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都去哪儿了?| 小马过河72

 怀众心理 2022-03-22

01

疫情似乎又再度严峻,不过因为有两年的经验,不像2020年初那么恐慌了,有时候看公开的消息,比如确诊病例的流调,看出了人生百态。

(图源:网络)

昨天和同事聊天,我说如果是我的流调,估计会非常单调乏味:几乎每天都是两点一线,两行字就能写完几天的行程。

但时间都去哪里了呢?

有段时间我曾尝试过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具体来说,就是用精确统计的方式,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分配。

比如:早晨起来洗漱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用了多长时间,类似这样的统计和记录,事无巨细记录了早餐、开车上班、做一件具体的工作、工间休息、午睡、开会、聚餐、煲剧、刷手机……所花费的时间,有点像是自己给自己写流调报告,

几天下来就会很清晰地知道,我花在工作上的纯时间大概五六个小时就已经算是多的了,而花在那些刷手机上的时间,居然也长达四五个小时。

这个方法柳比歇夫用了56年,他通过记录、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有兴趣的伙伴可以百度一下,也可以尝试用同样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时间,看看它们都是如何被使用的。

02

提到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方倒不在于学习他高效地使用时间的方法,而是清晰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时间都是如何使用的,只是把一天所有的时间都摊开来在眼前,无需辩驳,但也无需自我批判。

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办法像一部机器一样,不带任何情感地完美运转。有时候做一些事情,可以做到全身心投入,似乎进入“心流”状态,专注、兴奋、充实、不间断,在这种状态下,对时间的感知消失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总之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而更多时候,我自己是带着这样那样的认知和情绪在做事,例如当我做一些很琐碎细小的事情时,会觉得自己很没有价值,会烦躁;有时候做一些事情会进入自动化状态,例如开车时思绪会飘走,念头来了又去,来了又去,整个人似乎是“悬浮”的。

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的效率可想而知不高,更要命的是很容易感觉到疲累,特别想要逃离,而逃离的方式就是——刷手机或者煲剧。

03

最近一直在想,什么才是真正的休息呢?

对我来说,深度的睡眠、力度合宜的按摩、一场放开大笑的脱口秀、专注地做一道菜、撸猫、清洗和整理的工作、和聊得来的朋友就某个话题深入地交谈……

总之我认为好的休息是心无旁骛地做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但心里没有杂念和明知有杂念却硬要压抑、排除是非常不一样的。两者的差别,大概就是真和假、放松和用力的差别。

真正体验过,一眼就能区别出来。目前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不逃离任何的感受,就只是去经历它。

这就是我最近关于时间的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