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胆小别看画》1

 大能猫的天地 2022-03-20

不是讲恐怖画,是通过一些背景知识,所谓知道的越多越愉悦,来看画背后的一些暗搓搓的恐怖之处。

1 方块A的作弊者-拉·图尔



一位身经百战的恶女、一丘之貉的小地痞、狡猾的女服务生,以及有钱的少爷一道构成风俗画的经典班底。左边三个一伙的,一起出老千骗最右的男子。
左边男子衣服的颜色与赌博桌布同一颜色,似乎暗示赌博是他的天职。倒酒的女士帽子的淡黄色,是背叛者犹大的颜色。
左边仨人都表情生动,正在打配合,只有右边被骗的大肥鸭,一看就稚气未脱、穿着华贵、故作成熟。这位小少爷是如何误入这龙潭虎穴的呢。露着大胸脯的女子很可能是一名高级妓女。这不比卡拉瓦乔↓的作品仨男的有意思多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西方绘画500年”展览上,曾经展出过一幅拉·图尔的作品。拉·图尔(1593-1652)曾经受聘于路易十三,被称为“王的画家”。后来就被历史遗忘了,有人说是因为他的画风到了华美炫烂的路易十四时代就落伍了,有人说是因为他的作品在三十年战争中损毁太多。不过拉·图尔晚年财力雄厚,靠放债、唆使仆人偷盗等频繁遭到起诉。

卢浮宫主题的笔记本封面就有这幅画)

2 舞台上的舞女-德加



德加一半作品都以芭蕾为主题,人称“舞女专业户”,虽然本画的法文原名不是“舞女”而是“明星”。
这幅画的恐怖之处就在于那位身着黑色礼服的男子是谁。这就要说到芭蕾的历史。
芭蕾舞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的舞蹈形式类似交谊舞。后来芭蕾传入法国宫廷,热爱艺术的路易十四一手创立了皇家舞蹈学院。到了17世纪后半叶,才有女性舞者登上剧院舞台,此前都是少年带着面具扮演女性角色。18世纪上半叶,为了方便舞者抬腿、跳跃,芭蕾舞裙的下摆被提升到膝盖以上,一时舆论哗然。到了18世纪末,芭蕾终于和歌剧分开,作为独立的表演形式,也就是说,之前的芭蕾表演,舞者要唱歌要说台词。19世纪,舞者们身着芭蕾舞裙(又称涂突裙)、脚穿舞鞋、脚尖点地的经典动作确立,法国芭蕾舞迎来全盛时期。之后芭蕾的中心地带转移到俄国。
在德加开始描绘芭蕾舞女的时候,巴黎的芭蕾舞界已经满目疮痍。早期的歌剧院作为社交场所的色彩是很浓重的,只要看一下舞台两侧的包厢席位就很容易明白,这些价格最高的位置其实并不适合观赏表演,适合的是社交。坐在这些高价包厢中的客人拥有在演出中随意出入化妆间和后台的特权,当时的评论家说“歌剧院就是上流社会男人们的妓院”。那么妓女是谁呢?自然就是舞女了。“茶花女”的原型曾经是缝纫女工,当时志愿成为芭蕾舞者的少女几乎全部出身劳动阶级。毕竟正经人谁能穿那种露大腿的裙子呢。比起跳舞,找一个好金主其实是舞女最大的目标。也由于强烈要求自己的情妇能露脸的金主的干涉,法国的所有歌剧演出中都被强行塞进了芭蕾的桥段。
回到德加的这幅画,这个黑色男人其实就是金主,这在当时人看来是非常明显也非常自然的,而身处现代、认为芭蕾是高雅艺术的我们却难以看破这一点。德加画了很多舞女,但有的脸画的是很丑的,而且舞女们分不清谁是谁,他关注的是动作和形态,而不是人。正如高更所说,“德加笔下的舞女不是女人,只是一根保持着平衡的奇妙线条”。

3 受胎告知-丁托列托



受胎告知是欧洲绘画的经典题材,大天使加百列、圣母玛利亚以及代表圣灵的白鸽是基本元素。传说玛利亚曾为耶路撒冷神殿的神官编织衣服,有的画家会画上针织棒或摆着线团的小筐(本画椅子上)来表现这一点。
这幅画是丁托列托为威尼斯圣罗克同信会创作的《玛利亚传》八连作的其中一幅。没那么“恐怖”,就是圣母被吓得花容失色,被赋予了人性,小天使乌央乌央的。

4 玛丽·安托瓦内特最后的肖像-大卫



法国大革命过去四年后,大卫速写了一幅正在游街示众的玛丽王后。这位前王后坐在用来搬运动物尸体的火车上,与十个月前路易十六行刑时坐在宫廷马车中赴死亡之旅不同,载着王后的货车特意绕远在巴黎转了一大圈供人们取乐,才送到断头台。
仔细观察,蓝血家族的象征性的嘴唇被特别描绘;而且为了行刑时露出脖子,王后的头发被剪掉了。
雅克·路易·大卫是雅各宾派的斗士,堪称反王权的先锋人物,所以他的名作《马拉之死》就是把雅各宾派革命家马拉画成了耶稣。但雅各宾派首脑人物罗伯斯庇尔被处刑时,大卫又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去画这位昔日带头大哥坐在囚车上的速写图啦。等到拿破仑登基,他又兴高采烈地创作新皇帝的宣传画,得到了“男爵”头衔。
茨威格在其历史小说《玛丽·安托瓦内特》中也描绘过大卫画下玛丽速写图的一幕,“路易·大卫是那些卑鄙无耻之人中的一员,也是当时最有名的画家之一。在革命期间,他曾是最唯恐天下不乱者的同伙,在某些人当权时他竭力奉承,但一旦当权者地位不稳,他就会立即另寻出路。”

5 爱的寓意-布隆齐诺



这幅画是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赠送给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画中描绘全裸的维纳斯及亲吻她的丘比特,周围则画着快乐、游戏、欺骗、嫉妒、情欲等。
寓意画流行于16世纪,画家将深思熟虑的难解寓意及拟人形象融入画中,由鉴赏者进行解读,是当时宫廷中极具人气的智力游戏我几年前在首都博物馆听过一个讲座,讲了很久这幅画的寓意。

6 绞刑架上的喜鹊-勃鲁盖尔



远景悠闲的世界与前景中央位置的绞刑架形成鲜明对比。
与亚洲的“喜”不同,在欧洲,喜鹊被视作女巫的化身或恶魔之鸟,也是小偷的象征,罗西尼就有一部歌剧叫《鹊贼》,《变形记》中曾出现长舌妇变成喜鹊的情节。
勃鲁盖尔活跃的16世纪中叶的尼德兰,与其他国家一样,深受宗教改革的影响,女巫审判与异端审问都达到了最激进的状态。尼德兰在针对侵略统治者哈布斯堡王朝的抵抗运动日渐激烈的同时,政府的镇压也更为残酷。西班牙为了让占领更为容易,通过各种手段鼓励民众互相告发。了解这个背景,也就了解了这幅画的恐怖之处。

7 被遗忘的城市-赫诺普夫



这画的是比利时布鲁日的街景,当然并不是真实的。布鲁日在13-15世纪是国际贸易的中心要塞,随着港口沙土淤积无法供大型货船进出,布鲁日港迅速凋零。也正得益于此,布鲁日才能够在赫诺普夫时代仍保有中世纪的面貌。
画家赫诺普夫6岁以前生活在布鲁日,当他44岁的时候读到了一本小说《死都布鲁日》,可能唤起了童年时光,他开始一味画布鲁日的风景。但他一次也没有去实地写生,就是靠回忆和小说的插图。这本小说就充满对过去的惋惜和死亡气息。本画里也没有任何有生命的东西,建筑物缺乏安定感、散发着生人勿进的气息。
画家所期待的布鲁日,可能与他对亲妹妹的扭曲情感有关。

8 老实人纳斯塔基奥的故事-波提切利



这是波提切利全盛时期为佛罗伦萨一位富翁儿子创作的新婚组画,一共四幅,前三幅在普拉多博物馆,第四幅为个人藏品。
第一幅就是全裸女子被骑士追着、被狗咬了。红裤子准备救她。

(左边这俩红裤子是不同时间的同一个人)

第二幅女子已经死了,而且内脏都被骑士挖出来喂狗。(咱也没明白为啥新婚要订购这画)

第三幅画是林中宴会,骑士追着裸女、红裤子、黑白狗又出现了。

(女子的发际线很高,露出宽大额头展现少女的可爱是当时最流行的发型)

第四幅又是盛大宴会,能看到美第奇家族的标记。能看到坐在中间那个就是红裤子男,在跟一位女子说话。

这一组画在今天看起来莫名其妙,其实是《十日谈》里老实人纳斯塔基奥的故事。纳斯塔基(也就是红裤子)爱上了富家小姐被拒绝,第一幅画左侧红裤子1就是他黯然神伤的样子。他到林中散步(红裤子2),碰到了一位白衣骑士,他已经因失恋自杀了,他苦恋的女子下地狱了,上帝宣判,女子必须不断跑,自己必须不断追,女子被杀了之后恢复原样,两人就永远玩“你来追我,追上我就让你杀掉”的游戏。老实人受此启发,邀请大批宾客在林中赴宴,亲眼又目睹了一遍这个惨剧。一受刺激,小姐姐就答应她了(你不接受我,我就要自杀啦,你也会下地狱)。第四幅就是他俩的婚礼,凯旋门象征的是婚姻的胜利。
白衣骑士与裸女也是疯批美学极致了,生前得不到的女子现在裸露一切,连内脏都被啃噬。生前因身份阻碍表现冷漠的女子死后可以把自己所有美丽都奉献给他,不断重复品尝爱的暴戾。
PS:充满文艺复兴气息的波提切利晚年疯狂追随道明会,将热情倾注在神秘主义上,本人也是在贫困中郁郁而亡。

9 格拉海姆家的孩子们-霍加斯



格拉海姆家的男主人是伦敦皇家医院的药剂师。
过去人们把孩子视为成年人的迷你版,专为儿童设计的服装到18世纪后半叶才真正出现,所以画中的孩子们无论是穿着还是姿势都与成年人一模一样。
霍加斯是讽刺大师,虽然不会像在连环画中一样露骨的讽刺,但也不会老老实实的刻画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最左边的座钟上拿着镰刀的天使象征死神;大少爷对鸟弹琴,鸟象征女人,有暗示放荡公子之嫌(是否过度解读);笼中鸟自不必说,还有一只猫虎视眈眈。最左边的是男生,将男孩打扮成女孩好养活,在各国文化中都很常见。这幅画完成后不久,小儿子就夭折了。

10 农神吞噬其子-戈雅



最可怕的是,戈雅的原作在农神双腿间画了勃起的生殖器。
鲁本斯也画过同题材,可以算是政治权力的具象化,萨图尔努斯理性而狡诈,是个老谋深算的统治者,没有超过人类理解的范畴。三颗星就是土星及其卫星,暗示农神萨图尔努斯是大凶之星。

而戈雅的萨图尔努斯已经失去人性了。
戈雅当上御用画家春风得意之时,突然原因不明高烧后丧失了听力。失聪后将一切感官力量汇聚于视觉,创作了一批杰作。法国大革命余波侵袭了西班牙,国家在拿破仑军队下饱受摧残。晚年的戈雅把自己关在马德里郊外的别墅“聋人之家”,4年内留下了14幅画,这些神秘的作品是直接画在灰泥墙上的,日后被称为《黑色油画》,《农神吞噬其子》正是其中之一,画在了餐厅正面墙壁上。戈雅是靠这一批画完成了自我治愈,他舍祖国而去了波尔多,又活了4年,最后时间戈雅的作品恬静温和。

11 教皇英诺森十世像 习作-培根



这幅画是援引委拉斯凯兹的肖像画名作《教皇英诺森十世像》。在委拉斯凯兹笔下,教皇呈现出一种利用政治力量爬上、毫无温情慈悲的形象。

300年后,培根把高贵的红色衣服变成了代表忏悔、赎罪的紫色;在椅子周围像围栏一样把教皇捆住;教皇张大了嘴巴;满屏出现了意义不明的竖线。
培根本人是对天主教深恶痛绝的。除了这一幅,他还发表了数幅作品,都以半溶解的教皇为中心。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同性恋。

12 朱迪斯斩杀赫罗弗尼斯-真蒂莱斯基



我之前听过一门线上课,专门讲这幅画的。女子的手镯上是Diana的形象,朱迪斯就是月之女神的化身。而Diana的希腊明阿尔忒弥斯,画家本人的名字阿尔泰米西亚就来源于此。

从中世纪开始,这个主题就被各路画家争相采用。比如卡拉瓦乔:

不过相比起来,卡拉瓦乔的画就有点矫揉造作了。朱迪斯描绘成一个少女,离被害者远远的,为了衬托少女的美貌,仆人就被塑造成一个老妪,她俩的组合实在不像能成功斩杀。真蒂莱斯基的斩杀二人组,一看就是特别坚定、早就分好了工。

本画血色浓重的画面经常会和女画家本人被强奸一事联系起来。真蒂莱斯基在法庭上表示,侵犯他的绘画老师答应她一定会结婚,他们保持了这种关系三年。或许真蒂莱斯基父女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让男人负责而已,所以她被“检查”身体的时候怒骂“这就是你许诺给我的结婚戒指吗?”

庭审让真蒂莱斯基人气倍增,人们购买画作的时候也在消费她的私生活,一幅姐妹花斩杀渣男的作品由真蒂莱斯基绘画,当然被斩杀的就是那个强奸犯啦。真蒂莱斯基坦坦荡荡地满足了大众的期待,在手镯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段描写真是之前不知道,营销号都是从女权角度写女画家之艰难的。

仙女都在看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