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潜山万氏族谱的几大疑点

 取经的兵 2022-03-21

潜山万氏族谱的几大疑点

      公元1271年~1368年。伯官公就是元末人,贞九公又怎么排成元末进士呢?

      潜山万氏族谱,始迁祖贞九公,元末进士。

      再观一世祖伯官公,生于元至正6年(即1346年),元朝共有97年历史,(1271--1368年)这么说来,伯官公二十几岁时,元朝才灭亡,他就生活在元末。

      如果这样一推算:贞九--荣一--伯官公;贞九公中元末进士时,应该在50-60岁之间,那时,伯官公已经十几岁了。

      再翻开安庆的历史,1351年的潜山历史,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潜山一代大打了一仗后,逃的逃,死的死;安庆一代变成无人村。到明初,才由江西迁来,历史上称:瓦西坝移民。再看,潜山各姓家谱的记载:均称瓦西坝移民。就连安徽合肥附近也是这样记载的。

家谱的疑点:

1, 从元末(即1351年)到明嘉靖四十三年(即1564年),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从现有的家谱资料来看。当时,是草谱,只有世系的记载,到明嘉靖四十三年才有文字记载,即谱序。这么说:明嘉靖四十三年以前从什么地方迁来,只是口传。

2, 贞九公元末进士,皖城教授。在1351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安庆打仗,安庆历史记载:逃的逃,死的死,已经变成无人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贞九公还在世,他肯定会带上儿女返回吴兴避乱。不讲贞九公,就是荣二也应该于此,这是人之常情。

3, 贞九公作为潜山始迁祖,为什么世系里面没有贞九公?却是,这样:贞九---荣二----一世祖(伯官公)。这么看来,贞九公在潜山谱上,并不知道他应该排在什么位置?只是口传下来的。

4, 过去认识字的少,就靠口传,口传往往会变成误传。这是正常的,我爷爷在家谱上,查出:万祖全,字汉全。而,大伯告诉我:万祖金,字汉金。后来,在打碑文时,我还是打的:万祖金,字汉金。家父也说:爷爷叫这个名字。没有文字记载,靠口传,时间长了,就这么误传了。

5, 贞九公元末进士。而,一世祖伯官公也出生在元末,元至正六年,即公元1346年。元朝只有97年。

由此联想到:朱元璋、陈友谅,1351年在潜山打仗期间,贞九公并未到潜山,何谈元末进士皖城教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