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毛岸英带着祝寿信,去看望外婆向振熙。向振熙的大姐向振恺与他的女儿钟瑾怀借着这次80大寿的特殊日子,向毛岸英叮嘱了一件事,让他回去告诉毛主席,记得要“还债”。 这毛主席究竟欠下了什么债,其中有什么故事? 毛主席的岳父杨昌济与岳母向振熙早年便交好,后来更是成为了夫妇。杨昌济在湖南第一师范当老师,遇到了得意门生毛泽东。毛泽东青年时热衷学习,总是向先生杨昌济请教,有时还要去家中拜访,而正是这个契机毛泽东与先生的女儿杨开慧相识。 两人年轻人很快走到一起,杨昌济默认了两人的感情。后来毛泽东投身革命,但因家境贫穷与资金短缺,有些革命活动难以开展。杨开慧贤淑,她看出了毛泽东的烦恼,于是向亲人借钱。 自己父亲杨昌济一生两袖清风,没太多积蓄,于是她向大姨向振恺借钱。虽然向振恺生活境遇不好,丈夫早丧,但她与向振熙姐妹情深,对杨开慧爱屋及乌。因此她大方地拿出了250银元借给杨开慧。 可这个时候杨开慧父亲杨昌济病发逝世了,杨开慧与母亲向振熙一起料理后事,期间毛泽东尽心尽力帮忙,向振熙觉得这小伙子很不错,便同意两人结为夫妇关系。 杨开慧与毛泽东结婚后,为他诞下了三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那个时候如火如荼进行中,而毛泽东作为中流砥柱忙得不可开交,基本没有时间照料孩子。 于是孩子交给了岳母向振熙代为照顾。后来在对抗湖南军阀何健的过程中,杨开慧及孩子被抓了起来,杨开慧被严刑拷打,面对何健的逼迫,杨开慧始终不肯就范。 杨开慧被捕入狱以后,她的六舅母严嘉冒着危险去看杨开慧,一次杨开慧让舅母帮忙带上镜子与化妆品,听到这严嘉潸然泪下。 杨开慧在狱中度过了自己的29岁生日,而她在十一月牺牲就义。大姨向振恺得知消息悲痛万分,她委托严嘉帮忙处理后事。不久杨开慧牺牲的消息,传到了毛泽东耳中,他非常内疚自责,他去信一封给岳母和杨家,表达自己的内疚之情。 杨开慧的牺牲,让社会各界响起了讨伐何健的呼声,而这种声音越来越强烈,迫于压力何健只能释放了杨开慧的三个孩子。毛岸英三兄弟接着便回到了外婆向振熙身边,而向振熙格外珍惜三个孩子,她不想再看到或听到亲人逝世的消息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杨向两家为了革命而牺牲的人何其多也。杨开慧的二表弟向钧就跟着毛泽东一起参加革命,向钧参加过上海的工人,学生 可惜年纪轻轻 杨开慧的堂弟杨开明在1926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员,他参加了许多革命活动,跟着毛泽东参加过秋收起义,并跟随他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1929年杨开明前往湖北根据地途中,遭遇同志背叛不幸被敌人抓捕入狱,最终在长沙识字牺牲,年仅25岁。 杨开慧的侄女杨展,她目睹了姑妈的牺牲,她发誓要为姑妈报仇。杨展自小成绩优异,在高中时便成为了学习部部长,在19岁的时候成为了华北联合大学的学生,并在1941成为校党代表。在1941年秋天,日军在晋察冀发动扫荡行动,当时十万火急转移非常迅速,杨展在途中不幸跌落山崖,当时战士们找到她时,已经浑身血污。 杨展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让同志们继续赶路转移。杨展自知命不久矣,她请求同志们在抗战胜利后再把情况告诉自己父母。毛泽东知道后也是在八年后才告知了杨开智。 杨向两家为革命牺牲付出了太多,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而正是亲友们的前仆后继,毛泽东对革命的信念才会坚如磐石,不动摇。 湖南长沙在1949年8月迎来了解放,这一天对于毛泽东来说是双喜临门,一是人们终于迎来了和平,二是得知岳母向振熙尚在人世。他赶紧草拟电板回复,表达了得知老夫人健在的高兴,以及讲述了岸英等孩子的现状。 后来王稼祥的妻子朱仲丽要回湖南老家,毛泽东特地嘱咐她帮忙带一些皮袄和大衣去慰问老夫人,算是礼物。毛泽东还让她帮忙带一封信。向振熙看到女婿的礼物信件,心里高兴地不得了。 向振熙知道女婿如今成了人民领袖德高望重,她经常告诉家里后辈不要给人家添麻烦,不要坏了人家的名声。朱仲丽告诉老夫人,毛主席想将您接到北京养老。向振熙听了很开心,但她拒绝了这件事,因为她不想给日理万机的女婿添麻烦。 毛主席心里对岳母惦念得很,他觉得向家对革命牺牲了太多,他深爱着逝去的妻子杨开慧。他怀着对向家的愧疚,一直想要弥补他们这家子。 在岳母向振熙80大寿时,毛泽东嘱咐毛岸英回家祝寿,并去了礼物与亲笔信。这次见面,也是毛岸英时隔多年再次见到外婆,看到外婆苍老的容颜,毛岸英心里一阵激动。看到乖外孙,向振熙同样十分激动,她拉着外孙的手不肯放开。 当年杨开慧把孩子放在她这,让她代为照顾,因此向振熙对外孙感情很深。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把孩子送去了上海,这一别就是几十年。他没想到外孙已经长得如此高大,当年的孩子也成了稳重的大人,向振熙心里十分激动。 后来毛岸英又去了其他亲戚家,他去看望了当年帮助过母亲杨开慧的向振恺。向振恺也垂垂老矣,卧病在床,没有多余钱治疗,只能苟延残喘。这次拜访,向振恺向毛岸英讲了一个故事。 当时钟瑾怀与孩子们考虑去北京见毛主席,请他帮忙想办法救救母亲向振恺。当初母亲曾借给杨开慧一些钱,她想要拿回这笔钱用来治疗母亲,如果不行也能用来料理后事。当时钟瑾怀找到了统战部部长李维汉,成功得到了面见许可,但后来却被黄晋苏拦下了,最终没能见到毛主席。 这次钟瑾怀见到毛岸英,心里非常开心,她以前也见过毛岸英三兄弟。如今久别重逢重提旧事讨债,虽然有些过意不去,但事态紧急也没办法了。 毛岸英得知全部的事情后,为向振恺与钟瑾怀感到心疼,他答应了她们回北京后一定跟毛主席说这事。毛岸英离开家以前,去拜了拜母亲的墓地。当年他和母亲杨开慧一起被军阀何健抓捕入狱,虽然当年年纪还小,但他依然知道母亲当年受了多大的苦。 他跪在母亲的墓前,眼泪流淌而下。母亲已经牺牲了二十多年,原来已经二十多年没看到母亲了。返乡之旅,让毛岸英重新回忆起了与母亲度过的时光,他也释怀了一些心结。 当然他内心对于建设祖国的热情也开始高涨,他回京后把事情告诉了父亲毛泽东。毛泽东想起了这件事,这下子又把他拉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又想起了妻子杨开慧,想起了堂弟向钧。他百感交集,毛主席对毛岸英说,让向振恺和杨老太太一起住吧,以后就由我照看他们。 毛主席说到做到,这事很快就安排下来,向振恺与向振熙都被接到了长沙希圣园。这是毛主席的承诺,他答应过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毛主席平时日理万机,每天都非常繁忙,但他还是会抽出时间写信寄给她们。当看到回信得知两位老人身体健康,她就会非常开心。毛主席每个月还会定时给两位老人寄送100元的生活费,这是毛主席的心意,算是一种报答吧。 后来向振恺老人年事已高辞世,他得知消息悲痛万分,后送上了300元。。后来向振熙90大寿时,他亲自写了信给杨开慧妹妹杨开英,信中内容是问候与嘱咐,他还附送了两百元。 后来杨老太太也离开了人世,这个消息让毛主席痛苦,他已经失去了太多至亲之人,亲爱的儿子,挚爱的妻子,敬爱的岳父都走了,如今连岳母也要走了,毛主席感到了孤独。当初完整的家庭,如今只剩毛岸英陪着自己。 毛主席心里悲痛欲绝,他压抑着痛苦提笔写下一封信寄给杨家人。他表达了以后两家是一家的态度,并说以后要与夫人杨开慧同穴。 两位老人的离开,对毛主席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没有因此停步不前,因为他要继续为百姓谋福祉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