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类方辨治肺癌,一定要细看!

 枝上有花开 2022-03-21


王中奇教授认为,肺癌中晚期患者多已行手术和或进行放化疗,术后患者易出现正气损伤,营卫失和、阴阳不调为其基本病机,临床治疗需重视调和营卫。临证时,王中奇擅于运用桂枝汤类方加减辨治晚期肺癌及其兼证:小建中汤加味治疗肺癌晚期恶病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治疗肺癌晚期发热咳喘;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肺癌晚期癌性疼痛,均取得满意疗效。

小建中汤加味治疗肺癌晚期恶病质

典型病案:沈某,男,72岁,初诊:极度乏力、纳差伴体质量下降1个月。患者2年前因咳嗽、咯血就诊,胸部CT示:右肺门占位性病变,肺穿刺诊断为右肺腺癌,当时因肺源性心脏病无法行手术治疗,予化疗6个周期及口服靶向药物治疗,3个月前门诊随访发现对肺转移。1个月来患者体质量下降明显,伴食欲减退,自觉口淡、厌油荤。刻下症:神倦乏力,面色无华,纳差,自觉口淡,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寐不安,夜间烦热,小便清长,大便溏泄不调,舌淡苔少,脉沉细。中医诊断: 虚劳(阴阳两虚)。治则:甘润脾阳、调和阴阳。方用小建中汤加减。处方:饴糖20g,桂枝15g,白芍30g,生姜10g,大枣10g,太子参20g,杏仁10g,黄芪30g,炙甘草5g,阿胶6g。7剂,日1剂,水煎服。复诊:服药后食欲增加,精神好转,畏寒肢冷、腰酸等症状均明显减轻,继以调补阴阳为主调整用药。
 
按语:本案以少气乏力、精神萎靡、纳差等虚损症状为主,属中医学“虚劳”范畴,辨为阴阳两虚证,方选小建中汤加减。《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该患者经化疗及靶向治疗后出现脾胃阴阳俱虚,以脾阳亏虚为主,兼见气血耗损、阴阳不调。“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若脾阳不足、中焦失温,运化失司,则气血生化乏源,阳虚阴盛,阴阳失调。故治法以甘润脾阳为主,兼调和气血阴阳。方中饴糖为君药,旨在补虚、益气、健脾、补中,臣以桂枝温阳化气,倍芍药顾护营阴,一阴一阳,调和阴阳,加黄芪、阿胶补气养血,佐以生姜温中暖胃,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调和阴阳之功。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治疗肺癌晚期发热咳喘

典型病案: 张某,男,82岁,初诊: 确诊左肺鳞癌11个月,发热、气促5d。患者11个月前因咳嗽、发热行胸部CT示:左肺门肿块,大小约6cm×8cm,纵膈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肺穿刺活检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当时无手术条件,遂行3次化疗,后出现Ⅲ度骨髓抑制,患者拒绝再次化疗。5d前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达39.2℃,伴气急,在其他医院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胸部CT提示:左肺癌,阻塞性炎症。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5d抗感染治疗,发热、喘促仍作。刻下症: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8~38.5 ℃之间,一般于夜间发热,发热时畏寒明显,清晨热退,气促,活动后尤甚,咳嗽、咳痰,痰白量多,口渴不欲饮,纳差,大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数。
中医诊断:喘病(太阳中风、寒邪阻肺、气逆而喘)。治则:解肌祛风、降气平喘、调和营卫。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处方:桂枝10g,白芍10g,苦杏仁12g,厚朴12g,枳实12g,陈皮9g,桔梗12g,紫菀12g,白前15g,麦冬15g,南沙参10g,北沙参10g,生姜6g,大枣15g,生甘草10g。7剂,日1剂,水煎服。一周后复诊:患者服药后体温渐恢复正常,咳嗽、咳痰减轻,气促症状缓解,继以和营降气为主调整用药。
 
按语:该患者为老年患者,发现时已经属于肺癌晚期。患者5d前出现高热、伴咳喘,且发热时有畏寒、脉浮,考虑患者表证未解,此属于桂枝汤证,且患者还伴有咳、痰、喘等临床表现,故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神农本草经》载:桂枝“补中益气”,芍药“益气”,甘草“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大枣“安中,养脾气……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该患者正气衰微、体质虚弱正和此方,《本草便读》曰:杏仁“功专降气。”《名医别录》曰: 厚朴“温中益气,消痰下气。”两者配伍共奏降气平喘之功。且该方中加入紫菀、桔梗、白前、陈皮加强化痰止咳之效。因患者长期发热,汗出过多,阴液受损,故在该方中加入麦冬、南沙参、北沙参润肺滋阴益气。此方对于正气不足、营卫不和兼有咳喘、脉浮者均可用之。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肺癌晚期癌性疼痛

典型病案:赵某,女,83岁,初诊: 确诊右肺鳞癌肝转移5个月,右上腹牵拉痛加重6d。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短,伴右上腹牵拉痛,查CT发现,右肺下叶不规则占位、肝右后叶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考虑肝转移。行肺穿刺,病理诊断为:右肺周围型肺癌(鳞状上皮癌)。患者因年老不愿接受手术及放疗、化疗,给予对症、止痛治疗。6d前患者出现右上腹牵拉痛剧烈伴汗出,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120mg,每隔12 h口服1次,止痛效果不显。刻下症:右上腹牵拉痛,伴右胸部闷痛,牵及右后背部,咳嗽痰多、色白质黏,动则气促,但欲漱口不欲咽,时有恶心干呕,大便质黏不爽,每天2次,舌暗苔薄白,脉沉细迟无力。
中医诊断:喘病(太阳中风、寒邪阻肺、气逆而喘)。治以蠲饮通络、温阳祛寒,药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药组成:桂枝8g,麻黄5g,附子8g,细辛3g,半夏10g,厚朴10g,制吴茱萸3g,白术10g,生姜10g,大枣2枚。7剂,日1剂,水煎服。一周后复诊:患者服药1周后,疼痛明显缓解,恶心干呕减轻,气促仍有,咳嗽、咳痰减轻,大便较前顺畅,后继续予温阳祛寒化饮治疗为主。
 
按语:该患者辨为肺癌晚期阳气虚耗、胸中大气不转,阳不化水凝聚为痰饮,痰饮痹阻胸中而出现胸闷、胸痛,饮聚而血液瘀滞,形成痰瘀,腹部为至阴之地,易为阴邪所乘袭,痰瘀之邪痹阻,故出现右上腹牵拉痛、疼痛牵及右后背部,“寒性收引”,而阳气亏虚,痰瘀痹阻、阳不化阴、津液不能上承。故予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以交通阴阳、温阳散寒、蠲饮化痰、通络止痛,若出现肝转移、肝区疼痛,加吴茱萸散寒温肝,并以白术护养后天之本、健脾益气,半夏、厚朴燥湿化痰,诸药合用,使水瘀消散、气血畅通。
图片

主讲人介绍

徐景藩,国医大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1946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