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付出最低的成本,还能让员工满意?从互联网、传统企业的模式说起

 老方说 2022-03-21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这个故事是告诉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跟着表象的变化而或喜或怒,要能分清楚“名”和“实”的区别。

故事很简单,我们都认为自己不会像猴子那么傻,但在现实世界,我们其实并不比猴子聪明多少。

我曾经想过年轻人为什么都喜欢去互联网公司,而不喜欢去传统制造业的问题,有人说前者收入比后者高,但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这也是一种“朝三暮四”。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互联网公司大多是依赖资本为助力的,也就是说,互联网模式固然有先进的地方,但它的本质还是避不开传统的经济法则的制约。

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公司,它们都是商业组织,都是为了盈利,为了赚钱,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这是“资本或公司”的本质所决定的,那么,为什么所谓的“互联网公司”就能给员工更高的“待遇”呢?

难道“互联网公司”更道德?

当然不是这样,剥开“先进、人文、温情脉脉”的面纱,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商业组织都是基于精妙的利益博弈和经济计算。

给年轻人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福利,更优渥的办公环境,这一切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剩余价值”。

过去纺织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和今天格子间的白领,两者有很大的共同之处。

当然,这不是说更高的工资不好,如果真的不好,那年轻人也不至于趋之若鹜了。

我的意思是应该算清楚其中的本质逻辑,实际上,互联网公司所提供的待遇和福利也是一种建立自身竞争优势的策略。

对此,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称之为“善恶”。

很多互联网公司把自己塑造为时代的进步力量,动辄挥舞“创新”的大旗,其实想要的不过是更高的利润。

比如过去数年那些“金融创新、p2p”之类,都是在玩弄概念和资本的游戏。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中,真正具备高科技和创新含量的,非常少。这两年人们也认识到了这点。

传统企业要想取得更高的利润,在不卖出更多产品的情况下,采取的无非是降薪或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变相降薪等手段。

而所谓的“加班费”,看起来是公平的劳动力交易,但实际上未必。比如一天8小时的工资是200元,10个小时的工资是240元,前者每个小时的报酬是25元,后者则是24元。

而互联网公司的迷惑之处在于,它们意味着“高科技”,有技术含量,它们投入的资本未必高于传统公司,但它们的利润却比传统公司高很多。

互联网公司对社会进步当然有贡献,但我们也要知道互联网公司更多是借助了时代潮流、社会趋势,是“顺势而为”带来的成功。

过去二十年是互联网公司的黄金时期,资本和年轻人蜂拥而至,互联网公司只用十来年、甚至数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很高的市值,那些苦心经营数十年的传统公司与其相比,黯然失色。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泡沫啊,泡沫。单就工资来说,互联网公司的年轻人看似拿到了高工资,但通过互联网公司的“利润规模”来衡量,可能比传统行业的薪资待遇更低。付出最低的成本,还能让员工满意,这也是一种“先进”。

比如传统企业的员工薪酬占比可能在总营收中有30%-50%,而互联网公司的比例可能只有10%-20%。

互联网公司是这样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的,随着时代红利、行业红利的退潮,“996”、“降薪”、“人员优化”等的出现也证明互联网公司的价值回归。

从这点来说,互联网公司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它们更渴望新技术的突破,它们急需工作效率提升带来的利润增长。

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但这种压力也是积极的,压力会倒逼行业的优胜劣汰,逼迫互联网公司自我进化,真正去改变,去创新。

让员工奋斗的同时不让奋斗者吃亏,在通过技术、产品、管理等创新来提升员工收益和企业竞争力方面,华为公司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