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1课:如何合理规划孩子未来

 国学易经悟道 2022-03-20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人生规划师。老师是孩子最好的职业生涯导航人。如何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成就人生,父母一直都在努力的路上。

一、偶像教育法应用与实践

孩子的梦想是什么?

他的偶像是谁?

为什么要崇拜他的偶像?

有没有深入地了解偶像?

偶像的什么事情让他很崇拜?

崇拜的背后是什么?

......孩子缺乏目标,

世上没有懒惰的人,只有没有目标的人!孩子的懒惰不是因为孩子本身,而是因为孩子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偶像教育就是将目标想象化、拟人化、具体化、生活化。

随着管理学激励理论的各种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领域里偶像教育已经被人们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偶像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具体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分别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维度来论述。

1、培养自我效能,注重学校教育中的偶像教育的实施。首先,学校教育中,语言教育是传统教育最为重视和关注的教育方式,人们往往容易忽略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存在的重要作用。而这正是我们个别教育失败的炉灶之一。教育活动中,非言语行为是全方位、连续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受学生的全面的监督和全面的观察,教师中一些很微妙的动作、眼神、表情都会映入学生眼帘,从而发挥其应有的影响。职业角色感比较强烈,感情十分丰富的教师,在非言语行为上容易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正以无私的胸怀接纳他们,感受到老师无形的吸引力和激情,会积极配合教育目标的实现,使学生更快掌握教育教学内容。然而,当教师在班级同学面前流露出对一个学生承诺上和实际上矛盾的判断方式的一些非语言行为的时候,这种做法就会使学生产生冲突。例如,很多教师会对全班同学说,我不会单凭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但是同学们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分辨教师的语言感情色彩和各种肢体语言,通过辨别各种重要的非语言行为,却明显发现这个老师其实更偏爱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这样的影响是,同学们更倾向于千方百计获取好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刮目相看,轻视甚至会蔑视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使其产生自卑感,极大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2、经由观察习得的行为,是个人在同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除了教育者的直接强化以外,班杜拉还提出了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的重要概念,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偶像受强化而受到强化和自我强化就是学习、观察者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奖励。当学习者看见替代者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替代者对个人效能感的影向主要受自我与替代之间的相似度来年两个因素的影响,相似度越大,替代者成功的经验就越具有说服力。反之亦然。当一个人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如果看到与自己的能力小相上下的同学遭到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当学习者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成功的机会,就会不自觉放弃努力。因此在学校的偶像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坚信:同样努力的条件下,别人能成功我也会成功。这样,使学生在心理上逐渐克服了自卑感,促进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偶像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学校设置的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甚至勒令退学等一系列惩罚制度,设立三好学生评比,学习标兵等等荣誉称号,让同学普遍认可和接受以正积极正确的行为模范,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用以规范自己的行动和追求方向。偶像教育具有具体形象性和亲和力的优点,因此对幼儿来讲,其教育的有效度也就可以提高。它还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学习的手段,将其运用在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都可以起到积极的效果。

3、注重家庭教育中的偶像教育的实施。在家庭的生活中,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成功,但父母的优秀品德在无形中帮助了孩子,在孩子身上得到了效仿和继承。自古有“慈母多败儿”,“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古训。体罚和责备在教育中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执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观点的父母,忽视了孩子的观察学习的能力。班杜拉的观点为我们家庭教育中的偶像教育提供了参考。根据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理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具有示范作用,即偶像教育的功能。家庭中也是儿童观察学习的主要场所,父母的行为也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来源,家庭成员对问题的看法、价值判断和态度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父母的许多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作用。由于同伴在年龄、经历、性格特点等各方面都与学习者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同伴的行为常常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也容易激发起他们模仿和学习的兴趣。儿童在其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往往会模仿他们佩服的同学,模仿受到教师、家长赞扬的同伴。因此,家长要注意选择儿童生活、学习中比较接近的、影响较大的同伴作为偶像。要引导儿童善于分析各种示范偶像,分清是非,培养学会自己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我们注重偶像教育的重要价值,除了要注重语言的直接强化作用,还要关心非语言行为对受教育者产生的各种影响,家长、老师们为了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就要避免无意义的、消极的非言语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有自觉有意识地对自身非言语行为进行适当的修饰、收敛或者消除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那些消极的或无意义的非言语行为,并且能够有意识地选择积极的非言语行为,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会积累和运用重要的的非言语行为。偶像教育中,要注重学生自我效能的培养,注意鼓励和树立学生的一个偶像和模范,充分利用观察学习理论的偶像教育的重要教育作用。

二、有志者事竟成的正确引导

1、怎样来确定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进行人生规划?

确认自我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一定的时间成本。帮助孩子认识自我理想和目标,在于做出以下几点基本分析。

(1)个人志趣分析

帮助孩子自我认识首先必须了解真正的思想和情绪方面的自己。要认真和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厌恶之物是什么,要分析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愿望,明明白白地找出孩子自己真正想要的、对自己来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

(2)社会需求分析

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上,而是生存于现实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个人的成功、幸福、发展,必须以社会的某些客观条件为前提,为孩子提供接触更多工作、环境、生活的人,去体验生活的丰富,加深体会。成功幸福的人生往往是领先超前或同步于、融合于当代社会发展大潮。个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有放在广阔真实的社会背景之下,才能显示出其真谛。

(3)家庭需求分析

对于正常人来讲,成功人生还必须考虑一下家庭对自己人生的需求。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家庭对人生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事实上我们存在着对于家庭需求的多种处理方法。但绝不能因为家庭的需求,牺牲自我发展的基本方向。

实现理想的三个元素:一个人,实现,理想。

一个人是一个对象,实现是一个方法,理想也是一个对象。为什么都只能一个呢?因为在一个具体的元组中,每个元素必须是具体的,也即是固定。当然,一个人可以拥有好几个这样的元组,也就是说他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不同的理想。对于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一个特定的人来说,方法和理想都可以有很多种,但我刚才忽略了一点,这个人是否可以不同呢?脑筋很轻易绕过了这个弯:一个人当然是可以不同的,他只需要做出改变就可以了。这个意义在于,在开始一个元组所对应的过程时,一个人可以先改变自己。于是研究第一个元素的切入点被找到了。

三、目标规划的五大原则七大步骤

1、目标规划的五个原则

原则一:合理化。目标要合理、切合实际

原则二:具体化。目标要明确清晰,不能模糊

原则三:数据化。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要用数据量化分解

原则四:时限化。完成每一个目标都要有时间的合理规划

原则五:阶段化。分段完成目标

2、实现目标的七个步骤

用常见的坐出租车的过程阐述实现目标的步骤。

1)明确目标——看清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2)明确自我——看清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

3)调整心态——乐观的心态是完成目标的保证

4)坚定信心——有信心才能成功,无信心白忙一场

5)不断反馈——总结成功和失败,总结收获和成功的规律

6)时刻调整——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方法,方向

7)坚持到底——没有失败,只有放弃

四、实现孩子成长目标的八大方法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并能把目标写下来,经常对照检查。

25年的跟踪研究,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占3%的,25年来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占10%的,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占60%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实现目标的八大方法:

(1)格物 ——研究万事万物

(2)致知 ——学习知识,总结知识

(3)诚意 ——通过学习知识使自己意念真诚

(4)正心 ——端正自己的心思

(5)修身 ——修养自己的品性

(6)齐家 ——管理好自己的家

(7)治国 ——治理好的公司,企业,为单位做贡献

(8)平天下——为自己的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放眼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只有中国的国学文化传承至今,提出了系统的育人方案:内圣而外王,内修圣贤心,外行王者道。儒家的三纲八目中的八目的就是八种达到人生目的的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皇德瓦,曾以跳高为例,说明制定目标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实践表明,跳高时没有横杆要比有横杆跳得还低,其中的横杆就是目标。对个人而言,目标就是我们的希望。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有了目标,孩子就知道要往哪里去,去追求些什么。如果孩子专注于一个目标,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