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作人从小冷漠无比,3岁那年一口“咬”死了妹妹 后来,母亲说起这

 临风问道 2022-03-22
周作人从小冷漠无比,3岁那年一口“咬”死了妹妹。后来,母亲说起这个儿子:“他对家庭没有责任感,他比较自私。”周作人便不叫母亲,称她为鲁迅的母亲。老舍听了大骂:“这种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肯承认,何况国家!”
 
其实,周家除了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个儿子,还有个女儿,叫做端姑。
 
3岁多的时候,周作人与妹妹住在一个房间里。
 
一天,他看着妹妹的大脚趾头,心里觉得很是好奇,便一口咬了下去。
 
妹妹“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当时还不满周岁。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周作人正患天花,他一口咬下去,将天花过给了妹妹!
 
12岁那年,周作人去杭州陪侍犯了事、即将问斩的祖父。
 
那段时间,他天天拘在小楼里边,生活单调气闷,性格变得更加淡漠、疏离。
 
成年后,哥哥鲁迅忍不住感慨:
 
“像周作人时常在孩子大哭于旁,而能无动于衷依然看书的本领,我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
 
哥哥的话,说得还比较委婉。
 
母亲鲁老太太,直接批评二儿子自私:
 
“从幼小时期,一直受到大家的照顾,养成了他的依赖性,事事都要依赖家里人,特别是依赖老大。他对家庭没有什么责任感,在他的心理,家里的事都要由老大负责,与他无关,他比较自私。”
 
鲁老太太抱怨周作人,是有原因的——
 
她这一生,大部分时间由大儿子大儿媳妇照顾。
 
作为二儿子的周作人,以及二儿媳妇羽太信子,也理应赡养母亲。
 
但是,他们常常拖延母亲的生活费。
 
对此,鲁老太太非常不满,几次坐车跑去他家要。
 
鲁迅劝母亲:
 
“不要去了,免得受气……”
 
鲁老太太生气地说:
 
“并不是等钱用,而是气他们的这种行为!”
 
说完,她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只当我少生了这个儿子罢……”
 
后来,鲁迅带着许广平南下,鲁老太太跟大儿媳妇朱安留在北平。
 
同在北平的周作人,难得探望一回母亲。
 
1932年,鲁老太太生病,周作人没有怎么重视,导致母亲病情越来越严重。
 
他早就跟鲁迅闹翻了,于是发了一封电报给周建人,告知母亲生病。
 
最终,还是鲁老太太自己托人,给鲁迅发去电报。
 
鲁迅立马赶回北平,谁料,他一回来,周作人就对老母亲撒手不管了!
 
1936年,鲁迅去世。鲁老太太白发人送黑发人,抱住周作人大哭:
 
“老二,以后我全要靠你了!”
 
没想到,周作人愁眉苦脸,连连说道:
 
“我苦哉,我苦哉……”
 
事后,鲁老太太回想此事,对晚辈抱怨道:
 
“老二实在不会说话,在这种场合,他应该说:大哥不幸去世,今后家里一切事,理应由我承担,请母亲放心。这样说既安慰了我,又表明了他的责任啊。”
 
而且,周作人总是称呼母亲为“鲁迅的母亲”。
 
1936年,北大召开悼念鲁迅大会的时候,老舍听见周作人这般称呼,极为反感:
 
“这种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肯承认,何况国家!”
 
1938年,抗战爆发。
 
周作人留在沦陷的北平,之后出任了多个伪职。
 
文化界一片哗然,艾青愤愤地说:
 
“周作人,在我们最需要他的时候,背叛了我们!”
 
晚年,周作人付出了很大的代价,82岁那年凄凉逝去。
 
周作人去世后,鲁迅的儿子周海婴考虑再三,没有参加追悼会。并且,没有一人作联来挽他。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透过一个3岁儿童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
 
鲁迅评价二弟周作人,只有一个字:
 
“昏!”
 
周建人评价哥哥周作人:
 
“他似乎既不能明辨是非,又无力摆脱控制和掌握。从八道湾制造的兄弟失和事情中,表演得很充分。这似乎纯系家庭内部矛盾问题,却包裹着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他从这一点上和鲁迅分了手,以后的到了也越走越远了。”
 
张中行评价周作人:
 
“小事不糊涂,大事糊涂!”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友友们留言讨论~
 
(这里是不惧孤读,分享一切喜欢的人物传记、故事、书籍,谢谢您的阅读~)

#头条故事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