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始经启示录073:圣人之道超万物又融万物

 新用户17779036 2022-03-21

导读

关尹子说,圣人之道孑孑尔,彻彻尔,堂堂尓,臧臧尔,我们该怎么理解?为什么说得道高人既很高冷又能合群呢?圣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丢下他的高冷呢?为什么说圣人既能深入又能浅出呢?为什么不能对圣人的言行照搬照抄呢?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今天,我们一起来精读《关尹子》极篇的第26章,先读经文。
关尹子曰:所谓圣人之道者,胡然孑孑尔,胡然彻彻尔,胡然堂堂尔,胡然臧臧尔。惟其能遍偶万物,而无一物能偶之,故能贵万物。
01
关尹子说:
那所谓的圣人所得的大道,怎么能是那么的超然独立,似乎不和任何事情都有牵连呢?
又怎么会那么地通彻万事万物,能够尽善尽美,似乎万事万物当中都有道,都那么美好。
又怎么能显得如此的深奥难测,让人根本没有办法捕捉和描述呢?
又怎么会那么的妙之又妙、庄严美好,让人难以找到最准确的语言来赞美它呢?
正是因为大道能够生万物、养万物,并且支配万物,而没有一个东西能够生大道、养大道和支配大道,所以大道才比万事万物更加高贵。
02
其实刚才这段经文,本质上仍然是在强调大道的矛盾与统一。
《关尹子》告诉我们,道既是超然独立的,似乎是跟谁都不相关,就像一个不合群的人一样。
而有道的圣人,有的时候确实是不合群。用今天的话讲,非常的高冷。跟我们普通人比,显得非常的超然。
可有的时候,我们又分明感觉到大道是无处不在的。
用今天的话讲,万事万物似乎都在宣示造物主的强大与美妙,我们感觉到大道就在自己身边。
就像孔子讲的那样“百姓日用而不知”,就像庄子讲的那样“道在屎溺”,就像老子讲的那样“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其实那些得道的圣人,有时候也会看起来跟咱们没有什么区别,彼此之间没有什么界限,很容易融合 ,似乎他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他。
大道的特性,会充分地体现在与道合一的圣人身上,大道有独立、超然的个性,得道的圣人也一样。
大道能够融于万物,有其平凡的一面,普遍的一面。圣人也一样。
圣人有的时候看得比我们普通人还普通,比我们平凡人还平凡。
03
同样的道理,大道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深奥、最最难懂的,谁也不能完全说清楚的东西。
但有的时候,我们就分明地感觉到它是明明白白的,是那么的明显,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清清楚楚。
其实,得道的圣人能够做到与道合一,也有这样的特征。
有的时候他们看起来非常的高深,甚至是神秘莫测,难以琢磨。可有的时候又非常的平易近人,拥有亲和力和很强的人格魅力。
04
我们读了这段经文再引申这么一段之后,就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大道是超越二元对立的.
得道的圣人也一样,也是没有分别心和执着心的。他们能够做到圆融无碍,而我们普通人做不到。
圣人似乎就是很超然,很高冷,很不合群,不愿意和世俗牵缠。
但有的时候圣人又为了行道,为了度化与教化众生,他又可以丢掉他的高冷,又可以放下身段回到世俗。
用比我们普通世俗之人还世俗的方法,来达到他们行道、度化众生的目的。
那我们反过来再推一遍,如果一个人他只能做到超然,只能做到高冷,做不到融众,做不到一个人和一群人打成一片。
或者反过来,他很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但是他做不到超然。
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人应该是达不到圣人的标准,就算有一定的修为,但是火候肯定还没到位。
因为老子讲得最好,“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他不会从个人的喜好出发,完全忘掉了自我,以天下人的安危、冷暖为念。
05
同样的原理,圣人既能讲出高深的大道理,又能用百姓的家常话和其他人沟通。
再引申一步说,圣人既能够用百姓的家常话讲清楚一些大道理,也能够从一些最最平凡的家长里短、生活小节当中,体悟和总结出普通人总结不出来的规律和道理。
圣人是既能够深入,又能够浅出,既显得平实又显得美好,既高深又平易。
还是那句话,如果一个人只能做到一面,做不到另外一面,那还是说明他达不到圣人的境界,火候不到。
06
我们读懂了这段经文,就应该明白,道是形而上的,但它又溶于形而下的万事万物之中。
我们要想真正地体察大道,要观察、体悟万事万物。同时又不能执着于万事万物,这样才有可能体道、悟道。
而且,我们读懂了这段文字一定要明白,与道合一的圣人是圆融的,是不僵化的,是没有二元对立的。
对待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他们的表现可能完全相反,所以我们对圣人的言行要尊重,要去学习,但就是不能盲目地迷信,简单地照搬照抄。
我们应该多用他们教给我们的方法,去反观自心,去革除自己的物欲,去减少自己的分别心和执着心。从而能够对大道心领神会。
否则的话,我们很容易走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