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参[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nj200801 2022-03-20
人参
其他百科词条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人参(学名:Panax ginseng C. A. Meyer)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60厘米;根茎短,主根纺锤形;掌状复叶3-6轮生茎顶,叶柄长3-8厘米,无毛;小叶3-5,膜质,中央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8-12厘米,侧生小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具细密锯齿,齿具刺尖,上面疏被刺毛,下面无毛,侧脉5-6对;叶柄长0.5-2.5厘米;伞形花序单生茎顶,具30-50花,花序梗长15-30厘米;花梗长0.8-1.5厘米;花淡黄绿色;萼具5小齿,无毛;花瓣5;花丝短;子房2室,花柱2,离生;果扁球形,鲜红色,径直直径-7毫米;种子肾形,乳白色。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人参
拉丁学名
Panax ginseng C. A. Mey.
别名
圆参
黄参
棒槌
人衔
鬼盖
神草
土精
地精
海腴
人葠
百科名医权威合作机构
科学、实用的健康科普
视频百科
相关合集
卫计委公布的101种药食同源 名单
共101个词条1.5w阅读
丁香
木犀科丁香属植物
刀豆
中药
小茴香
唇形科荆芥属植物
查看更多
四大仙草
共4个词条5032阅读
人参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灵芝
中药
冬虫夏草
管状花目水苏属植物
查看更多
中华九大仙草
共9个词条5080阅读
石斛
兰科石斛属植物
天山雪莲
菊科风毛菊属植物
人参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查看更多
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常见中药药材
共34个词条3536阅读
黄芪
豆目蝶形花科植物
黄精
药物
人参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查看更多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共8个词条1054阅读
水杉
杉科水杉属植物
桫椤
桫椤科桫椤属植物
银杉
松杉目松科植物
查看更多
物种简介
1794次播放01:04
果然视频·壹点科普课|人参真的有腿会跑吗?究竟是咋回事?
人参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距今约六千万年,当时非常兴旺。后来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到来,它们的分布区域大大缩小,人参和人参属的其他植物也成为古老的孑遗植物而幸存下来。据考证,太行山系和长白山系是人参的发源地。这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著的《名医别录》中有记载:“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该书同时叙述了人参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上党即今山西省长治县和黎城县的一部分,属太行山系;辽东即今辽宁省南部。据《潞安府志》记载:紫团山“山顶常有紫气,团园如盖,旧产人参名紫团参”。长白山系人参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距今1600多年。
命名史
人参是珍贵的药用植物,中国历代医书载其别名有人衔、鬼盖、地精、神草、血参土精、人徼、玉精黄参、海嗽、雏石、百尺杆、金井玉兰和孩儿参等,被誉为“百草之王”。其拉丁学名中的“Panax”是“Pan”(“总”的意思)和“Axos”(“医药”的意思)的结合语,是说人参对所有的病都有效。“Ginseng”是由汉语“人参”音译的。
同义学名有Panaxverus、Panaxschin-seng、Araliaginseng、Panaxquinquefolium var.ginseng、Panaxquinquefoliumvar.coreensis、Araliaquinquefolia var. ginseng、Panaxquinquefolius var. ginseng、Panaxquinquefolius var. coreensis。
栽培历史
公元3-4世纪,居住东北的鲜卑族曾在辽河流域(今辽宁省辽阳一带)建立前燕国,其国王慕容晃曾给晋朝的官吏顾和赠送过人参。唐宋以后,人参成为东北少数民族向封建帝王进贡的珍品。《契丹国志》《大金国志》等史书都有“地饶林山,田宜麻谷,土产人参”的记载。
汉元帝时期(公元前33—48年),黄门令史游著《急就章》载有的参名为中国,也是世界有据可查的最早文献记录。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列人参为上品。后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魏·华陀的《中藏经》、唐·孙思邈的《千金备急方》、唐·甄权的《药性本草》、唐·苏敬的《唐本草》、宋·时华子的《诸家本草》。元·李东垣的《用药法象》、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陈士铎的《本草新编》等医书中,都载有人参的药性和应用人参配伍的处方。《石勒别传》记载:“初勒家园中生人参,葩茂甚”。石勒西晋后赵主,羯族匈奴之别支)人,少时居上党武乡(今山西省襄垣县西北),以行贩为业。石勒为行贩人参而将野生人参变为人工栽培。据此考证,可以认为中国人参栽培能追溯至西晋末年,距今1660年以上。清朝乾隆同治年间,人参栽培发展迅速,规模逐渐扩大。
人参的加工炮制大约始于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据晋·张华的《博物志》引魏文帝所记:“荠尼乱人参”。荠尼系桔梗科沙参属植物,其干燥根与人参根酷似。由此推之,当时已有干制人参,即生晒参的加工方法。南宋·徐竞的《高丽图经》记载:“高丽人参生熟二等,生者色白体虚,药用味全,然经夏暑易蠹之。若经汤釜熟者则耐久贮之”。这即是加工“汤参”或“汤通参”的来源。明·高唬的《遵生八笺》载制人参法:“拣黄参选坚实者用蜜水润软,盛于绢袋贮干酒米饭内,蒸三,四次,晒干”,这是蒸制红参的初级做法。从人参加工历史的沿革看出,人参加工的发展是由简到繁,从晒干到水煮晒干,又改为蒸熟后烘烤晾干,以至发展为现代加工红参的方法。
形态特征
1409次播放02:10
人参又称“土精”,真正的人参根茎形状近似人形?一起来看看吧!
620次播放03:01
野生人参鉴别方法是看'五形六体',五形:芦、艼、体、纹、须
人参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芦头)短,直立或斜上,不增厚成块状。主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地上茎单生,高30-60厘米,有纵纹,无毛,基部有宿存鳞片。叶为掌状复叶,3-6枚轮生茎顶,幼株的叶数较少;叶柄长3-8厘米,有纵纹,无毛,基部无托叶;小叶片3-5,幼株常为3,薄膜质,中央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8-12厘米,宽3-5厘米,最外一对侧生小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4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下延,边缘有锯齿,齿有刺尖,上面散生少数刚毛,刚毛长约1毫米,下面无毛,侧脉5-6对,两面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0.5-2.5厘米,侧生者较短。
伞形花序单个顶生,直径约1.5厘米,有花30-50朵,稀5-6朵;总花梗通常较叶长,长15-30厘米,有纵纹;花梗丝状,长0.8-1.5厘米;花淡黄绿色;萼无毛,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花瓣5,卵状三角形;雄蕊5,花丝短;子房2室;花柱2,离生。果实扁球形,鲜红色,长4-5毫米,宽6-7毫米。种子肾形,乳白色。
近种区别
3125次播放02:21
人参主要分为几类?炮制方法是怎样的?
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s Linn.)与该种相似,区别在于西洋参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或稍长,小叶片倒卵形,上面脉上几无刚毛,边缘的锯齿不规则且较粗大。
生长环境
一般生于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下。
土壤:人参喜质地疏松、通气性好、排水性好、养料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好土壤中磷、钾肥腐殖质充分,通常以富含腐殖质的森林土、花岗岩分化土和山地黄沙土为佳。土壤的pH值一般为5.5-6.5,pH值大于7的碱性土壤、黏黄土及灰泡土不宜生长。
水分:土壤含水量一般保持在40-50%。春季人参出苗期间,土壤含水量为40%左右;夏季温度升高,含水量45-50%左右;秋季及全年生长发育期的含水量宜在45-50%。
光照:人参是喜阴植物,凉爽而湿润的气候对其生长有利。耐低温,忌强光直射,喜散射较弱的光照。
温度:当温度小于10℃或温度大于30℃时,人参将进入休眠的状态。人参怕高温,可以耐受严寒天气,即便是冬季-30℃的低温也可安全越冬。生长期间,最佳平均气温范围为15-25℃,当气温小于-6℃时,人参茎停止生长。人参播种后,要求出苗期温度要大于10℃;1-2年生人参出苗时要求温度大于12℃。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在中国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在中国吉林、辽宁栽培甚多,河北、山西有引种;朝鲜和日本也多栽培。
生长繁殖
疏花选种
人参的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选种时,一般选择植株较为粗壮、结籽较多、抗逆性强、无病虫害、长势良好的五年生人参植株的种子。小于五年生人参种子不够饱满;大于五年生人参一般采收加工后出售,不留种子。五年生人参的花序有40-50朵花,种子因花从边缘外侧向内侧依次开放而先后成熟。采种后可挑选成熟、饱满的种子直接播种,但为使人参种子能又快又好、整齐地出苗,一般在人参花期时,人工去除花序内侧和外侧的花,只留中间生长较为整齐的25-30朵花做种,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上旬参果变为深红色时采收。采收后搓去果皮、果肉,即得人参籽,然后去除杂质,一般以粒大饱满、色白、无病斑的做种。
人参
种子催芽
人参种子为深度休眠的种子,除发芽所需必备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发芽,因此,需对人参种子进行催芽处理。
室外催芽人参种子时,以赤霉素920与室温水为1克:17.5千克的比例,浸泡12小时,或室温水浸泡36-48小时,捞取出人参种子与3倍左右的河沙细土混匀,浇适量水,保持10-15%的水分,装入催芽的木槽中。木槽长度依种子多少而定,高30-40厘米,宽50-100厘米,四周最好有5厘米厚的清沙,便于催芽,减少种子腐烂。将木槽置于背风向阳地挖好的土坑中,木槽四周培土充分,保证木槽内温度和湿度可以保持在所需范围。木槽盖好土后,在上面盖湿苇帘(草帘)或架设荫棚,严防日光暴晒及强雨浇淋。保持温度在20-25℃。如果温度过低,可适时铺上塑料膜;温度过高,可适当增加通风,防止烂种。催芽初期,每4-6天翻动一次,中后期可每10-15天翻动一次,具体翻动时间依据温湿度适时调整,期间可加入适当的水。3个月左右,种子逐渐裂口,裂口率达到90%以上时,即完成催芽,可进行播种。使用便于搬动和翻动的木箱,注意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催芽过程也可于室内进行。
种子消毒
播种之前,人参种子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按消毒时间长短,可用1%的福尔马林液浸泡10分钟;或用波尔多液浸泡15分钟;或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2小时;或用10%的蒜汁浸泡12小时。消毒后,用清水多次清洗干净即可。
播种时间
冬季寒冷,一般不播种,其余三季均可播种。春播,4月中旬至6月上旬,选择5厘米地温2℃时播种经过催芽的种子,半个月左右出苗;夏播,7-8月,播种当年采收或贮藏的种子,第2年春天出苗;秋播,9月至封冻前,5厘米地温下降至5℃时播种经过催芽的种子,半个月左右出苗。
播种方法
先耧平畦面,挖出大约深4厘米、槽边5厘米的畦槽,随后播种。一般有点播、撒播和条播三种方式。其中,撒播需要数量较多的种子,且出苗不均匀;条播占地面积较大,出苗也不均匀;点播需要的种子数量较为节约、经济,出苗均匀,参苗较大,产量又高,故一般采用点播的方式播种。
点播,也称穴播,行株距为5厘米×5厘米、5厘米×10厘米或6厘米×6厘米,挖好穴后,每个穴中播1-2粒种子,覆土3-4厘米厚,每平方米播种15-20克。点播后,还应覆盖稻草、青草玉米秸秆,覆盖一定量的土,保证温度和湿度。如果播后管理得当,5厘米×10厘米和6厘米×6厘米的穴肥料充足,那么后期参苗会长势较好,产量较高。
主要价值
2.1万次播放01:36
人参全身上下都是宝 叶子、根茎不同做法功效不同
1万次播放02:05
人参大补,但这3类人吃了是“没病找病”
8420次播放01:57
夏天可以服用人参吗?怎么服用才不会上火?中医专家告诉你
1503次播放01:15
红参泡水喝能消肿么
查看更多
人参
药用
现代医学认为,人参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及外科使用等都有明显的作用,其临床应用效果有:
  1. 治疗神经衰弱和精神病:人参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治疗神经衰弱。对兴奋型神经衰弱的患者,常配以远志、酸枣仁;对抑郁型患者,常配以黄芩龙骨;对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自汗的患者,配以五味子白芍浮小麦。患者服用人参后,可减轻或消除头痛心悸失眠健忘、全身无力等症状,并使体重增加。人参对无力型和抑郁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精神病、退化性精神病亦有疗效。人参还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身体耐力和运动器官的准确度。
  2. 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人参能提高心脏的收缩能力和频率,兴奋心脏,使血液流动加快,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进而调整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减缓体力衰退,增强抵抗力。人参皂甙能使磷脂蛋白酶活化,促进磷脂的生物合成,从而防止冠状动脉和心脏主动脉血管粥样硬化。人参对各种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营养不良等)和贫血都有一定疗效。
  3. 治疗糖尿病:人参能刺激内分泌系统的分泌机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服用人参可使轻型糖尿病患者尿糖减少,改善中度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症状,使渴感、多汗,虚弱等症状消失或减轻。服用人参还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4. 治疗性机能衰弱:人参能明显增进性机能,中医称作“强精补肾”。人参对麻痹型、早泄型阳痿有显著疗效,对因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皮层性和脊髓性阳痿也有疗效(对精神型阳痿无效)。人参能提高精子活力,可治疗无精子症和乏精子症。
  5. 治疗胃、肝等消化系统疾病:人参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提高胃液总酸度,改善上腹胀满、泄泻、呕吐等脾胃虚弱的症状,使胃痛消失、食欲增加,大便正常。如人参与其他中药配成的“四君子汤”。人参还能促进肝脏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可以防止急性肝炎转为慢性肝炎
  6. 增强人体免疫篱力,辅助治疗癌症:人参可以提高人体对癌细胞的抵抗力,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阻止癌细胞转移,延缓肿瘤生长和癌病灶扩大。人参还能预防抗癌药物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
  7. 增强骨体造血机能:人参能促进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蛋白质、胆固醇、脂肪和糖的代谢,促进骨髓细胞有丝分裂,使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骨髓中的有核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增强骨髓的造血机能。人参能防御放射线对骨髓的损伤。
  8. 外科:人参的汁、叶、粉末可促使伤口及溃疡迅速愈合。人参膏有消炎、消肿作用。
  9. 其他:人参还能提高人的视力及对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作为暗处作业者提高视力的药物。人参对小儿脊髓灰白质炎引起的骨骼肌兴奋性异常也有治疗作用。
经济
人参的茎、叶、花,果以及加工副产品都是轻工业的原料,加工出诸如含有人参成分的烟、酒、茶、晶、膏等商品,都比较受消费者的欢迎。人参栽培是农民多种经营的重要项目,能给国家提供大量的税金和利润。例如,生产边条参的中国吉林省集安县,人参税收利润占全县总收入的50%(1986年)。出口人参还可换取大量外汇,1980年中国出口人参换外汇约2250万美元。
保护现状
  • 保护级别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注:仅俄罗斯种群;其他种群都未被列入附录)。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二级保护。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Ⅰ级。
主要变种
人参
人参根据是否栽培可分为野山参移山参园参。野山参又名山参,是山野林海中自然生长的人参。其以支大、浆足、纹细、芦长、碗密、有圆芦及珍珠点者为佳。移山参指将幼小的野山参移植于田间或将幼小的园参移植于山野而生长的人参。其主根下部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至中部,须根的珍珠点却较少。园参即人工种植而成,以身长、支大、芦长者为佳。支瘦小、芦短、糖重者为次。
人参根据产地可分为吉林参、辽参、高丽参、日本人参等。吉林参即产于吉林省的人参。吉林是中国人参的主要产区,因其地理环境独特,有阴凉湿润的气候条件,肥沃的腐殖质土层及散射的阳光。辽参是产于辽宁省的人参,其中产于丹东市的“宽甸柱参”和“石柱参”(分别以地区命名)为佳。而石柱参的特点是体长皮老、纹深,有珍珠点,其有效成分要高于园参。朝鲜人参又称为“高丽参”“别直参”。依加工方法的不同,商品参又有朝鲜红参与朝鲜白参之不同,而以红者为佳。日本人参又叫“东洋参”,是用中国东北原产地的人参种子在日本栽培而成的人参。因其加工方法不同,有白参、红参之分。
人参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红参、边条红参、白糖参生晒参白干参、掐皮参、大力参等。红参是由园参剪去支根及须根,洗刷干净,蒸2-3小时,至参根呈黄色,皮呈半透明状再烘干或晒干而成。边条红参也是红参的一种,一般以身长径圆根茎和支根较长为特点。白糖参也叫糖参,顾名思义即用糖汁浸透的人参。其原料大多以浆不足、体形欠佳的鲜参为主。生晒参即用新鲜人参洗刷干净后晒一天,再用硫磺熏制烘干而成。由于其加工方法不同,有全须生晒参和去须生晒参之异。白干参是用新鲜的人参主根通过洗刷、刮皮的处理后干燥而成的。上端可看见浅纵纹及支根的痕迹。掐皮参指用鲜参的整个根部在沸水中浸煮片刻后,去除粗皮,在其周围扎上小孔,将其浸泡于糖液中,再捞出晾晒至干,用手在表皮掐出皱纹,再晾晒干燥而成。大力参是鲜参的主根经过洗刷后,置于沸水中浸煮片刻,取出晒干或烘干而成。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地:种植人参的树林最好是阔叶林或者天然的次生林,地形最好有坡度,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积水。北坡、东南坡以及西北坡比较利于人参的生长,坡度在10-25°之间都可以。如果是移栽的人参最好选择腐殖质土层10-15厘米的土壤,下层为黄粘土,中层是活黄土,pH值需要控制在4.6-5.8之间。
整地:选完地后要在封冻之前至少翻耕一次,在春季解冻之后再次翻耕并施肥。以后保证每两个月翻耕一次,翻耕时要打碎大的土块并且清除杂物,为人参的种植提供一个疏松干净的土壤环境。
移栽技术
移栽时间多选择秋季(封冻前)。春季风大,不易保持土壤湿度,还时有降温,易造成冻苗;夏季温度高,易使参苗染病,死亡后还需补苗;秋季可避开高温和严寒,适合移栽。移栽人参一般采用二四制或三三制,即二年生移栽,六年生收获;三年生移栽,六年生收获。
移栽时,为避免参苗损伤,挖出时要小心。防止参苗受风、强光照射,可使用木箱装放。选择健康、完整的参苗,按大小不同分别移栽,避免混栽影响产量。移栽的当天还要将苗根消毒,可用1:120的波尔多液浸泡10分钟、10%的蒜汁或50%的多菌灵500倍液浸泡15分钟,切忌浸泡芦头
林地移栽时从坡下往坡上栽种,畦上横向开槽,平放参苗于槽内,参苗头部朝下坡方向栽种,槽深度、宽度要以能摆下人参且不弯须为度,保证槽底部平整。行株距20-25厘米,10-15厘米。将参苗移栽、覆盖好后,将畦面刮平,覆盖6-10厘米厚土,铺上有叶树枝或无籽的杂草,再用适量的土压住,以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
田地移栽因没有林地的自然坡度,故一般采用使参苗倾斜30-45°的方法斜栽。整体情况与林地移栽类似,覆土时可在参苗芦头处压些细沙,以便出苗。还可依据土壤肥力,在参苗下面和上面分别施2/3和1/3的肥料,以保证养分的充足,切忌肥料与参苗直接接触。
田间管理
  • 搭设阴棚
棚式:搭棚可选择双畦大棚和单畦拱棚、平棚、或用复式大棚。复式大棚是集安人参研究所自行研究的一种新型棚式即下层是单畦拱棚。
阴棚透光率:非林地参棚透光率要比山上低,建议用遮阳网遮挡。1-2年生的苗子,参棚透光率在10-15%为宜;3-4年生的参棚遮光度在15-20%为宜。
  • 除草
人参地要及时拔除床面和作业道的所有杂草,尤其是1年生参苗小草多,应及时进行人工除草,大草拔出后土松要用手压实。
  • 调节光照
农田栽参的光照控制原则是西洋参宜小,人参宜大;夏季要小,春秋两季可大,尤其是在夏至立秋之间应挂花档阳,避免强光及潲风危害参苗。
  •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应控制好两方面,一是地上部参叶层,即参棚的管理,首先避免参棚漏雨,也要防止潲风雨,浇水时尽量避免浇到参叶上。二是参根生长环境的土壤水分管理,床面应始终保持湿润状态,若缺水应及时浇透水,保持床面覆盖。另外,雨季还要注意排水畅通,以免雨水漫灌到畦床或冲打畦床。
  • 施肥管理
人参施肥主要采取根侧追肥和根外追肥,对于育苗床人参及2年生以下的西洋参不用采取根侧追肥。3年以上生西洋参进行根侧追肥时,可于5月末前开沟施入0.05千克/平方米左右人参复混肥。根外追肥可结合打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
  • 越冬防寒管理
农田参地一般地势比较平缓,降水不易排出,水分渗透到参床易造成冻害和病害。因此,必须做好人参越冬防寒工作,在10月中下旬,气温达到0℃时,铺上一层5-8厘米的稻草、玉米秸秆、落叶等,在上冻前上面用旧膜覆盖,膜上再用遮阳网或参帘压上。第二年可根据天气撤掉防寒物,一般在4月上中旬撤掉。
采收加工
采收:人参一般4-6年收获,一般在9月中旬收获最好,产量高,折干率也高且质量好。
加工:收获的参根要及时加工,堆放时间过长影响商品质量,加工的品种常见有红参、糖参和生晒参。具体:
  1. 红参加工:选浆水足无病斑的参根,洗刷干净,按大、中、小分级,摆于蒸盘上,上蒸锅蒸笼,待蒸好盛摆盘晾晒一段时间,进干燥室,干燥即可。
  2. 糖参加工:选浆水不足,缺头断尾的参根,去掉主侧根上的毛须、刮去病斑,沸水炸20-40分钟,炸好的参用排顺针给参体扎孔,便于糖浆进入参内,将扎好孔的参根摆放缸内,把熬好的白糖倒入缸内,浸没参根,放置一夜取出,第2次排针、灌糖,如此重复3次,放室外晾至不粘手,再放35℃-45℃干燥室干燥即可。
  3. 生晒参加工:洗净的鲜参摆放在烘干帘上晾晒后,在40℃-48℃温度下烘干即可。[1]
防治方法
4万次播放04:04
中医用人参防治新冠肺炎,首推人参败毒散,安全补肺气|健康之路
人参
病害
人参立枯病、人参斑点病、人参疫病人参菌核病是人参最常见的病害。人参立枯病主要为害幼苗,会导致幼苗折断死亡,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01-0.015公斤拌入3-5厘米深的土层内消毒预防,一旦发病立即拔除,防治蔓延。人参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展叶初期可以喷洒多抗霉素,后期改用波尔多液、扑海因或者咪唑霉交替使用。人参疫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根部,一旦发现病株应当立即拔除,并用70%的敌克松500倍液做消毒处理,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可以用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喷洒植株(最好在大雨后)。人参菌核病主要为害根部,受害后根部会腐烂,可以用速克灵或者扑海因湿性粉剂拌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
虫害
人参的主要害虫有: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
防治方法:使用的粪肥高温堆肥;灯光诱杀成虫;毒饵诱杀;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预防;发病期用90%敌白虫1000倍液浇灌。[2]
参考资料
[1] 人参 Panax ginseng|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1-06-08]
[2] 人参 Panax ginseng|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1-06-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