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113方——半夏散及汤

 谷山居士 2022-03-21

Image

第八十九方——半夏散及汤

少阴十三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以上等分

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浊阴上逆,冲击咽喉,因而作痛。半夏、桂枝,降其冲气,甘草缓其急迫也。

1 少阴病者,此是阴盛脏寒,咽中痛者,此是内虚,上盛之火,逆冲咽喉。故半夏、桂枝,降其冲气,甘草缓其急迫也。此是脏寒虚热,也就是所谓的真寒假热,此不能以解表清热解毒病理论治,更不能用寒凉之药,寒凉败中,越用越痛。

2 半夏降胃逆之冲气,桂枝降乙木之冲气,甘草建中缓急止痛。火有降路,下温癸水,此建中理气之法,没用一味清热解毒药也。本是中寒,再用凉药,则痛不止,当知。

1咽痛——姜春华医案

向某,男,27岁。初感风热,咽部红肿,经某医院诊断为咽炎,经服抗菌素及清热解毒寒凉药数十剂未愈,延成慢性咽喉炎。现咽喉疼痛,但无红肿,音低,身倦无力,舌淡苔白,脉弱。证属少阴咽痛,用半夏散及汤合桔梗甘草汤。

桂枝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桔梗9克,方7剂,药后而愈。

按:此例初感风热,未能及时宣泄,过投寒凉,而致寒凝咽痛,用半夏散及汤辛温祛寒,与桔梗甘草汤相使为用,终获痊愈。《经方发挥与应用》

2咽痛——张长恩医案

张某,男,51岁,河北灵寿县中学工友,1968年11月26日初诊。咽痛3个多月,曾以清热解毒、养阴清咽等法治疗无效,医院认为是喉癌。视其咽喉,双扁桃体及咽后壁皆有多处脓点,常头痛,汗出,恶寒,口中和,不思饮,舌苔白腻,脉沉细,两寸浮。此为太阳表虚,邪久伤津,治以半夏散及汤加减:清半夏12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桔梗6克,诃子肉6克。结果:服药当天即感咽痛减轻,原方服半月,诸症消,咽及双侧扁桃体已无脓点。《解读张仲景医学》

3咽痛——朱木通医案

咽喉急痛恶寒发热

老友黄某某兄五十五岁,平素身体尚佳,唯右颊(三叉神经)神经麻痹(轻度)未愈,是故一切活动不逊青年人。

1961年1月17日,忽感咽头如哽鱼刺急痛如刺,旋即恶寒之甚。盖此数日来节近大寒(辛丑12月15日为大寒),天气酷寒,或因失于注意而为风邪所袭也。是日上午九时左右初觉咽中刺痛,随即干燥灼热感,同时于下颚下至咽部之间之外表发肿瘤大如拇指。此时疼痛程度颇烈,食物不能随便咽下。于是,于正午时分嘱我诊治。

脉虽浮,但颇弱,而咽痛恶寒以外并无特别显著症状(此时尚未发热),殆可诊定为少阴咽痛,乃投以半夏汤料(按伤寒论半夏汤是以半夏散加水煎,但此法颇麻烦,所以我都以药料依普通汤剂煎之,数年来依此法效力并不见得差)。

回家后尚未服药而热已发。据云:服药前发热恶寒而咽痛至窒息感。半日间尽二剂而咽痛、发热恶寒尽除,翌日再服一剂痊愈。

按:半夏散及汤出《伤寒论》少阴篇,原文记载仅有“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一句而已。原文虽简略,然其应用目标除“咽中痛”三字之外,尚不可无视“少阴病”三字。同是少阴病之咽喉痛,猪肤汤在“下潮”、“胸满心烦”。甘草汤与桔梗汤只是“咽痛”,不至“咽中痛”。盖“咽中痛”者指咽之两侧全体而及于咽之深部,即上述本症状便是一例,与半夏苦酒汤之“咽中痛”同属深症重症。至若甘草汤或桔梗汤则只是“咽痛”,是属于浅症轻症也。以上为运用半夏散之时与其他处方应当鉴别之特点,然亦须参酌其他症状也。我十余年来运用此方大都依据上述鉴别法,所以少有过失。依照日本名家之临床经验,此方治喉痹(时方派称为虾蟆瘟)、咽头炎、扁桃腺炎效力颇为卓著。《朱木通经方医案》

Image

4少阴咽痛——游建熙

郑某,女,家庭妇女。身体素弱,有咳嗽宿疾,因娶媳期间心力俱劳,引起恶寒发热,头痛等症,咽喉痛尤剧,卧床不起,吞咽困难。脉象两寸浮缓,咽部色不变。诊断:三阴中少阴主枢,少阴之经循于咽喉,枢机失常,邪气怫逆不自外达,而发生咽痛。治疗《伤寒论》半夏散及汤原方,并嘱徐徐咽下。服二剂,寒热、痰嗽、咽痛顿消,继以扶正而愈。(录自《广东中医》1962.7-295(《新中医》))《经方应用》《经方直解》《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按:成无己谓本方“主少阴客寒咽痛。”患者症见寒热、头痛、咽痛、脉浮、乃少阴经受寒,邪气怫郁不能外达,循经上犯咽喉所致,故用半夏散及汤解肌散寒,利咽止痛。

5咽喉肿痛——张志民医案

患者女性,四十八岁。初诊:一九五六年十月十六日。痰饮宿疾发作多天,昨起恶寒微发热,头痛,咽喉肿痛、色暗红,饮食时痛加剧,痰涎不时流出,舌苔白粘,脉浮弦。病由感寒而起,拟半夏汤加味:法半夏10克、桂枝9克、生甘草9克、桔梗9克。服三剂而愈。《伤寒论方运用法》

6慢性咽炎——王付医案

赵某某,男,22岁,2011年10月8日初诊。主诉:患有多年慢性咽炎,经常服用中西药及治咽喉药如金嗓子喉片、西瓜霜、草珊瑚含片及消炎类西药等,可治疗效果不佳,近日咽痛明显前来诊治。刻诊:咽喉疼痛,咽局部颜色较暗且不肿,痰稀量多色白,喜食热食,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沉。中医辨证:寒客咽痛证。治疗原则:散寒通阳,涤痰开结。治疗方剂:半夏散及汤加味。

姜半夏15 g,桂枝12 g,桔梗20 g,薄荷20 g,炙甘草12 g。6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二诊:咳嗽,咽痛均有好转,又以前方加牛蒡子10g,6剂。

三诊:咳嗽、咽痛消失,为巩固疗效,复以前方3剂继服而痊愈。《王付经方》

7慢性咽炎——王琦医案

王某,女,成年。二年前自觉咽喉疼痛,经某医院诊断为咽炎。经服抗菌素、消炎四药及清热解毒、滋阴化痰润燥之类的中药数十剂,咽痛未除,延成慢性咽炎。现症咽喉疼痛,咽部无红肿,声音不扬,头晕重痛,身倦无力,舌淡润,苔白腻。此证系初起感受风热,过服苦寒、阴柔之药,使真阳受遏,而致咽部疼痛,绵延不愈。实系寒结少闭,随经上逆咽喉,而成斯疾。用半夏散及汤合甘桔汤:桂枝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桔梗9克,十剂而愈。

按:此症初感风热,未能及时开泄,过投寒凉,而使寒凝痰结,咽中阻痛,长期不愈,临床此证较多,不可不加细察。《经方应用》

Image

8音哑——刘渡舟医案

丁某某,女,36岁。患音哑,咽喉肿痛半年多,伴咽喉痞闷,大便偏干,小便自调。舌苔薄白润滑,脉浮。证属寒遏阳郁,经脉不利。治当散寒开结。半夏15克 桂枝12克 炙甘草6克服药六剂后。咽喉肿痛及痞闷明显减轻,已能发出声音,但不清晰。上方加竹茹6克,又服六剂后。音哑已除,说话声音如常人。

解说:咽喉部位的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但治疗往往缺乏令人满意的疗效。究其原因,多属辩证思路单一,以及选用方药不当。《伤寒论·少阴病篇》对咽喉病论述甚详,辩证从寒热虚实各个方面着手,给人以很大的启迪,因此,研究《伤寒论》中各种咽喉病变的证治,无疑将有助于提高这方面的临床疗效。半夏汤是其中治疗寒凝咽喉,经脉不利的一首方剂,具有散寒开结,化痰通痹的功效,专门用以治疗寒性的咽喉疼痛及音哑,临床上常将本方与麻黄汤或桂枝汤合用,以治疗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咽喉疼痛。另外,本方还可改用散剂,将三味药等量研末,用温水或热米饮冲服,适用于慢性咽喉病变需长期调治者。(刘渡舟.经方临证指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9)《聂氏伤寒学》《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9喑哑症——门德纯医案

赵某,女,56岁。自述,二年前的隆冬,嗓子肿痛、口干、咽燥、身微热,喜冷饮。食一冰凉罐头泻火,后疼痛减轻,确喑哑至今,时轻时重,诸药不效。诊其脉沉弱,故以半夏散及汤,三剂,令其缓缓咽之,服三剂后已能发音,后以苦酒汤三剂而愈。《名方广用》

10失音——门德纯医案

靳某,女,学生。咽喉疼痛三日,医院诊断为急性咽炎。给消炎药治疗过程中吃冰棍三个即嘶哑失音。余先与半夏散及汤一煎。服后半小时即可发音,后以麦门冬汤加银花12克、元参15克,三剂而愈。

此类喑哑症,初多系急性咽炎,实属燥热,过用寒凉药,或过量冷饮,使咽喉表皮为寒邪所束,气血凝滞,内热固结而不得出,使声门开合不利,故本然声音不扬,出现音哑。故以半夏散及汤解咽喉在表之寒凝,再以苦酒汤或麦门冬汤清热养阴祛痰。用之得法,例例皆效。《名方广用》

论:吃药不忌口。

11咳嗽——叶天士医案(清)

朱,十五。中虚少运,湿痰多阻气分,咳嗽,舌白。处方:炒半夏、桂枝木、炙甘草、茯苓、薏苡仁。(《叶天土医案》)《经方研习》

Image

12咳嗽——张石顽医案

风邪挟饮上攻咳嗽证

吴佩玉次女,伤风咳嗽。先前自用疏风润肺止咳之药,不应,转加呕渴咽痛。石顽诊之,六脉浮滑应指,因与半夏散及汤方,三饮而病如失。或问咳嗽咽痛而渴,举世咸禁燥剂,今用半夏取效,何也?曰:用药之权衡,非一言而喻也,凡治病必求其本。此风邪挟饮之暴咳,故用半夏、桂枝开通经络,迅扫痰涎,兼甘草之和脾胃而致津液,风痰散,营卫通,则咽痛燥渴自己。设泥其燥渴而用清润,滋其痰湿,经络愈壅,燥渴咽痛,愈无宁宇矣。(《张石顽医案》)《经方研习》《名医经方验案》

论:伤风咳嗽,本案是桂枝加厚朴杏子仁汤。转咽痛者,六脉浮滑,此是痰阻而火逆。半夏扫痰,桂枝解表,甘草和中。

13化脓性扁桃体炎

竹某,女,32岁。1977年8月2日,患者发热咽痛数日,脉细而软,并无数急之象,皮肤凉润,舌苔薄白微黄质红。曾服寒凉药不效,现仍咽喉灼痛,吞咽困难,喉中咳出痰色如胀血,微热不退,头目昏痛。此病曾反复发作,此次尤甚。查见患者神情痛苦,视之咽部可见重度充血,局部粘膜下有出血点,双侧扁桃体1度肿大,表面脓点且已破溃,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处方用法半夏9克,桂枝9克,炙甘草9克。上三味用水二碗烧开,下药煮三、五沸,勿久煎,频频含咽,半日尽剂。次日来诊,微热已清,神情舒展,告口:到含入口,顿觉爽快。视之扁桃体已明显缩小,红肿减轻,但溃破处未愈合,守原方,服时加食醋少许,二剂痊愈。(录自《新医药资料》1977.3)

按:是案作者认为此证热因热用,关键在于治病从本;准确辨证。患者病发于三伏酷暑,但亦难免暮夜贪凉,而感外邪。咽喉乃少阴枢机出入之门户,寒邪所客,宜温散开通之剂,若以苦寒遏郁之,则邪盛正孤,如陷重围,以致局部血败为脓,遂急投此方,遣桂枝之甘温,畅气血,通营卫,鼓锐气,破重围,主药半夏方能直抵病巢,辛温以散少阴之邪,降逆以清咽中痰火,甘草缓急解释,后加食醋以敛已溃之疡。《经方应用》

14急性扁桃体炎——朱木通医案

急性扁桃腺炎发热恶寒头痛体疼

二十三岁以木工为业的青年蔡某某,虽然是刚服过兵役的青年,但面色薄弱,身体不甚强壮。昨夜突然感觉全身瑟瑟然恶寒,继即发热头痛、骨节疼痛,而咽喉疼痛同时并发。延至今日症状渐觉猛烈,以咽喉疼痛以至于不可咽下食物。遂经其舅父介绍来诊。

初  诊1961年11月20日,大概因身体虚弱之故,虽然发热甚高但面无热色,由其所穿衣着之厚已可推知其恶寒之甚。脉浮,两侧扁桃腺肿大而发赤。主诉为咽痛、头痛、骨节疼痛、发热恶寒。此外别无异常-即口不渴、大小便正常。

投以半夏汤一剂,翌日热退恶寒除、体痛头痛亦除,唯咽喉疼痛未尽愈,乃以原方再投与一剂,于是全治。

论:没有解表,此寒热头痛体痛,药后也解,此是何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