区”拓展到“拉伸区”才是真正提高自己的关键点。拉伸区虽然让大脑更耗能,但却让你有成长。

拉伸区:指舒适区的边缘,既有成就又有挑战,成长最快。

文章图片4

《认知觉醒》— 理性、感性、天性的选择倾向

了解了这个道理之后,我开始从读书向写作拓展。

当我将所学知识经过“思考”“写下来”的过程中,我问自己:

1.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如果将所学分享,我可以从哪个主题切入?

3.我的收获是什么?

4.这些知识可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

5.可以和过去哪些知识关联?

通过深入思考,将头脑层面的知识,内化于心,实践于生活中验证,得到反馈后,进一步优化知识体系。

优秀的人更倾向于做高耗能的事。

比如“学霸”的秘诀往往在他们的错题本上——他们更愿意花时间明确错误,并集中精力攻克。而普通同学喜欢做自己已经掌握的部分,对不熟悉的部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搪塞过去,模糊点越积越多。

“学霸”和普通同学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勤奋的程度上,还体现在努力的模式上:谁更愿意做高耗能的事——消除模糊,制造清晰。

  • 第三,列出困扰清单,逐个击破。

对于有清晰目标的事情,没有具体操作步骤,就需要列出困扰清单,逐个击破。

行动力最怕模糊,清晰力才是行动力。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如果给我1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文章图片5

列出具体行动指令

比如,当我文章写到这里的时候,感到有些烦躁。

首先,面对自己的困难。看到自己的情绪——烦躁。

其次,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感到烦躁?”

A:认为自己写不出来。

B:认为自己写得不好。

C:怕文章的逻辑思考不通顺,读者看不明白。

接着,一一回答问题,逐个击破。

“认为自己写不出来”——我已经写到这里啦,所以这个问题本身不存在。

“认为自己写得不好”——放下完美主义倾向,接纳自己一开始做得不够好,先完成再完美。

“怕文章的逻辑思考不通顺,读者看不懂”——可以写文章前列出大纲,写完之后反复理顺,若还是不行,就需要学习一些写文章的技巧。

通过以上3步梳理之后,原来的压力大大缓解,看到哪些是自己不用操心的;哪些是需要调整认知的;哪些是行动上可以改进的。

根据成因,找到3个对应的解决办法,我的人生更有方向感,更充实,面对生活也更积极,更得心应手!其实只要稍稍改变一下态度,当发出真诚愿望的时候,答案已经开始悄悄地流向我们!

写在最后

看完此文,你是否已经对影响我们人生的“模糊”有了大概的了解?面对“模糊”,我们必须直面“模糊”,找到正确努力的方向,给出具体的行动指令,方能化模糊为清晰。这样生活就能向上引拔看见更多的光明,令自己感到更积极、自信、有成就感。虽然付出伴随辛苦,但收获认真努力后的成果,却也有如黑咖啡般先苦后甜。

我是喵小读,关注我,带你共读好书,共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