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选股上什么比投资专业性更重要?确定自己的能力圈

 一笑述个情 2022-03-22

昨天文末提到在专业知识方面,我们散户确实没有像投资经理和研究员那样拥有金融或者某个领域的专业背景,但是否就意味着散户就没法看懂一个行业了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诚然,在某些领域的确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背景,比如分析生物制药公司,可能还真得有一医学博士学会才能看得懂...

但如果我们去看白酒,去看家电,去看食品饮料,大概率讲有个初中文凭就可以搞定。

中国十几亿的人口,也存在一大部分人没上过学,可那样也没关系,因为你可以直接投资指数就好。

所以不管我们散户是什么学历,有着怎么样的知识结构,在资本市场内总有适合我们的投资品种。

这就好比我们去大超市购物,只要我们在商场里面逛一圈,这货架上有什么,哪个东西卖得不错,我们心里头基本也都有底了。

说实在的我们现在的人是很幸福和幸运的,因为很多投资秘诀早就摆在书架上了,只等着我们取现成的即可。

读书有时候是我们普通人获取经验和学识的最佳途径,只要花上十几几十块钱,我们将会获得前人几十年的经验,我们可是大大赚了呢。

但是很多人往往总是会轻视那些唾手可得的东西,反而更愿意相信一些自己得不到的传说和想象...个中缘由也是千奇百怪。

总之,只要我们有学习的意愿,那么我们只需花点时间去读读这些书架上的经典之作即可,要知道,当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思考的时候,投资将会变得更加亲切且简单。

比如之前我向身边朋友推荐过一本《手把手教你读财报》,这本书的开头就说财报是用来证伪的,而不是用来证实的。

言外之意就是说上市公司的财报可以用来排除造假企业,但不能作为投资一家公司的依据。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个企业的报表都是滞后的的指标,而且报表都是人为制做出来的,里面的可信成分并不高,有些东西还得看常识和感觉来客观判断。

比如生活中就很客观的一个现象,一个公司如果说他的产品销售量破亿,但是在超市等场所几乎看不到他的产品,那么我们就可以思考一下,其财报内的数据可信度有多高。

还有一些人会崇拜宏观经济分析,觉得这种人很厉害,因为只要根据经济好坏,判断投资就能赚到很多钱。

但事实上未必如此。

事实上很多经济学家几乎是不炒股的,因为炒股总是赔钱,有些经济学家甚至做不了生意,因为他们总是以理论吓唬自己,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也无从干起。

要知道,宏观经济对于投资市场的反馈是极其复杂的,是不同步的,是难以预测到的。

比如就算是预测到未来经济是稳字当前,这也未必就代表证券市场就一定会平稳甚至上涨,也有可能是大跌。

这种预测可能也会突然发生改变轨迹,就像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测到诸如国家会降准,俄乌会开战一样。

从宏观预测来讲,几乎每次都有人猜对,但是这些猜对的并不是同一个人。

一定层面上来讲,宏观分析有利也有弊,有的时候确实能引导投资逻辑,但更多的时候却对投资造成了一定的误导。

这样一来很可能会让乐观的人更加乐观,让悲观的人更加悲观。

相信本次重仓中概股的人会有很深刻的反思...

以上的论述,说白了也是论述投资者与投机者的本质区别,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中就提供了新的定义:

投机者倾向于预测市场波动,并从中获利,而投资者则希望以合适的价格购买证券,并跟随企业一起成长。

所以投资的核心是在资产的资上面,注重的是资产的性价比;而投机的核心则在于机会的机上面,跟资产的价值无关。

这样的举动也完全证实了一个事实:投机者必须喜欢牛市,因为只有牛市他才有赚钱的可能;而投资者则恰恰喜欢熊市,因为只有熊市他才能拿到合理的价格。

所以我们也不要总说,股市一跌就是坑害投资者,要知道股市跌下去恰恰是投资者最大的利好。

反而是牛市疯狂起来的时候,投资者反而会比较纠结,因为这个阶段到底要不要抛掉心仪的股票才是抉择的难点。

其实不管是投机还是投资,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赚钱。

这两个东西看起来简单但做好却很难,前者认为做投机,只要懂得技术分析,看懂K线图,看懂什么MACD、KDJ,然后记住所谓的“口诀”就行了。

但其实只是投机者一厢情愿而已,每一次牛市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出来干这种事,但一波熊市之后,这些人大概率都消失了,甚至那些开班授课的也凭空消失了。

实际上正经的投机是需要测算其预期回报收益率的,看看这个投机策略在什么情况下有效,什么情况下无效,有效的概率有多大,然后剩下的事情就坚持大概率的事情反复做,用多次频繁的交易来掩盖不确定性。

其实这种投机最重要的还是要遵守好纪律,并且当你错了的时候你要马上认错,且没有借口的认错,否则就在一条线上回不来了。

当然也会有一一部分人觉得投资也很简单,就像巴菲特所说的那样长期持有那么简单。

可事实上投资哪有那么简单,长期持有谁不会,但在持有之前,是要私下做大量的估值工作的。

所以那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但做起来的事情是非常难的,比如有的人死拿着周期股不撒手,要知道这可不是学巴老,而是典型缺乏知识的表现。

今天说了那么多,我还想说说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确定自己的能力圈在投资上是相当重要的。

为什么如此强调这一点呢?因为在股市里面,到处都充满着诱惑,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那么我们会很容易上当受骗,最终很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我们很可能掌握了很多知识,也学到了前人很多的宝贵经验,但如果我们做不到知己知彼,那么在投资战场上,我们就是肉搏。

巴菲特曾经说过,对于投资人来说,最重要不是能力圈范围有多大,而是我们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如果我们知道了自己能力圈的边界,要比那些能力圈比我们大五倍却不知道边界的人富有的多。

所以在股市上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有时候人一定要学会认怂,人得要承认自己的不足。

如果你对标的看不懂那就不买,因为这不是在酒桌上给别人吹牛唠嗑,酒桌上吹牛唠嗑不用交税,但在股市里你不懂装懂是要付出惨烈的代价的。

比如之前有个老师在布局一个行业的时候,他总会先把整个行业的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研究个遍,且了解了各细分领域的龙头,然后找到相应企业,并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经营判断其未来标的企业是否会有爆发的机会。

如果在其业绩爆发之前上车,且在其业绩兑现之时卖出,那么大概率来说是较有把握的事情。

要知道,对于股市没有研究就没有话语权,但凡凭感觉的投资都是不可能保持长久赚钱的。

有必要提一下,究竟什么叫做确定自己的能力圈这个事儿。

什么叫做能力圈?如果你投资了一个行业,你却不能马上说出这个行业格局,那就说明你根本不了解这个行业。

什么叫做格局?言外之意就是说这个行业龙头企业是谁,老二又是谁?

比如说到白酒,我们马上就能说,龙头老大是茅台,老二是五粮液;比如说到空调和白色家电,龙头老大就是格力老二就是美的。

比如说到银行领域,龙头老大就是工行老二就是建行,投行龙头老大就是中信老二就是海通...

如果连自己买的票都说不出一二三来,那就是证明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现在要做的要么是选择放弃,要么是找途径学习研究起来。

说实在的,投资股票需要的专业知识可以算是一个硬实力的话,那么有效的自控力则是一个合格投资者的软实力了。

那么什么是自控能力?为什么有些金融高材生也会因为自控力而频繁栽跟头呢?这就等之后再分享吧。

作者&撰稿人:Carry,一个酷爱读书,亦爱谈钱的文艺女青年。

专注分享自媒体干货、女性独立、投资理财、职场和生活中有关个体成长的思考,用心码最真切的字,传递温暖又治愈的情。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她姿态,即可领取为你准备的30本提升财商的书籍+100个副业赚钱项目。

相聚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健康快乐地慢慢变富,慢慢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