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吃货奶奶 2022-03-20

本文共3360字,12图

上次向大家介绍了6种蒸制点心,1种烘焙点心,还有1种油炸点心,今天将再为大家带来11种“鲜为人知”的小众点心。

其中,包括当地传说中“女娲补天”时使用的点心;以及早在“广式早茶”诞生前就流传已久的点心,一起来看看吧!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09 芝士糯米鸡

糯米鸡,是最经典的广式早茶点心之一。传统版本的糯米鸡使用荷叶打底,将鸡肉、糯米、冬菇等食材包裹其中,放入笼屉蒸熟即可。

它的口味主要由“糯米的黏软”以及“鸡肉的鲜香”组成。油脂在鸡肉焖制过程中渗入米饭,形成了类似江浙一带“糯米烧麦”的口感。

在糯米鸡的创新中,为了烹制出不同的味道,各大餐厅迈的步子要比“广式烧麦”的创新更大一些。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比如这道“芝士糯米鸡”,不仅加入了多到能“覆盖整个盘子”的奶酪,还在蒸制完成后,追加了“烤”的做法。这样一来,芝士就能充分融化,并在表面上展现出迷人的焦黄。

它的口味类似于奶酪焗饭,在米黏糯的口感之外,增加了芝士滑爽柔韧的触感,以及浓郁醇厚的奶香。在下一篇中,我还会介绍另一种糯米鸡的创新。

10 海胆芙蓉春卷

在普通春卷的馅料中,蔬菜的分量会比较多。而“海胆芙蓉春卷”就在食材上进行了创新。在制作中,蔬菜大量减少,成为了配角,取而代之的是馅料中丰富的蛋白、海胆等食材。此外,也有的餐厅会加入“顺德炒牛奶”作为馅料,在后面专讲顺德菜的文章中,还会提及。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和饺子一样,春卷本来是比较“含蓄”的,炸至金黄的脆皮包裹下,只有亲自尝上一口,才能知道具体的内容。

而“海胆芙蓉春卷”不但将春卷切开,而且使用了非常倾斜的角度,差不多是沿着对角线切了。

这样一来,橙色的海胆,白色的蛋白就和焦黄的外皮就一同展现。颜色搭配亮眼,馅料一目了然。

这种点心吃起来外脆里嫩,外硬里软,尝起来也比普通的春卷多几分“海胆的鲜味”,确实是好吃又好看。

11 伦教糕

常常有人第一眼把它看成“伦敦糕”,误以为这种点心和英国有关系。其实,伦教糕的名字来源于顺德的“伦教镇”,那里就是它诞生的地方。

伦教糕的历史至少有500年以上,甚至早于“广式早茶”的出现。在清代的《顺德县志》中,就记载了其在明代广受欢迎的场景。

伦教糕,前明士大夫每不远百里,泊舟就之。其实,当时驰名者止一家,在华丰圩桥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适设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浊,非他人所用。——《顺德县志》

伦教糕又名白糖糕,是一种使用糖、糯米等食材制作的甜点。它通体洁白光亮,没有任何杂质和异色。在触感上,要比发糕、马拉糕等蒸点更加柔软,而且富有韧性。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这是一道“趁凉”吃的点心,上桌之前,一般会在冰箱中稍加保存。吃上一口,恰到好处的凉爽温度、滑嫩的外皮、松软的质感以及淡淡的甜香,让人回味无穷。

在夏天,伦教糕是当之无愧的解暑佳品,也是早餐时间重要的主角,广受食客的欢迎。就连鲁迅先生也在《弄堂生意古今谈》中,提及过这种特色甜点。

12 海苔虾肠粉

从它的造型中不难看出,这是一种“海鲜红米肠”的变体。肠粉的外皮、油炸丝网皮的夹层、大虾馅料,大体的格局是一样的。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不同的是,“海鲜红米肠”的外皮虽然加入了南方的“红米”,但是口味并不突出,外皮没有“存在感”。

而加入了海苔碎的“海苔虾肠粉”则不同,海苔特有的那种鲜味渗入了肠粉皮,使得外皮本身拥有了鲜味。整体的口感也要比“红米虾肠粉”更有层次。

13 牛肉球

有很多人都喜欢潮汕牛肉火锅,其中的牛肉丸是必不可少的食材。潮汕牛肉丸的原材料只有牛肉,加工时需反复捶打。煮熟以后则呈现灰色,口感紧实、细腻、韧,且富有弹性,可以比乒乓球弹得更高。

如果你喜欢吃“潮州牛肉丸”,又在早茶茶楼的菜单上看见了“牛肉球”,那你就要小心了。因为,早茶点心中的“牛肉球”和“潮州牛肉丸”是完全不同的菜!甚至口感是相反的!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首先,牛肉球的原材料更加复杂。除了牛肉,还会加入猪肉、马蹄、腐竹、陈皮,而不像“牛肉丸”那样原材料单一。

其次,牛肉球的口感是松散、软糯的。不过,因为加入了马蹄,所以不但不腻,还可以尝到脆爽感。

最后,牛肉球是没有弹性的,如果把它加入盘子中,就直接沉下去了,不会弹起来。

潮州牛肉丸是一种煮好后,蘸上沙茶酱吃的食材。而牛肉球是一种蒸点,厨师在制作过程中,已经完成了调味配比,上桌以后直接吃即可。

至于牛肉丸、牛肉球哪一种好吃,就看你是喜欢“吃起来有嚼劲”的,还是“吃起来软乎乎”的了。

14 酥皮山楂叉烧包

这个看似是菠萝包的点心,其实是另一种“叉烧包”的创新。传统的叉烧包的做法类似于豆沙包,将馅料包好之后蒸熟即可。

而这款叉烧包则是烤制而成的。在柔软的面包外面,增加了一层酥皮,质感比较粗糙,尝起来松脆可口。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一般的叉烧包,馅料只有瘦肉和肥肉两种,味道很甜,吃起来不免感觉油腻和甜腻。

因此,酥皮山楂叉烧包的馅料中,增加了一种开胃又解油腻的食材——山楂块。至此,味觉上变成了酸甜搭配,口感也清晰了几分。

15 金丝炸脆奶

炸脆奶,也叫炸牛奶、炸鲜奶、脆炸奶。很多人都吃过炸鲜奶,由于这道菜太过常见,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它属于粤菜。

其实,奶制品的菜肴可不仅仅分布于北方游牧地带。在广东,以炸牛奶、炒牛奶、双皮奶等为代表性的菜品非常受欢迎,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以炸脆奶为例,它的原材料主要使用面粉、炼奶、牛油,不会有太多的变化,但是造型却比较丰富。

“金丝炸脆奶”就在外壳上增加了一层炸金丝,尝起来酥脆可口。和里面厚实香甜的牛奶块一起吃下,很有满足感。

16 苹果糕

从它的造型看,很明显是一款模仿水果的“象形点心”。这苹果其实就是小蛋糕,顶部的梗是由空心的香菜梗伪装的,内部的浅绿色馅料是苹果口味的。

由于苹果馅已经被打散,所以吃起来非常细腻,没有水果的纤维感,更类似于提拉米苏、巧克力慕斯的口感。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外皮使用了类似果冻(琼脂)的材料,就像是浇上了一层糖霜,晶莹剔透,模拟出了水果的光滑。

这种点心常常是“时间限定”的,随着菜单的更新,有可能下架或者重新出现,想要遇见它的话,需要一点点运气。

17 甜薄撑

薄撑,不仅是个字典上难以找到的冷门词汇,而且也有“薄餐”、“薄罉”、“馎餦”等几种不同的写法。其实,所谓的“薄撑”,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薄饼”。

薄撑的历史非常悠久。根据当地的传说,在正月十九的“天穿日”,每家每户都要煎制这种饼,用以供奉女娲,帮助女娲完成“补天”这件大事。

天穿节届灶觚忙,粉饵团成并舍香。中馈漫云无事业,一枚煎饼继娲皇。——《龙山乡志》

甜薄撑经常是以“卷饼”的形状出现,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外皮可以做成绿、白、黄等多种颜色,里面卷入碎花生、砂糖、碎核桃等干果,营养价值非常高。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它的味道比较甜,口感类似于年糕,质感硬中带韧,吃起来非常有嚼劲。层层的坚果更增添了触感的丰富,味道绝佳,是不少人儿时的甜蜜记忆。

在传统的老字号茶楼里,一般都会提供甜薄撑。而在广东之外的其他省份,即使是专做广式早茶的餐厅,也很少能找到这道点心。

18 葱油饼

先卖个小关子,还记得本文一开始的地方吗?那里放置了一张“汇集了15种点心”的照片拼图,里面就有一张是葱油饼,你能猜到是哪一个吗?

如果猜的是“正中间最上面的”那个点心,那就要恭喜你,猜错了!因为那个点心是下文要说的“咸薄撑”。

在早茶点心中,葱油饼的长相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因为它和其他地方的葱油饼都不一样。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葱油饼,在很多地方都是“很大一张薄饼”的造型。外皮硬而脆、口感韧性十足、能装满一整个盘子,都是它最主要的特征。

而广式葱油饼,则有点像压扁的花卷,不仅厚实,吃起来也比较柔软,个头只有巴掌大。

而在制作中,除了葱花,还会放入切碎的火腿丁。造型上,由于是将面饼卷起来之后,切成小块,再拍扁之后蒸制的,所以表面上还会有一圈一圈的花纹。如此外表,以至于我来广州很久之后,才知道它也是葱油饼。

19 咸薄撑

这个长得像葱油饼的点心,就是“咸薄撑”。上文讲过,薄撑实际上是一种薄饼,所以既可以做成甜的,也可以做成咸的。

和甜薄撑不同,咸薄撑的出现概率更低,即使在广州也并不常见。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和“用面粉制作”的葱油饼不同,咸薄撑在制作中,需要加入大量的糯米粉,所以吃起来口感比较像年糕,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糯米煎饼”。

咸薄撑有的时候是“摊平上桌”,并没有像甜薄撑那样卷成细卷,所以口感更脆一些。

配料上,一般会放入萝卜丝、虾米、腊肉碎等食材,也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鱼干、肉松、贝柱等。如果在煎制时,加入的原料种类特别多,成品就会长得很像披萨饼,显得食材非常丰富。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