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营收逆势增长14% ,解密屈臣氏的增长密码

 蓝媒汇 2022-03-21

如今的屈臣氏不仅是一个零售平台,更是一个消费者体验场所。

来源|AI蓝媒汇

ID:lanmeih001

作者|杨蕾

编辑|魏晓

3月17日,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公布了2021年业绩。期内,旗下屈臣氏集团销售额为173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09亿元),同比上涨9%。在中国市场,屈臣氏销售额为227.7亿港元,同比上涨14%,这也是屈臣氏近5年来在中国市场上的最大增幅。

此外,2021年,屈臣氏在中国市场店铺数量为4179家,较2020年净增加64家实体门店,经调整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了4.7%。EBIDA则录得26.4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1.48亿元),由2020年一度同比降39%大幅收窄至-4%。

值得注意的是,这还是基于疫情对零售行业影响仍旧持续下的背景,2021年上半年疫情相对稳定时,屈臣氏中国市场EBITDA按年增长53%。据分析,除了受下半年疫情影响之外,屈臣氏近年持续加大投入提升数字化能力,也使得屈臣氏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但历来相对低调的屈臣氏选择在这个时候默默蓄力,舍弃短期的利润,应是更看重长期竞争优势的累积。

全球疫情的确是持续影响零售行业的重要因素。

2020年,以欧美市场为主的美妆行业遭遇了重挫。中国市场以屈臣氏为代表的零售平台,也曾遭遇了业绩下滑。但随着逐渐稳定的防疫形势,屈臣氏中国业绩在2021年逆势回弹,成为行业复苏重要的增长引擎。特别是销售额和单店盈利能力的提升,对于提振零售行业的信心起到了带头作用。

这也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了屈臣氏的抗风险能力。

事实上,在这场百年大变局之下,消极的外部影响对所有零售企业都是公平的,真正的考验,往往是企业在长期战略上的谋划与布局。

美妆品牌集体焦虑,线下零售竞争收紧

从2018年到2020年以来,一批新锐品牌依靠淘系电商的孵化和孕育,以及小红书、抖音等新流量平台的扶持,美妆新国货品牌进入高速发展期。

这些品牌深谙流量和内容营销玩法,依托快速的产品迭代能力和“大牌平替”的定价策略,迅速打造爆品,在电商渠道势如破竹,导致线下的美妆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但是,进入2021年以来,新消费调头下行,美妆个护行业首当其冲。这些新锐国货美妆品牌被质疑烧钱换增长、重营销轻研发,产品的同质化严重。随着后进玩家越来越多,流量成本越来越高,线上增长陷入瓶颈。

据淘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花西子、橘朵、华熙生物旗下等一众新锐品牌销售额相比2020年同期普遍下滑超过30%。

现实的是,资本圈的热情快速消退,投资力度也在大幅收紧。

因此,即便是美妆行业头部,也开始了过冬模式。肉眼可见的是,美妆新国货陷入了“集体焦虑”。

与此同时,美妆个护在线下的零售战也开始收紧。

今年1月,两家头部美妆新零售品牌、美妆集合店获得了新一轮融资。资本的热钱也不再到处撒,而是紧盯头部。

这也意味着,洗牌之后的玩家们已然来到了“拼实力”的下半场。

作为老牌美妆个护零售企业屈臣氏,是如何亮剑的?

O+O模式,使屈臣氏和消费者紧密连结

随着Z世代成为美妆消费主力军,她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性极大地影响了美妆渠道的变革方向。

拥抱消费者的前提是了解消费者,屈臣氏通过O+O(线下融合线上)战略不断优化顾客购物体验。

其中,最重要的两方面就是渠道和服务模式的升级。

一方面是渠道升级。

如今,美妆产业数字化转型已经大势所趋,据屈臣氏表示,屈臣氏在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非常简单:就是它对消费者是否有用。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90后、Z世代在“懒宅经济”的刺激下,更偏爱微信小程序、电商等在线购物形式。

屈臣氏洞察到这一消费趋势,在微信店推出小程序云店等在线购物,并支持线上购买线下自提,针对线下门店消费者不喜欢排队买单,还推出了“扫码购”等移动支付系统。极大程度地打通了线上线下渠道,在价格和便利性上给消费者更大的选择空间。

屈臣氏还基于微信小程序搭建会员中心,加速了顾客消费习惯线上线下的弥合,促成私域流量的累积。

如此一来,表面单一的线下触点转换为丰富的线上线下消费网络,门店的私域属性也能够让品牌更精准地触达消费者,建立深度链接。

另一方面,则在于服务升级。

渠道升级让消费者走进屈臣氏,服务升级才能留住消费者。早在2019年,屈臣氏就开始探索云店,2020年后,疫情加速了云店的发展进程。

在微信生态中,屈臣氏通过小程序、企业微信、一对一美丽顾问等O+O多触点与顾客搭建沟通平台,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物偏好,为会员定制专属的产品建议和优惠服务。例如,某些顾客可能没有化妆习惯所以给对化妆品促销信息不感兴趣,但是针对敏感肌的护肤品优惠却能让其心动并促使他立即选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