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白话文《曾国藩家书》055致诸弟:教诸弟读书不求强记

 月黑之风高夜 2022-03-22

这封信是咸丰五年七月初八日,曾国藩自江西南康水师营地写给湖南湘乡老家的四位弟弟的。信中曾国藩向弟弟们描述了近期在湖口等地与太平军的战况,并对读书时是否应该刻意去记忆书中的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信中提到的塔军门,是湘军重要将领塔齐布。罗山和彭雪琴则分别是罗泽南和彭玉麟,两人都是善于带兵,又喜欢谈论理学,是湘军的著名“儒将”。李次青和邵位西则是道光时期著名的学者李元度和邵懿(yì)辰。

澄候、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

  刘朝相到我营地来,带来九弟的亲笔信一封,信中所言,均已悉知。

  内湖的水师自从六月十五日与贼交战之后,至今还算平安。本来打算命令李次青率领平江兵渡过鄱阳湖向东,会同水师一道进攻湖口,怎能想到从六月底到现在,刮了十天的大风,无法东渡。初四那天风势减弱,平江兵纷纷上船,刚刚解开缆绳,顿时狂风大作,马上就折回了岸上。即便如此,士兵们的衣服被褥,帐篷等物件,全部湿透。天意茫茫,难以忖度(cǔn duó)啊!不知道这是不是由于盘踞湖口的贼寇气数还没有耗尽,因此注定不能一举歼灭,还是因为平江兵渡过鄱阳湖前去作战,可能会遭遇挫败,老天因此故意阻挠,以此来保全这些士兵的性命呢?现在打算半个月之后,请塔齐布将军所部一同渡湖,前往剿匪。

  罗罗山进攻义宁,听说初四那天可以到义宁地界,初五初六两天应当可以与贼交战。湖南的三个方向都在打仗。骆中丞请求罗山率军返回湖南,已经上奏朝廷。如果能够拿下义宁,恐怕罗山就需要返回湖南全力保卫家乡的父老乡亲了。那么这样的话,我们这里就又少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劲旅了。内湖水军的船支火炮都十分精良,只是缺少一个有能力的将领,现在已经把彭雪琴调过来,应该会有不少起色。

  将盐务所得的收入充归军饷使用,这真是一件大好事,只是浙江那些有官方背景的商人,大都想着要专享盐税带来的好处。邵位西前来江西与我商议这件事,已经有了一些头绪,不知道他回到浙江之后,那些相关的人能不能答应我们的计划,如果没有了这个机会的保障,那么现在军饷来源枯竭的问题,实在会让我们的部队陷入困境。

  东安地区的土匪,不知道近来有没有什么动静,如果他们没有进犯邵阳地界,那么我们家乡不必因此慌乱,震惊。

  带兵打仗的事,真可谓是困难重重。澄弟带兵到衡阳,温弟带兵到新桥,幸亏托祖宗的福,都一切平安,以后总归还是不带兵的好。我在军队中磨练了这两年,深知带兵打仗容易得罪人、造孽的地方实在是数不胜数,恨不得现在就跟几位弟弟当面细细的说来。诸位弟弟在家里好好侍奉父亲,跟乡亲们和睦相处,尽自己能力去做吧!至于带团带勇的事,还是不要出头争先的好。澄弟在外面历练已经很久了,想必你知道我这么说的苦衷吧!

  宽二弟弟去年去世,我没有寄份子钱回去,至今心中还觉得抱歉,现在寄回银子二十两,作为给祭奠他用的份子钱。希望你们能帮我交到任尊叔叔夫妻俩手中。九弟上封信中说,身体不太健康,我想说的是,读书不要刻意去背,这也是养生的要诀。但凡是刻意要求自己背诵的,说明在心中还有好名的心思,所以愈发不能背诵。如果全然没有好名的心思,记住了当然很好,没有记住的话也没有关系,把这颗心放宽一点,没有什么牵挂的东西,反而会觉得安然舒心,或许这样反而能记住一两处也没准呢,这都是我的经验之谈,九弟你可以试着体验一番,看有没有用。

  其他的事就不一一说了,顺便向你们问好,同时希望你们能够代我向父亲、叔父大人问安。

  咸丰五年七月初八日,曾国藩手书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指出,“带兵之事,千难万难”,在他内心深处,还是希望弟弟们能够走读书悟道这条路的。他之所以这样想,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带兵打仗容易得罪人、容易积累罪孽,同时,可能也是在为弟弟们的安危着想。家国天下,他想在乱世保全“国家”的同时,也能够保同时全自己的小“家”罢了。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还指出,读书不需要刻意去背诵,刻意背诵是因为心中还有一丝贪图功名利禄,想要卖弄炫耀的想法。在他看来,读书最终极的意义是体悟书中道理,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做到“得鱼而忘筌(quán),得意而忘言”,将书中的知识、道理真正的化为己有。至于具体的内容有无记熟,并不是最重要的。“不求强记,此亦养生之道”是这封信中曾国藩告诉我们的道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